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对策分析
2020-01-09樊一眉
■ 樊一眉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广东 广州 510800)
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大背景下的新生事物,独立学院依托普通高校(母体学校)教育资源,采用民办机制运作,利用国家非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近些年独立学院发展迅速,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然而,在看似光鲜的背后,独立学院的学生就业如同挥之不去的阴影,伴随着独立学院成长和壮大。在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研讨独立学院大学生群体就业问题,探求根治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难题,有着迫切性和现实意义。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困境
(一)困境一: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率相对偏低
2019年10月30日,由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组织召开的2020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中提到,2020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到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很沉重的一个数字,代表着沉重的就业压力。作为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独立学院学生就业,不仅难以独善其身,而且独立学院学生在就业问题上所遇到的挑战性更强,压力更大。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在2011年、2013年、2015年及2017年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从学校类型看2017年毕业生落实率,高职大专院校最高,为89.5%;其次是“985”高校,为88.2%;第三是民办高校,为87.5%;第四是“211”高校,为85.3%;第五是普通本科院校为80.9%;独立学院最低,为75.7%。而且前几次调查结果也证实了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大多数年份位居其他各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之后。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加之国内经济受国际经济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所带来的新增就业机会不足以消化我国净增的适龄劳动力,存在大学毕业生总量增加与就业岗位增长不足的矛盾,不可避免地加剧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困难。
(二)困境二: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质量不高
就业率量化了独立学院在就业工作上的成果,但是,并不能反映就业工作的高低优劣。以南方某独立学院为例,2019届毕业生初次就业时的平均月薪为4885.91元,而58同城《第十六届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研综合报告》显示,国内应届生平均期望薪资为8431元/月;在已就业的5044名毕业生中,升学、出国和进入国家机关合计为122人,占比2.42%……由此可见,独立学院大学生数量虽然猛增,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没有得到提升。
(三)困境三: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2019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报告》指出,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外部环境变化造成大学生需求升级、大学生供给调整滞后,具体表现为文科毕业生就业困难,理工科人才短缺。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同样如此,那些实用性强、紧贴市场需求的热门专业,如工科、土木工程、信息技术服务等专业需求旺盛;而管理类、社科类、医学类毕业生就业较困难。以东部某独立学院为例,在该学院2019届6123名毕业生中,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机器人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学院、通信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53%,远远高于管理、经济、外国语等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三十多个百分点。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冰火两重天的状况在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市场频频出现,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逐渐从隐性走向显性,不能不引起学校、学生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困境的成因分析
在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的就业环境下,独立学院就业困难更为凸显。究其原因,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困境,离不开社会、学校和学生三大层面。
(一)从社会角度分析,独立学院在高等教育大家庭里备受歧视
由于很多独立学院是民办挂靠,吸收兼并原来的一些专科学校等情况形成的。基于上述情况下形成的独立学院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等等都比较差,所以社会对这些独立学院的认可度普遍偏低。由此导致用人单位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独立学院学生,担心独立学院毕业生学业不精,质量不高,不敢或不愿接收独立学院大学生,使他们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
(二)从学校角度观察,独立学院发展过程中诸多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
独立学院发展的良莠不齐有其自身存在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导致毕业生就业相对困难。主要集中在: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独立学院盲目扩招;扩招学生的同时,独立学院并没有改善其硬件设施,开设一些本没有条件开设的所谓“热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严重滞后,教师数量配置不仅不足,甚至专业课程讲授由非专业的老师教授;教学特色不突出,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劣势,找准自己的优势,充分展现独立学院的办学特长。一个办学目标不清晰,没有自己特色和“绝活”的学校,注定让学生就业陷入困难境地。
(三)从大学生自身而言,个人素质和专业知识是独立学院大学生陷入就业困境的最重砝码
毋庸讳言,笔者经常听到独立学院大学生抱怨个人能力与市场需求不符是自己求职成功的最大障碍与困难。具备较高的素质和能力才是独立学院毕业生尽快融入社会和企业的关键要素,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不能超人一等,何谈与其他高校的学生竞争?反之,专业知识牢固,具备所学专业的职业素养,实际动手能力强,即使是出身于独立学院,一样能找到比普通高校毕业生好得多的工作,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
三、改善独立学院学生就业困境的对策
解决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是解决供需关系,进行就业的供给侧改革,立体来看则需要社会、学校、个人全方位发力,具体如下:
(一)社会环境
淡化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的偏见,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重点突出独立学院的正能量,树立独立学院整体的良好形象,为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创造有利的舆论。同时引导社会认识到很多独立学院的办学实力和专业特色不断上升,各类高等教育机构培养人才的需求及立足点给独立学院大学生传递自我发展的信心,于无形之中提升独立学院的声誉。唯有独立学院名声的提高,才能改变整个社会对独立学院毕业生的看法,让用人单位愿意招聘更多的独立学院毕业生,让独立学院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乘风破浪。
(二)独立学院方面
摒弃传统的办学模式,以特色兴校,硬件软件两手抓。进行专业设置调整及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市场需求相结合,重点发展优势学科。在认识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找出适合学生发展的培养模式。密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构建专业、就业、学生与社会四位一体的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体系。此外,独立学院要建立就业指导中心,研究就业形势和市场变化,研究各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为本学校的学生提供第一手的信息。根据学校办学的特点和市场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工作技能,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胜任工作岗位的需要。总之,独立学院需要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合理定位自身的办学目标,勇于开拓创新,在专业教育上敢于尝试,深化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帮助他(她)们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从入学之初就做好职业规划,全面地提高学生的求职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为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做出真正切实有效的服务。
(三)学生自身方面
从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出发,提升自身知识素养和能力是决定就业成败的关键所在。重视专业知识学习、培养自己的特长、提前进行职业规划、参与校园实践和志愿者活动、积累实习经验、把握各类招聘机会、调整心态、完善自我,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独占鳌头。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独立学院大学生也不可忽略就业观念的转变,忌好高骛远,自卑心理更要不得,从基层做起,在一线摸爬滚打,和普通高校毕业生差异化竞争,不在理论知识上争高低,而是在动手实践上超越对手,在有限的就业空间赢得一席之地。要时刻关注社会就业的现状,了解市场对就业的需求,多了解国家当前就业的政策与方针,将国家政策方针与自己的追求相结合,既要立足当前,也要放眼长远。树立自己的危机意识,把自己的就业与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客观分析并确定自己的位置,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调整自己的就业理想和价值取向,既不盲目乐观,也不妄自菲薄。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相关能力的培养,更要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组织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等,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面广,包括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绝非只言片语能够说透其中的复杂关系和解决之道。本文仅从独立学院大学生面临的三大就业困境,从三个层面剖析了造成就业困境的原因,并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意在呼唤社会、学校和学生自己不仅转变观念,更要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共同破解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