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驱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智慧阅读服务体系构建

2020-01-09郭婷申倩倩

图书馆学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智慧图书馆

郭婷 申倩倩

(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湖南 长沙410003)

随着“互联网+”环境的逐步优化,以各种类型技术应用为基础的新业态、新行业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服务行业的发展,并对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学习与工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通过多媒体技术、新媒体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满足读者对于阅读智慧服务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1]。当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图书馆都在技术驱动环境下开展了新型智慧阅读服务体系的建设,并推出了一系列与智慧阅读密切相关的新业务和新模式,推动了高校阅读推广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因此,深度研究探索技术驱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智慧阅读服务体系的发展路径,不仅应当为高校图书馆界所充分重视,同时也会进一步充实和推动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的建设。

1 智慧阅读的概念与内涵

目前,图书馆界对于“智慧阅读”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但与“智慧”一词有关的词语,都可以为我们解析“智慧阅读”内涵提供参考。目前,诸多服务性行业都被冠以“智慧”的标签,例如“智慧交通”“智慧城市”以及“智慧医疗”等。这些概念中“智慧”一词强调的是服务实现的一种现代化方式,即在服务提供者面向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让更多智能化、现代化设施设备以及与其相匹配的科学化服务管理流程凝聚成为一种服务方式,从而更好地满足服务对象的特定需求[2]。从阅读这一行为方式的角度来看,它强调的是读者与阅读信息载体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因此,智慧阅读应当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各种类型的阅读信息载体可以更为高效地传递给读者,并为读者所轻松、及时地接受;第二,读者的多元化阅读信息诉求可以通过智能化、便捷化的服务方式迅速得以满足。

从本质上来看,借助技术的驱动作用是高校图书馆开展智慧阅读服务的前提和基础,但这并不代表着技术应用的过程就是智慧阅读服务的所有形式。原因在于,技术的应用只能够有效解决阅读信息载体搭建、阅读信息传递方式等客观性、基础性问题,然而高校图书馆开展智慧阅读归根到底是为了能够深层次挖掘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给予读者更为良好的阅读人文环境,最终促进读者心灵的升华与人格的进步[3]。这就意味着,在有效引入和应用的基础上,高校还应当从人文管理的角度来优化智慧阅读服务的内容、方式以及路径,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诠释智慧阅读服务的内涵。

2 高校图书馆智慧阅读应用的主要技术类型

2.1 多媒体技术

借助多媒体技术,能够进一步提升电子文档、音像素材和音视频资源的集中度以及利用效率,让上述信息资源能够以更多元化的方式进行展示。现阶段,高校图书馆大部分阅读活动都已经应用了多媒体技术,例如在讲座中进行视频全程录影,在动漫阅读推广活动中强化了对动画片的制作与演示等。另外,部分院校还借助多媒体技术丰富并创新阅读推广活动,深受广大读者的认可及追捧。以中国音乐学院图书馆为例,依托“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展演采录实况数据库”,推动并实施了音乐特色展演阅读推广活动,多媒体技术的灵活应用,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更具时代感以及交互性的学习和协作机制。以此为基础推出的线上服务项目,例如在线学习和在线音乐资源制作也得到了师生的一致欢迎。

2.2 新媒体技术

当前,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普及率大幅提升,国内诸多高校以移动终端为依托,构建了基于新媒体技术的线上阅读平台,例如内嵌智慧阅读服务模块的微信账号和微博账号。这些平台的建立,实现了高校图书馆部分智慧阅读服务功能的有效迁移,并且能够显著降低阅读服务的总体成本。从实践情况来看,平台中的阅读服务功能模块也进一步得到了优化,如用户实时交互、阅读推广活动更新、新书发布以及定向推介等,基本能够满足阅读服务工作的基础性功能需求[4]。另外,部分高校还利用平台中的自我界面设置功能实现了线下业务的线上办理,其中以二维码占座以及数字化资源检索最具代表性。

2.3 云服务技术

云服务形成的关键是依托云计算平台,为广大读者提供数字资源共享的服务机制,使不同类型的服务系统能够实现真正集约化管理,为读者提供差异化与精准化的数字资源服务,并降低由此产生的各类信息安全风险。高校图书馆可以借助综合化云服务平台,对数字化文献资源进行高度集中与整合,建立服务系统的匹配逻辑,将互联网资源精准化地推送至读者。以中山大学为例,其和超星移动图书馆运营商展开深度合作,打造了综合化云服务平台,使师生能够通过该平台及时获取相应的数字化资源;另外,华南师范大学打造的数字化图书馆APP软件,也内嵌了云服务平台的部分智慧阅读服务功能。由此可见,将云服务和移动互联网深度融合,对于推动图书馆智慧阅读服务运行模式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5]。

2.4 大数据技术

目前,大数据技术已成为促进社会服务行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并逐步普及到高校图书馆各类业务的应用中。高校图书馆在服务读者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阅读行为数据,如读者的图书借阅数据、数字化阅读量、阅读频率等,这就为大数据技术应用于高校图书馆智慧阅读服务奠定了有效的数据环境基础[6]。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读者可以轻松地利用手机通过移动互联网来下载该校的数字图书馆APP软件,注册成为会员之后将会定时接收到来自该校图书馆发送的阅读详单。在阅读详单中,读者开展阅读的时长、阅读的主要方向以及参与阅读活动的情况等都会提供详细的分析。

3 技术驱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智慧阅读服务的发展特点

3.1 阅读过程共享化

随着网络服务环境的逐步优化,阅读信息传递的节点与传递方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每一位读者既可以是阅读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成为阅读信息的供给者与分享者。这就意味着,技术驱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智慧阅读服务将会为广大读者提供一种更为共享化、互动化的阅读体验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读者作为节点进行阅读信息定向传递或共享,既可以有效地展示自己的阅读话语权,也进一步拉近了自身与其他读者之间的情感交流距离[7]。这种共享化的阅读信息传递方式,还可以吸引更多读者愿意体验高校图书馆的智慧阅读服务,从而进一步拓展阅读信息的共享面。

3.2 阅读服务过程精准化

从当前国民阅读的主要方式来看,各个年龄段读者的阅读方式都明显发生了变化,即逐步实现从传统纸质型阅读向数字化阅读的转变。这就意味着,及时有效地满足不同类型读者的个性化数字阅读需求是技术驱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开展智慧阅读服务的主要目的之一。通过不同类型技术的有效应用,数字阅读服务的全流程链将会重新进行配置组合,实现精准化服务这一目标也会随着服务链的重塑而得以有效实现。例如,通过大数据技术与云计算、云储存技术的融合应用,可以对读者阅读行为数据进行筛选、归类、加工以及处理,并构建相应的数据分析模型,待数据模型形成之后,将会形成读者阅读服务需求的分析报告。高校图书馆可以依据分析报告为读者量身定制个性化阅读服务方案,从而实现精准化智慧阅读服务的目标。

3.3 阅读服务组织形式多元化

长期以来,高校开展阅读服务主要通过以下活动进行,如阅读沙龙、阅读竞赛以及阅读朗读会等。此类传统服务模式能够加强参与者的交流意识以及欲望,然而由于其属于线下互动模式,时间以及空间对这种模式的影响极为显著。伴随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迭代以及创新,通过智慧阅读服务体系的形成,阅读服务的时间空间的制约效应开始逐步被消除。原因在于,技术的驱动作用使得信息的传输路径发生了明显改变,例如微信、微博等新兴网络社交平台在实现阅读服务的覆盖度上具有明显优势,尤其是现阶段各类阅读APP的异军突起,网络社交功能与智慧阅读服务获得交互性发展。高校图书馆可以基于各类智慧服务软件打造新兴阅读服务平台,实现阅读资源的快速传递,并推动读者之间信息的共享式交互。

3.4 服务环境人文化

各类技术的应用带给高校图书馆智慧阅读服务体系的不仅仅是服务效能的提高,更为关键的是技术与新兴阅读服务趋势和阅读服务理念的结合,可以进一步帮助高校图书馆创新阅读服务的模式,增进阅读服务的人文氛围,使得阅读服务更加贴近读者的生活与精神诉求[8]。例如,重庆大学针对当前学校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浅阅读、碎片化阅读、随机性阅读”的特征,在通过大数据分析读者阅读偏好的基础上,定类定向进行了经典读物分段推送,使读者每天都可以阅读到经典读物的章节,从而有效地帮助读者实现了从浅阅读到深阅读的转变。以郑州大学所采用的互动阅读服务模式为例,首先定期录制讲座视频在数字化图书馆进行共享,然后通过官方微博推出引导性阅读话题,供广大读者粉丝讨论,与此同时读者还可以加入微信群定时与主讲者进行互动交流,使得讲座的效果得到了提升,自己聆听讲座所产生的阅读问题也可以及时得到解答。

4 技术驱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智慧阅读服务体系的优化路径

4.1 完善组织管理框架,优化智慧阅读服务体系

技术驱动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智慧阅读服务体系作为一个开放式发展体系,不仅仅需要实现各类技术服务系统的融合化应用,而且还应当配备与系统服务密切关联的智能化硬件设施设备,更为关键的是要通过组织管理框架的逐步完善,来切实提高智慧阅读服务体系的整体运行效率[9]。在技术应用层面,应当侧重于通过不同技术系统的联合开发应用来实现智慧阅读信息检索、读者个性化阅读需求挖掘以及智能化阅读信息推送三项重要服务功能,从而体现出智慧阅读服务相对于传统阅读服务的主要优势;在智能化硬件设施设备建设方面,可以通过考虑购置自助阅读服务设备、智能机器人等,在有效服务读者的同时,增强图书馆馆内智慧化阅读服务的氛围;在组织管理框架完善方面,应当大力推进业务部门阅读服务流程重塑以及智慧阅读服务馆员培养两大方向,通过捋顺工作机制,来更好地实现对高校图书馆智慧阅读服务体系的保障作用。

4.2 构建特色化智慧阅读资源供给体系,提高阅读资源的利用效率

丰富、高效的数字阅读资源供给体系是高校图书馆进行智慧阅读服务的前提和基础。高校图书馆应当充分发挥相关技术的驱动作用,探索大数据、云储存等技术在数字化阅读资源建设中应用的新方向,通过形成特色化智慧阅读资源体系,来为智慧阅读服务体系的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10]。例如,北京大学图书馆在构建特色化智慧阅读资源体系的过程中,通过利用大数据筛选技术进一步整合了分散存在于各个数字资源库中的零散数据阅读资源,并分类形成了新的智慧阅读资源数据库供各项阅读推广活动利用,从而有效地拓展了各类阅读活动的数字资源来源途径,促进了智慧阅读活动的创新式发展。与此同时,高校图书馆还应当考虑通过自主设计或者联合应用的方式,来建设智慧阅读综合网络服务平台,并结合智慧阅读发展的主要方向,逐步完善各个服务模块,由此更为直接地面向高校读者供给智慧阅读资源。

4.3 自主开展智慧阅读服务技术研发与应用,增强读者个性化阅读体验

目前,高校图书馆借助微信、微博等大众常见的新媒体平台极大地推动了智慧阅读服务的创新以及普及。然而就技术驱动的本质而言,高校图书馆只有立足实际需求,不断加大自身对于技术的研发,并逐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慧阅读服务平台,才能够真正实现智慧阅读服务运营权的独立。如果高校图书馆在开展智慧阅读服务的过程中,过度依赖其他网络平台运营商,不仅只能使用平台中的部分功能模块,而且会导致智慧阅读服务的创新极为被动,从而限制了智慧阅读服务的发展。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自主开展智慧阅读服务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通过自行设计、自主推广,逐步掌握阅读推广的自主权。需要注意的是,自主运营的智慧阅读服务平台需要充分融入信息检索以及资源下载等常见功能,还需结合高校实际情况以及读者反馈,及时对平台运行系统进行迭代与优化,并通过在线咨询、个性化推荐以及学科知识导航等服务内容的实现,来增强读者个性化阅读体验。

4.4 努力推动协同发展,积极拓展智慧阅读服务合作面

构建智慧阅读服务协同发展体系是高校阅读服务工作创新的必由之路,高校图书馆应当充分重视这一发展路径,积极探索实践可行的合作模式,努力推动智慧阅读服务的多元协同发展。结合当前高校图书馆的智慧阅读服务现状来看,可以考虑从以下3个角度入手促进智慧阅读服务的协同发展。首先,要强化与互联网科技公司的合作,通过共同研发应用或外包管理的方式,构建智慧阅读大数据分析平台,目的在于更为及时地了解校园读者智慧阅读服务需求的动态变化,进而为编制规划下一阶段智慧阅读服务提供决策依据;其次,应当致力于探索智慧阅读服务中的新型共享模式,如共享技术服务系统、共享阅读服务馆员、共用智能化设施设备等,来进一步强化高校图书馆与区域公共图书馆、民间图书馆的合作,打造开放式智慧阅读服务体系;最后,应当大力探索与移动运营商、智慧阅读商业企业的协同合作,在拓展智慧阅读服务资金来源途径的同时,降低智慧阅读服务的总体运行成本[11]。

5 结语

当前,高校图书馆在技术驱动环境下开展智慧阅读服务已是大势所趋,高校图书馆应当依托自身的组织优势、技术优势、资源优势,来为智慧阅读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与此同时,高校图书馆也应当及时构建智慧阅读服务评价反馈机制,通过定期总结技术驱动环境下智慧阅读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短板,更为科学地推动高校阅读服务工作的发展。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智慧图书馆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图书馆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四大特征
有智慧的羊
去图书馆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