网络空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构机制研究
2020-01-09李静辉刘银军
李静辉,刘银军
(1.甘肃广播电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2.中共甘肃省委党校 哲学教研部,甘肃 兰州 73007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1]41命题,并在其后多次从国家战略任务的高度阐述这一命题,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文化基础,已成为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当前,建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中心任务是始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根本制度,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切实增强广大群众的理论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和政治认同,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网络空间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具有虚拟性、隐蔽性、匿名性、多元性、自由性、复杂性、无序性、开放性、互动性、迅捷性等特性,其中最显著的特性是虚拟性。海、陆、空、天作为现实空间和现实场域,那么网络空间就是虚拟空间和虚拟场域,它是信息传播的新渠道、生产生活的新空间、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文化繁荣的新载体、社会治理的新平台、交流合作的新纽带、国家主权的新疆域。[2]第4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3]因此,网络空间作为一种新型空间更需要探究意识形态问题。网络虚拟空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建构机制是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符合网络空间运行逻辑和发挥自身功能作用的建构过程中,所形成的对网络空间受众的号召力、聚合力、控制力和领导力等。
一、网络空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构的现实挑战
尽管互联网技术普及推动信息交流模式与交流路径发生重大变革,为文化传播创设了全新场域,但这一虚拟空间场域与现实空间截然不同的特性也给意识形态建设造成了严峻挑战。在网络空间中建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面临着话语权威被渗透弱化、政治功能被消解虚化、现实效力被解构分化的挑战。造成这些挑战的原因,主要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网络空间的新技术、新话语、新场景结合不够紧密,更重要的是未能有效运用网络空间的显著特点形成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建构机制。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威被渗透弱化
资本市场的逐利本性与主流意识形态价值理性的博弈,以及多样化社会思潮和西方资本主义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受众的争夺,在网络空间中主要通过渗透弱化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威来实现其目的。
资本市场的逐利本性往往能够放大财富的极端重要性,反映在网络虚拟环境中,个体利益实现途径多样化,经济来源渠道多元化,财富集聚与消散的速度远超于传统渠道,导致了个体之间的贫富分化,网民心态失衡和情绪躁动等,进而加大了网络时空中马克思主义面对多重经济利益挑战的压力。同时,资本的逐利本性生发的消费欲望,驱动网民模糊网络与生活、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界限,使其对事实和价值的判断能力愈发虚弱,形成了对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威的一种本能拒斥,以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威化解个体心理焦虑,调适心态失衡的功能在网络中被渗透弱化。
网络空间中社会思潮纷杂呈现,各类观点态度激烈交锋,特别是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消费主义、解构主义、民粹主义和激进左派等非主流思潮,以现实问题为切入点,通过提出不同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解决方案而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威进行渗透弱化,冲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尤其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引起利益格局和分配制度的深度调整,反映在网络上,对于出现的新矛盾新困难,主流意识形态如不能及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就为其它社会思潮的活动留下了真空地带,造成网民个体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选择性不断增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整合网络多元价值观念的难度随之加大,主流话语权威的现实效力被进一步消解。
从互联网技术发展历程来看,毫无疑问,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拥有绝对的技术优势和技术主导权,而且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善于运用这种技术主导权在网络空间争取马克思主义受众。“社会控制的现行形式在新的意义上是技术的形式,”[4]9正因如此,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凭借长期积累的话语优势和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主控权,借助网络对我国进行大量与客观事实不符、带有明显偏见的报道,甚至鼓吹“中国称霸论”、“中国不遵守国际规则论”等,并借机插手我国国内矛盾和争论,蓄意制造事端,渗透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这些手段对普通网民的价值认知造成一定的干扰,削弱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权威性。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被消解虚化
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主要通过意识形态话语主体履行其功能来实现,但网络空间容易挤占话语主体的中心地位,虚化话语主体的引导能力,打破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灌输与认同之间的张力。
在传统社会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主体是发布者或“把关人”,他们通过对信息筛选、编码、加工进行层层把关,发挥着关键的过滤功能。但在网络虚拟社会中,去中心化的传播方式突破了信息掌控和舆论把关的风险阀门,“把关人”被形形色色的虚拟话语主体所分化,造成人人都是信息发布者和“把关人”,多中心化的虚拟主体挤占了传统“把关人”的中心地位。事实上,现代信息技术所造就的网络空间正在逐步瓦解传统等级科层制组织的权威话语,并大大提升了网民个体的自我表达能力,进而使网络空间突破时空对信息传播的限制,突破存储容量对信息传播的限制,更是突破了传统“把关人”的限制,势必虚化了话语主体的中心地位,带来了官方话语权威和网民个体意识的冲突。
同时,网络信息极大丰富、多元、复杂,且海量信息处于自由流动和发散状态,这为网民个体在价值观念、理想信念和话语表达等方面提供了充裕的选择机会和选择渠道,主流话语常常被隐蔽于网络海量信息之中,马克思主义话语主体的引导能力被遮蔽和虚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进步,话语个体在网络上表达自身诉求的愿望和机会逐渐上升,又因网民观念、知识、经历和认知等差别,个体生产的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进一步虚化了大众传播中的秩序、等级和规则,使海量信息都有被充分利用的可能。这样,在海量信息与一元地位冲突中,增加了主流话语主体的风险,主流话语主体所承载的意识形态政治功能湮没在网络海量信息中,建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就无从着手。
意识形态天然具有政治功能,正如“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5]552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意识形态教育需要强化受众对其的理解、领悟和接受,以在灌输和认同之间保持一定张力,这种张力直接决定受众对马克思主义接受的限度,它是现实中马克思主义政治功能发挥作用的重要支撑。但网络空间的多元性、复杂性冲击着灌输与认同之间的张力,在网络中,主流话语主体的灌输力量可能远远弱于非主流思潮观点对受众的影响,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劝说引导能力被网络流行话语粗暴压制,从而动摇了网民个体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所树立的已有认知,虚化其政治功能的发挥。
(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现实效力被解构分化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效力体现在对现实的表现力、释疑力和调控力,网络空间的生长解构分化了这种效力,导致网民对主流意识形态所传递的思想观点和价值理念产生了认知和认同困难,更难以内化为自身的观念准则。
所谓表现力是主流意识形态对国家政治制度、社会价值观念的展示能力。网络空间隐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表现力。网络中的个体活动常常以数字化、符号化形式存在,可以不必显示其本来面目,具有隐蔽性和匿名性的特点,这一特点使网络个体在其中的存在具有不可感知的实在性,同样让网络中流行的主流意识形态具有不可感知性。不可感知的主流意识形态并不等于不存在,它仍然包含着现实的可能性,只是其现实表现力被隐蔽于网络符号载体之中,它的存在难以被发现。隐蔽了表现力的主流意识形态使网络受众无法直接感知,也就导致越来越多的网民拒绝将其内化,这样的意识形态难以成为网络行为的指导准则,现实效力自然就下降了。
所谓释疑力是主流意识形态对受众关心和关注的问题解疑释惑的能力。网络空间扰乱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释疑力。网络空间已成为大众表达意见的“新公共领域”,其非线性话语传播机制弱化了传统话语主体的权威,带来了“草根话语”时代和“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在网络中,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话语符号不断组合重构,形成异彩纷呈的话语样式,过载的图像符号扰乱了网民个体的选择视野,形成主流意识形态不可控的认知图景,挤压网民自主思考的空间,就如“在接受传媒信息和设法了解它们的过程中,在联系它们并与他人共享的过程中,人们重塑了他们经验的疆界,修正了他们对世界和对自己的理解。”[6]26-27显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现实的解释力在网络空间更易于受到干扰。
所谓调控力是主流意识形态对非主流思潮和价值观念的批判、解构能力。网络空间分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调控力。网络具有开放性,又具有隐匿性,各类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以多样化文化状态存在,极易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而开放性和隐匿性又使得网络空间中个体的身份以及获得的各种信息都具有“复杂性”、“隐蔽性”和“非真实性”等特点,在网络社交关系中,非主流社会思潮占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地位,网民个体就可能陷入思想上的迷失和精神上的空虚,个体堕入了“机械人”生存状态,技术异化现象随之产生。最终,缺乏科学的理论对多样化意识形态、价值观点进行有效调控,网民个体就会被诱导走向主流意识形态的对立面。
二、网络空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构的实现机制
新时代建构具有强大引领力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必须以问题为导向,在化解网络空间意识形态现实挑战的进程中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通过重构理论认同机制、丰富话语生成机制、整合网络传播机制和强化现实关照机制,在网络空间掌握和重塑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对于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规范网络话语场域,增强意识形态的控制力和领导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引导网民从内心层面、精神层面走出网络世界的虚拟危机。
(一)重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多维认同机制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培育的主渠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网络空间的认同指网民个体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可和赞同,这种认同包括话语认同、价值认同、政治认同和自我认同。
话语认同是个体对反映特定目的、传达特定意义的言语及其表达方式的理解、掌握和传播。列宁曾指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和简单明了。”[7]467同样在网络空间中,只有具体态度上的诚意性、关系上的对应性和地位上的平等性的“马言马语”才有利于人际间的沟通。针对网络话语呈现出的碎片化、标题化、视觉化和娱乐化等特点,在网络空间中传播马克思主义要主动适应网络话语特点,将系统的理论化语言转化为流行的口语化语言,并从大众网络语言中汲取精华,让个性化、潮流化、新锐化等符合网民兴趣的语言充分展现出来,才能真正实现网络空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价值认同是个体对所传递的国家意志和社会规范进行体认、主动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过程。网络空间中多样化社会思潮和多元化价值观念同时发声,使主流价值理念的功能被遮蔽。为此,在网络中要倡导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网民个体将自身价值理想、价值取向、价值标准和价值判断与主流价值理念有机契合,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形成稳定的理想信念和信仰体系,努力让国家意识和社会规范内化为自我发展的心理需求,通过价值体认进一步构筑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
政治认同是个体对所从属的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系统合法性的一种确认、归属和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个体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受教育者通过多种渠道的政治学习和社会实践,接受并形成一定的政治准则、政治态度、政治信念和政治价值观,实现由“自然人”向“政治人”的转变,进而培养起稳定的政治认同。政治认同的目标是维护统治阶级的思想和意识形态,维护其权力系统的稳定和发展。具体而言,当下要推动个体在网络空间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
自我认同是个体对自身在共同体中的存在、身份、使命、任务等的内在感受和外在践行。网络生活中的个体往往具有多重虚拟身份,这大大增加了个体自我把握、自我认知的难度,甚至导致虚拟自我与现实自我分离,造成对自我同一性的消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张人的全面发展,倡导个体在达致全社会共同价值追求的过程中实现其作为社会组成分子的自我价值和意义确认,即个体“感受到能反思性地掌握的其个人经历的连续性,并且能在某种意义上与他人沟通……个体能够把完整性作为有价值的事物接受下来,在反思控制的范围内,这种个体有充分的自我关注去维持‘活生生’的自我感……,”[8]60进而使网民个体形成自觉的自我认同。
(二)丰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生成机制
意识形态学说是以语言的形式展现在大众面前的,意识形态的话语表达直接影响其被接受的程度。面向网络大众,生成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要适应网络需求、转换话语范式、优化议题设置、强化互动交流和创新时代话语。
“大凡成功的意识形态必须是灵活的,以便能得到新的团体的拥护,或者作为外在条件变化的结果而得到旧的团体的忠诚拥护。”[9]58建构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应学会运用受众接受模式,围绕网络规律和网民需求转换话语范式,实现由宏大的“政治话语”向具体的“生活话语”转变,由排他性话语向包容性话语转变,由政治权威话语向理论权威话语转变,推动马克思主义与流传范围广、使用频率高的网络言语结合转化,形成大众感兴趣的马克思主义“网言网语”。让承载主流意识形态的场景“动”起来,语境“活”起来,增强马克思主义话语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进而赢得网络话语权。
掌握网络议题设置权,就掌握了生成网络意识形态话语的主导权。新的历史条件下主流网络意识形态议题的策划首先要着眼于国家发展的大事和大势,立足实际,关注生活,围绕网民关心的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策划议题,将社会问题与网民个体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从网民个体的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中凝练话语主题,达到宏观议题与微观需求有机结合,从高处立意、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只有将“中国问题”和个体需求联系起来,才能增强议题的吸引力,聚拢网民的关注度,进而丰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凸现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效果。
话语互动交流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实现的重要途径。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具有双向性、互动性的特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也要主动跳出自上而下单向灌输的话语模式,及时对自下而上的话语反馈做出回应。通过吸纳反馈的有价值信息,并优化自身话语,增强意识形态话语和网络大众话语的互动交流,在话语主客体的思想交流中达成价值共识,树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说服力、控制力,才能真正确立虚拟世界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同时,更应主动参与网络交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要关注“红色地带”之外的网络热点舆论,主动发声,参与网络争锋。
我们党在长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创造了许多具有时代特点的话语,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等,它们集中国实践、中国经验和时代特征于一体,既是广大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心声反映,也是新时代凝聚人心、激发动力和引导行为的力量之源。不仅要积极把这些时代性话语运用到网络空间中,更要结合网络流行特点继续发扬光大,甚至持续创造出具有新的网络特点的时代话语,构建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网络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只有把网络空间建设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生长的大舞台,才能从根本上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三)整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传播机制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平台是与大众心灵交融的场域。构筑综合性的网络传播机制,必须关注传播主体与受众的对话,积极整合传统媒介和新媒体资源,发挥网络意见领袖的导引作用,健全网络舆情监管调控机制。
网络空间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受众群体首先是具有独立思想、活生生的现实的人,因而在意识形态传播过程中要尊重受众群体的主体性和差异性,在平等参与,包容互动的对话氛围中完成意识形态的价值引领和社会规范功能。具体而言,对话要秉持平等,对话双方应放弃自我优越感和凌驾于对方之上的意图,通过互相学习和互动交流,促进自身改变和成长。对话还要秉持包容,不同意识形态之间,不同政治体系之间的各方在忠诚于自身信仰的前提下都可以开展双向或多向交流,通过对话扩大各方利益交汇点,丰富和发展自身,以应对非主流意识形态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
网络时代,建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更要注重拓展话语培育平台,特别是“要运用信息技术革命成果,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10]7一方面继续发挥传统话语平台的作用,如纸质媒介、课堂教育、红色基地等,另一方面利用新媒体信息量大、内容丰富、检索便捷、传播和更新速度快的特点,以图、文、音、画、影等生动形象的表现形式,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以贴近网民生活而又符合网民精神需求的形式展现出来,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魅力。通过搭建融媒体平台,发挥内容生产、传播、运营的“中央厨房”功能,是构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平台的重要手段。
当然,整合意识形态传播平台不应忽视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网络意见领袖对于网络流行话题理解和解释的视角、路径、能力,包括言语运用都具有一定的独特之处,易引起网民个体共鸣和共同推崇,在事件讨论和舆论形成中能够发挥导引作用。应注意积极培育网络意见领袖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政治引领、价值塑造和能力养成,促进其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引导他们在网络争锋中以原创、深刻、独到的见地释放主流观点,在粉丝群内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好声音,通过网民个体对所属意见领袖的认可促进其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此外,还要对网络意见领袖进行甄别查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尽管我们确实极有可能拥有一个开放的、人人共享的网络,但仍有必要维护互联网的边界,并在这一新空间内构建防御体系。”[11]30在网络空间建立健全舆论预警监管调控机制,包括运用舆论预警机制系统地收集、分析、判断和反馈虚拟社会中大众思想的新动态,及时发现虚假信息、网络谣言、错误思潮。运用信息屏蔽机制有效阻止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舆论信息的滋生,净化事件讨论的话语场域。运用舆论调控机制主动揭露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虚假本质,以有效的应对策略化解网民的误读。运用责任追究机制追究网络突发事件中责任人的责任以及在舆论引导中的失职失责行为,树立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
(四)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现实关照机制
建构网络空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必须围绕网民的需求,紧扣网民的实际利益,因为“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12]1515网络空间应积极展示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社会存在”,吸收并改造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网民利益的价值范畴,同时对非主流社会思潮及时进行回应辨析,更应主动引导网民关注不断变革的社会现实,鼓励网民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
利用网络优势也有助于全面展示中国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的巨大成就,体现社会主义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优越性,展现社会主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社会存在”的全面展示,能够有力证明马克思主义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建设、改革时期,都带领我们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这将进一步增强网民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认同。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过程中坚持以网民的现实需要和社会现实问题为导向,用事实说话,增强马克思主义与生活实践的一致性,更加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真理性。
同时,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现实关照应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积极对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网民利益的价值范畴进行吸收和改造。首先把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认知、认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精神土壤,抵御和化解不良社会思潮的精神武器,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一性和互补性,在网络空间中筑牢思想堡垒。其次还应充分关注和批判借鉴国外理论研究的有益成果,从中汲取养分,以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国际话语权和阐释力。此外,也要科学理解非主流社会思潮的内核和表现形态,批判地吸收其有益的成分,引导并规范非主流社会思潮,形成一主多样、和谐不悖的意识形态格局。
更关键的是,要及时对各类社会思潮进行回应辨析,净化网络政治生态和舆论场域。错误敌对思潮善于利用我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在网络上大肆炒作,进行舆论诱导,使网民个体陷入意识形态陷阱,逐渐摧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如果在网络空间出现的众多论争面前,主流意识形态提不出令网民信服的解决方案,那不仅为其他社会思潮的滋生提供了机会,而且也无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深度的理论辩护。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中要敢于亮剑,对各类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提出的“方案”、“主义”要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其背后隐藏的巨大危害和政治企图,旗帜鲜明地反对并彻底压缩其网络生存空间。
当代中国处于一个快速转型的社会里,新事物还没有来得及定形就又被超越了,这在网络空间表现的尤为突出。网民个体的目光常常聚焦于网络上流变的事物表象,以至于往往遗忘追寻本质的东西。只有把网民个体的视野引导到不断变革的社会现实中,鼓励他们参与到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才能认识当代中国的实践,也才能更好地品味并认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现实生活是马克思主义所传播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寓所,建构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引领力要主动嵌入网民的现实生活,在引导网民个体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提升其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达致网络个体“期待视野”和现实关照的一致性。
三、网络空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构的价值
网络空间已成为思想文化交融和意识形态冲突的全新场域,因其具有的独特性和对现实生活的生动反映,特别是在信息编码与解码过程中的技术趋势和传播优势,在网络空间构建起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无论从意识形态本身的话语内容、传播方式,还是实践效力来说,都具有特殊的价值。事实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科学价值在网络空间虚拟时空中并未被遮蔽,相反却愈发显现出超越现实空间的价值。
(一)提升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展示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就意识形态所展示的内容来说,网络空间相比现实空间进一步拓展了意识形态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增强了意识形态内容的融合交流,形成了立体化的意识形态内容体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得以更加凸显。
网络空间开放性、多元性等特征拓展了意识形态内容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在广度上,网络打破地域隔阂,任何单一发布者所生产的内容可以迅速蔓延至整个网络,内容从点到面的速度超越了以往任何传播平台,基于此,可以构筑全覆盖、全分享的综合性意识形态话语平台,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在深度上,网络空间打破信息隔阂,任何单一信息可以无限次和多场合影响受众,任何单一信息经过传播者多次加工、改造,其表现形式可与原初内容截然区别。因此,突出重点,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打造特色鲜明、形态多样、手段先进的网络传播渠道,可以有效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内容的传播力,以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展示和塑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
网络空间促成了话语主体与客体的互动,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内容更具吸引力。传统社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具有严格的层级关系,传播者和接受者处于理论的两端,一方主动传播信息,一方被动接受信息,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互动交流。但“互联网是一个高度自我管理的网络世界”,[13]309在其中,现有层级关系被时空界限突破,接收者除了可以自由选择所需要的信息外,还可以参与信息的传播,可以与传播者进行平等、即时的交流互动,网民个体既是传播者,也是接收者,个体将从别人那里获得的信息加以理解改造,再传播给其他人,这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造了新的模式。可以说,网络空间主客体互动是建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应有之义。
网络空间集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为一体,把深奥、晦涩、抽象、难懂的理论变得形象、具化、有趣和活泼,能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创建和体验现实空间难以企及的场景,其内容表现形式是立体化的。运用这种立体化形式展示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内容,与传统的灌输和说教相比,其吸引力和影响力自然不言而喻。因此,“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4]建构网络空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更有利于以网络多元素立体化的话语内容表达扩大意识形态的覆盖面,使主流意识形态延伸至网络上每个角落,关注到每个网民个体的思想状况、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达到预期的话语效力。
(二)促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和分众化
网络空间促成了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上由单向传播转向交互传播、由显性灌输转向认同关照、由被动接受转向自主选择,这是建构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必然结果,反过来也进一步推动了意识形态的引领力的提升。
网络空间的传播方式已由单向度传播转向交互式传播。“运用现代传播工具和传播技术,是有可能触及大部分有影响的国民——给他们提供信息、影响他们的态度……促动他们走上特定的行动方向,”[15]303在交互式传播背景下,传播主体的表达不受时间、空间、渠道和形式等的制约,表现出极强的主体性和灵活性。在坚持理性、严谨和真实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进行意识形态的传播,使现实的可能性和非现实的可能性融于网络之中,一元选择被网络受众所否定,网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从而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资源。在网络中构建起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也更加巩固了网络空间意识形态的交互传播方式。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离不开显性灌输,但仅仅进行灌输和引导是远远不够的,尤其在网络空间中,应通过积极主动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网民个体遵守和恰当运用合乎公共生活的准则、判断和推论,形成基于公共利益之上共同认可的价值认知,重塑价值观和公共理性,并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成为网络生活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提升网民思想观念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契合度和顺应度,形成强劲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即形成一种认同关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从显性灌输到认同关照,也更促成了其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和灵活化。
同样,建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有助于实现网络个体由被动接受走向自主选择。被动接受是客体性、灌输式的传播方式,自主选择是交互式的、潜移默化式的传播方式。自主是指个体运用自身独立意识和完整权力对其认知和行为的决定权,是保障个体决定合目的性的重要原则。保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的自主性,关键在于对其所传递的价值和信仰做出自我理解,独立去衡量、审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并决定是否接受这一意识形态。自主选择也是对被选择对象的认识不断升华的过程,是通过自我选择提升自身认识水平的过程。从自主选择出发形成的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要比通过灌输等被动方式取得的认同更理性、更灵活,这也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提供了另一种更加有效的路径。
(三)凸显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实践效力的科学性和时代性
在网络空间只有体现科学性和时代性的社会思潮才能获得最佳的现实效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也不例外。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能够促使网民个体由从众心理走向公共理性、由认同缺失走向群体共识、由技术异化走向全面发展。
从众心理是人类参与社会活动的常态,从众心理最容易引起群体行为,而“群体永远漫游在无意识的领地,会随时听命于一切暗示,表现出对理性的影响无动于衷的生物所特有的激情,他们会失去一切的判断能力,除了极端轻信外再无别的可能”。[16]24在网络中,个体的判断力、鉴别力不断下降,对主流政治话语的逆反和抵触情绪造成个体认知更倾向于受极端信息、虚假谣言误导,形成非理性的从众心理和群体行为,冲击着网络空间秩序。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恰恰通过倡导科学的公共理性、价值准则和道德规范,培育理性平和、健康友善、积极向上的态度,鼓励网民以合法的利益表达机制、沟通协商机制和民主法治渠道表达诉求,能够消解群体无意识,是维护网络空间正常秩序的重要基础。
意识形态是反映社会特定阶级利益的观念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建构有助于维护上层建筑的合法性和实现特定阶级的利益。网络空间中传统政治权威单向线性的传播方式遭到了“去中心化”、“多中心化”的挑战,网络个体对政治利益、意识形态、政治愿景等的认同容易受到随波逐流的冲击,出现不受个体支配、控制的认同危机,这种危机导致网民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感下降。引导网民个体从认同缺失走向群体共识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构的应然结果。群体共识的形成过程还包括对非主流意识形态、观点话语等的批判和摒弃,最终目的是形成网络群体自发地、自觉地对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认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认同。
互联网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先进成果,互联网技术代替人脑和肢体的相应功能,让具有个性的个体人成为“机械人”,人的语言能力和操作能力日渐消退,人的主体批判精神淹没于网络碎片化、自由化的话语表达中。正如“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5]156可以说,网络技术导致个体走向一种愈来愈严重的技术异化。建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引领力,能够有效阻止个体迷失于娱乐文化,防止陷入网络文化对主体性的解构,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问题、解释世界的能力。建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实质是从认知和操作层面促使网民走出技术异化。
意识形态的发展,从本质上说,是社会存在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在人们观念中的反映,“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17]50-51在网络空间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要主动运用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拓展理论视野,积极借鉴网络世界的话语范式和传播模式,增强说服力、号召力和领导力,通过网下关照网上,网上反映网下,网上网下生活有机结合来解答网民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问题,有力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生命力和科学价值。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稳步前进,通过改革持续破解社会矛盾和不公正现象,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真正惠及普通网民大众,在满足网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过程中不断引领网民个体的精神需求,才能彰显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引领力。总之,建构起网络空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有助于提高网民个体对网络所流行的非主流文化的批判和甄别能力,有助于引领网民个体在网络消费主义文化至上的境遇下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更有助于推动网民个体在民族复兴伟大进程中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