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学科的开拓之作
——评吴汉全5卷本《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
2020-01-09卢国琪
卢国琪
(湖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 430062)
中国学术界在世纪之交总结20世纪中国学术成果时,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高度重视,并有一些研究成果相继问世,但尚未见有从学科角度来看待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这个领域。吴汉全领衔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研究团队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推出5卷本265万字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人民出版社2019年12月版),为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学科的创建作出了开拓性的努力。
一、以学科视域看待学术研究,将建设“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学科作为基本任务
笔者注意到,该著不是一般地梳理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的历史进程,而是把“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作为一门学科建设来研究的。该著的第1卷即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总论》,设置专门章节重点探讨了“作为独立学科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积极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学科建设”等问题。譬如,在“作为独立学科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中,该著研究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成为独立学科的基本条件、建设“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学科的价值与意义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学科的总体问题,认为现在业已具备建设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的条件,其价值与意义就在于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供学术发展的本土化资源、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建立马克思主义学术的话语权[1]85-91。依据著者的看法,“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作为学科而言其所关涉的总体问题,不仅有学术史与学科史的关系、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与政治的关系、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创建的历史条件、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的基本特点、学术史中马克思主义学者的选择标准等基本问题,而且还有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的学科性质、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的学科功能、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的分期问题、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的总体研究框架、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的内在规律等重大问题。这是在学科建设的视域中讨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因而研究工作也就置于学科研究的范围之中。又譬如,该著在“积极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学科建设”中,研究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学科建设的预期目标及重点难点问题,认为学科建设的预期目标有学术思想理论的预期目标、学科建设发展的预期目标、资料文献发现与利用的预期目标。并认为学科建设的重点问题有六个方面:一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演变的内在结构及其关系;二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的前后两部分(新中国成立前与成立后)的关系;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演进的关系;四是主要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学术思想内容与特色;五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体系构成问题;六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的话语体系问题[1]179-181。而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学科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有五个方面:一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体系构建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实践及文化建设的关系;二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体系与近现代社会变迁的关系;三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师承关系;四是反马克思主义或非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思潮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体系的关系;五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内部的论争及其评价[1]182-184。5卷本《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以学科的视域看待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的研究工作,其研究目标是要把“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比较成熟的二级学科,这就使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的研究提升到“马克思主义学术史”学科建设的高度。
二、细致地梳理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发展的历史进程,在呈现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发展图景中成就其著述体系
该著以学科视域看待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但不是停留在学科的设计和学理的分析上,而是具体化为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的梳理上,就是通过具体的学术梳理来呈现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发展的图景,借以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进至学科的境地打下基础。关于梳理“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演变的历程”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该著指出:“学术史撰写的最基本要求,最为关键的是在掌握基本文献和厘定基本事实的前提下,按照学术本身发展的进程,梳理学术演变的历程,描述学术演变的轨迹。‘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的研究属于学术史性质的研究工作,自然也必须以梳理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演变的历程为最基本的工作。‘学术演变的历程’不清楚,其他一切学术史问题的研究无从谈起。……只有将‘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演变的历程’这个问题解决好,才能整体地呈现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的演进轨迹,再现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发展的基本概貌,从而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研究进到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学科建设打下基础。”[1]177由此,该著的第2卷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的创立(1919-1927)》、第3卷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的初步发展(1927-1937)》、第4卷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的初步成熟(1937-1949)》、第5卷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的转型与曲折(1949-1978)》,通过梳理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产生、发展和转型与曲折的历史轨迹,呈现出马克思主义自1919年在中国广泛传播后与哲学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历程及所展示的图景。在5卷本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中,以4卷的篇幅来梳理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的历程,亦可见对于“学术历程”研究的高度重视及其所内含的学科研究视域和学科建设的目标。需要指出的是,5卷本《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的著述体系,固然是在“总论”基础上梳理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演变历程的,但在梳理“演变历程”之中亦是以学科来考量学术衍化状况的,这表现在该著的第2卷、第3卷、第4卷及第5卷中,皆是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史学、社会学、法学、文学7个学科的“学科史”角度加以呈现的。这里,如果把该著的第2卷、第3卷、第4卷及第5卷综合起来并以联系的眼光作总体性的考察,则会发现它们所呈现的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史”“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学史”“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史”7个学科的历史,表征着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发展中的学科性特征;而在每一个学科专史之中,也是有着“创立”“初步发展”“初步成熟”“转型与曲折”的不同演进阶段,体现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在发展中的阶段性特色及前后相续、继长增高、与时俱进的衍化态势。
三、在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关系的探索中,提出了进一步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研究的努力方向
该著从多个方面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研究提出了今后所应努力的方向,其中最为突出的有这样几点。
(一)提出了加强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发展规律研究的看法
该著认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发展历程的研究是基础性的研究,但不能在此止步,而是应该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推进到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发展规律研究的阶段。关于规律研究的极端重要性,该著指出:“对于学术史的研究,能否进到科学的层面,关键在基本史实描述的基础上,能够进入探求规律的阶段。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研究,能否进入科学的层面而成为一门学科,也在于探求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演变的规律。因为,关于学术演变轨迹的梳理,只是学术史研究的初步,这当然也是基础性和关键性工作,但不能停留在这个阶段。否则,学术史研究就不能构成一门科学的学问。”[1]178从学科发展的历史来看,学科之所以为学科、学科之所以可能称得上进至成熟的地步,固然有诸多的考量指标,但是否注重规律的探索与研究则是极为关键的环节。就此而言,加强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发展规律的研究,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进至成熟的阶段并成为比较成熟的学科是极其必要的,因此需要把规律的研究作为重点努力的方向。
(二)提出了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分支学科的主张
该著认为,从学科建设的高度,必须建立起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的分支学科,借以使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在分支学科的支撑下得以发展。该著指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作为一门学问,经过不断的研究与建设,可以形成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理论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学科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批评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思潮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机构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交流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方法史等分支学科。”[1]183那么,从学科发展的长远战略来看,随着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研究的推进及走向成熟阶段,未来到底应该建立哪些分支学科呢?对此,该著“从学科的整体性及未来的努力方向上”提出了建立五个分支学科的构想:
一是以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的客观历史实际为研究对象的诸学科。这里有:以研究的空间范围来分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地区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地方史等,如中央苏区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抗日根据地的马克思主义学术史、陕甘宁边区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江苏区域的马克思主义学术史、北京区域的马克思主义学术史、上海区域的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等等;以研究的时间跨度来分的通史、断代史等,如民主革命时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学术史、改革开放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等;以研究主体的学术活动的具体领域来划分的各个专门史,如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史、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学史、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史、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史、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史等。
二是以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的历史资料为研究对象的诸学科,主要是指以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的文献史料为研究对象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文献学(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文献学下有: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辨伪学、考据学等分支学科)。
三是以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为研究对象的诸学科,包括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群体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师承关系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学术思想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产生机制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学术范式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学术话语系统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交往关系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知识结构研究等。
四是以马克思主义学术的领导与组织层面为研究对象的诸学科,包括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方针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政策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组织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制度史等。
五是以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本身为研究对象的诸学科,包括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理论(其中包括: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的本体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的认识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的方法论这三个部分)及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的研究史(如民主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研究等)。[1]129-130
在笔者看来,以上所提出的建立分支学科的构想,总体上看是以史学的路数来立论的,如一、二、五这三点,显然是基于历史学的见地提出的;而三、四这两点则是根据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自身的特殊性提出的,借以一方面反映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所作的重要贡献,另一方面则更好地体现“马克思主义学术的领导与组织层面”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发展中所起的独特性作用。应该说,该著建立马克思主义学术史分支学科的构想,在学科视域之中指明了今后的努力方向,有助于将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建成独立的学科,并使之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主张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要在研究方法上进行创新
该著认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的研究要取得突破性的成果,必须在研究方法上下功夫,不断推进研究方法的创新。该著提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研究在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可以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社会史观与动态考察相统一方法”;二是“文献解读与理论分析相结合方法”;三是“历史研究方法与其他科学研究方法并举”[1]252-253。并认为:“重视研究方法的创新不仅是学术研究走向自觉的表现,而且也是学科建设走上规范化轨道的重要表征。”[1]254故而,在研究方法创新上要注意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研究方法的创新要将理念创新与学术实践相结合;二是研究方法的创新要以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为基础;三是研究方法的创新要注意各种研究方法的适用条件;四是研究方法的创新要将各种研究方法结合起来使用[1]253-254。该著从今后深化研究的角度提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的研究方法创新问题,主张以研究方法为对象而开展方法论的探讨,这有助于促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研究方法的运用进至科学的轨道并发挥更好的作用。
四、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学术启示
在笔者看来,作为鸿篇巨制的5卷本《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该著力图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的学科体系,并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有这样几点启示。
(一)多学科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
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学科方面还比较狭窄,大致集中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党史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就5卷本《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来看,不仅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而且历史学、政治学(不只是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学、法学、文学等学科,甚至新闻学、民族学、教育学、宗教学等学科,只要是意识形态比较强的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皆应该触及并加以有效的占领,这对于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多学科性,及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作用皆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立足中国”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
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固然要放眼世界及其世界上的学术研究成果,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也不能缺乏文化自信而只是热衷于所谓的“接轨”,更不可以弄一些国人不大懂的外国话语来忽悠,还是要“立足中国”的具体情况,这就需要对本土化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就5卷本《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来看,自1919年马克思主义入主中国以来,有百年来的“学术中国化”的历史,本土化的资源极为丰富。“立足中国”在当前就是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自然也需要汲取马克思主义学术史这份珍贵的财富。
(三)高度重视并发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术基础
“马克思主义理论”自2005年“马工程”确立为一级学科后,研究工作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对学术研究中“学术基础”的重视程度仍然不足,以至于给人留下“入门的门槛低、学术成果质量不高”的印象,似乎什么人都可以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其实,研究什么学科都得重视既有的成果,而且必须在既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就5卷本《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来看,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当今中国的发展,就得有“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的学术基础;同样,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皆需要各自的学科史,唯此才能不自说自话、自以为是,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也不例外。
(四)注重史料的积累及整理
就5卷本《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来看,其搜罗了大量的史料,并且是根据大量的史料才写出来的,仅此就不是短期所能做到的。事实上,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大致皆以一定的史料为基础,虽学科不同史料所起作用的大小有所不同,但史料的基础性地位不会变。故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也要重视史料的搜集与整理,借以提升其学术内涵和文化底蕴,从而在学术界获得学术声誉,并在现有学科体系中取得其应有的学术地位。
吴汉全主编的5卷本《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乃是长期研究、辛勤探索的结晶,体现了坚持不懈的坚韧毅力、求真务实的治学理念、团队攻坚的协作精神。笔者有理由相信,5卷本《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不仅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研究,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学术史学科的建设必将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