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公共阅读资源配置方式研究

2020-01-09杨永

图书馆学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资源配置供给机制

杨永

(国家图书馆,北京100081)

改革和创新资源配置方式,促进各级公共图书馆阅读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公共阅读服务的覆盖面和实效性,是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要要求。当前,我国公共阅读服务呈现出“从有到精”转变的阶段性特点,必须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供给侧对需求侧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推动公共阅读服务质量变革、效率变革。

1 公共阅读资源配置的内在逻辑和核心要素

资源配置是所有门类公共服务的核心问题,是做好公共服务的关键。提升服务效能,关键是建立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促进资源的高度统筹、高效循环和精准使用。公共阅读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提升公共阅读服务效能的本质就是促进公共阅读资源优化配置。从内在逻辑看,公共阅读资源配置涉及到两个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环节:一方面是如何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阅读资源保障体系,把全社会的阅读资源吸纳到公共阅读服务领域,同时拓宽服务渠道;另一方面是如何创新公共阅读服务机制,实现公共阅读资源供给端和需求端的良性互动,把阅读资源精准配送到读者,实现高效的知识服务,解决好阅读资源闲置、供需错位、效能不高等突出问题。以上两个环节构成了阅读服务的全过程,其中第一个环节的工作重点是集聚资源、拓展渠道,形成服务能力;第二个环节的工作重点是精准供给资源,把资源转化为群众消费的阅读产品,产生服务效益。从工作机制上看,上述过程涉及到资源保障、资源整合、资源供给、绩效评价等4个基本的机制性要素。

1.1 由政府主导的公共阅读资源保障机制

公共阅读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是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承诺,政府是责任主体,要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保障,形成服务能力。重点是要完善和落实公共文化法律政策体系,比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等法律,以及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和公共服务标准规范等重点政策规范。按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要求,强化资金、人才、资源等要素保障,配齐资源要素。按照便利性的要求,根据人口空间分布,统筹推进固定设施、流动设施、数字化设施建设,优化设施布局,形成有机衔接、相互补充的公共阅读服务网络。

1.2 面向社会的公共阅读资源统筹整合机制

一方面,按照共享的理念,建立统筹协调机制,盘活各部门深入到基层的公共阅读资源,实现共建共享。另一方面,树立开放性理念,按照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通过社会化合作等手段广泛整合分散在社会各个领域的阅读资源,低成本扩大资源增量、拓展服务渠道。目前,文化类企业、民间文化组织、群众文艺团队等是重要的供给主体。通过委托运营、购买服务、合作共建、志愿服务等方式,为他们参与供给搭建平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公共阅读资源从体制内循环转变为面向全社会的大循环。在整合社会资源的同时,积极推进各级公共图书馆所有资源的开放使用,使公共阅读资源融入其他各类公共平台、市场平台,实现“嵌入式”服务,拓展资源传输渠道,优化公共阅读服务布局,增强便利性和可及性。

1.3 灵活适应群众需求的公共阅读资源供给机制

当前,人民群众的阅读需求、知识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和快速变化的特点,具有较大的弹性。优化公共阅读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提升公共阅读服务的覆盖面和实效性,必须尊重群众主体地位,把公共阅读服务根植于群众需求之中,在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上发力,实现“精准滴灌”。通过有效的手段,为群众表达需求提供渠道,为群众参与搭建平台,及时了解群众所需,建立以需求引导供给的工作机制。要引导公共图书馆建立“需求征集—服务供给—效果评价—创新改进”的良性工作链条,根据“需求端”确定公共阅读产品的供给内容和方向,实行“自下而上”“依需定供”的精准服务。

1.4 以效能为导向的服务评价监督机制

创新公共阅读资源配置,应以提升效能为主线,建立健全科学化、常态化的公共阅读服务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加强效能指标设计,把工作成果体现在服务效能上。把群众满意度作为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纳入政府科学发展考核以及对各公共图书馆的绩效考核指标,由“需求端”来评价“供给端”,让公共阅读服务效果由群众说了算。特别要注重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与奖惩制度及文化投入等挂钩,形成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创新公共阅读服务资源优化配置的动能。

2 创新公共阅读资源配置方式需要处理好的关系

创新公共阅读资源配置方式,优化资源供给,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供给主体、供给机制、供给内容和供给方式等各个环节,需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关系。

2.1 处理好标准化与多样化的关系

公共阅读服务是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具有在一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上“保基本”的特质。随着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日益多样化、差异化,虽然基本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有方向性要求和具体量化指标,但供给内容不能简单化、同质化,而应该丰富而多样。尊重区域文化特点和群体需求差异,给人民群众一定的自主选择权,提供“菜单式”“点单式”服务,让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职业的人都有机会享受到自己喜欢的公共阅读产品,实现供给数量标准化和供给内容多样化的有机统一。

2.2 处理好公共图书馆与各类市场主体的关系

公共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是公共阅读资源供给的骨干力量,但仅靠公共文化机构将限制资源的体量和传播渠道,难以扩大覆盖面,满足公众的海量需求。西方的新公共服务学派认为,“任何服务都可以签约外包,只需明确界定需要达成何种目标,形成充分竞争,测量或评价绩效并取代或处罚绩效欠佳者”[1]。虽然这种观点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国家的体制条件以及不同门类公共服务的特殊性和差异性,但却指出了社会力量参与对激发公共服务活力的重要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必须把推动社会力量参与作为扩大增量、盘活存量的重要动力机制,为社会力量参与搭建平台,避免公共图书馆单一供给造成的抑制公共阅读服务活力。企业和社会力量是重要的公共阅读产品生产主体,都可以受政府委托,承办公共阅读服务活动,他们与公共文化机构是良性互补和互相合作的关系。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公共图书馆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发挥骨干作用,另一方面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推动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激发活力,提升效益。

2.3 处理好基础建设与改革创新之间的关系

创新工作机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是加强基础建设,完善法律政策、工作机制、标准规范、监督管理。特别是坚持问题导向,注重补齐薄弱环节,健全基本制度和运行规范,提供长效的资金人才资源技术等要素保障,达到资源供给的临界标准,形成基本的服务能力。同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革新的形势要求,与时俱进改革和创新资源配置机制,采用标准化、社会化手段以及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补齐短板、夯实基础与厚植优势、创新发展的统一。

3 创新公共阅读资源配置方式的措施

创新公共阅读资源配置方式,重点是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的理念,围绕促进公共阅读服务高质量发展,转变思路,强化基础,创新机制。

3.1 树立资源配置的“临界标准”理念,强化保障、补齐短板、夯实基础

只有资源配置达到一定的“临界标准”,形成基本的服务能力,方为有效的资源配置。从这个角度看,要按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和《公共图书馆法》等法律要求,推动各级政府落实公共阅读服务的主体责任,建立长效保障机制,使配置到公共阅读领域的资源达到临界标准,形成服务能力。特别是要注重抓好贫困地区、城乡结合部、边远地区等薄弱环节,以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为手段,强化资源保障,促进均等化发展。要树立服务半径和覆盖面的理念,打破单纯按行政层级配置资源的传统做法,充分考虑人口分布,突出小型服务点建设,优化资源布局,扩大覆盖面,增强便利性。

3.2 促进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建立面向全社会的公共阅读资源大循环格局

突出社会力量和公民个人参与的公共利益价值[2],把企业、社会组织、民间文化团队等作为重要的供给主体,完善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阅读资源的工作机制,建立能够精准反映群众文化需求、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竞争性供给模式。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借力助力思维,建立广泛的合作机制,运用旅游景点、宾馆、饭店、咖啡馆、银行、地铁等公共场所平台展示图书等公共阅读资源,通过社会化合作拓宽服务渠道,延伸公共阅读服务空间,让群众便捷享受公共阅读资源。通过以上措施,建立竞争机制,扩大供给主体,丰富供给内容,提升供给质量,增强活力,提升效益。

3.3 加强现代科技应用,推进公共阅读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加快完善各类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形成阅读服务资讯发布、资源点播、活动预约、场馆导航、需求征集、服务评价等功能,用信息技术连接阅读资源供给端和需求端,让基层群众在手机端便捷提出需求、获取服务、参与监督。适应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转变的形势要求,运用大数据采集分析和信息精准推送技术,建设智慧图书馆服务体系,运用“大数据”强化过程管理、资源推送、日常监督,为读者“画像”,实现智能化精准服务,以提升公共阅读服务效能。

3.4 加强公共阅读服务绩效评价,推动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配置公共阅读资源

牢固树立用户意识,通过互联网等多种手段畅通群众表达需求的渠道,征询群众文化需求,有针对性地配置公共阅读资源。建立主观经验和客观评估相结合的服务绩效评价机制[3],改变单一的上级部门评价模式,引入第三方参与,加强公共阅读服务暗访和群众满意度测评。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引导各地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配置公共阅读资源,增强惠民效果。

猜你喜欢

资源配置供给机制
人力资源配置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如何发挥企业家精神推动经济增长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