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教育资源发展研究

2020-01-09郑文辉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双高资源配置教育资源

■ 郑文辉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1300)

2019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正式启动实施“双高”建设计划,其中提出“集中力量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院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双高”建设计划作为“优质院校”建设的延续和升级,与高职教育资源建设有着密切关系。要逐步实施“双高”的建设项目过程中,也给高职教育资源发展带来创新模式与机制、优化政策环境的机遇期。而进一步深化发展高职教育资源,也给“双高”建设项目带来更多社会上和产业上的助力。现阶段,对于高职教育资源建设而言,如何整合教育与产业资源、构建职院与企业校企深度合作关系依然存在不少困难。

一、影响高职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的因素

(一)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程度逐年提升,但高职教育仍处于弱势地位

现阶段,国家逐年提升对高职教育的重视程度,社会各界不断加大对高职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但从根本上来说,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并没有切实改变高职教育处于弱势地位的现状。第一,在政府对高职教育投入层面,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明显不足的。据统计普通高职高专教育经费总投入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为12013亿元,而普通高职高专教育经费总投入为2150亿元,占经费总投入的17.9%。生均拨款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31个省(区、市)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全部达1.2万元,而2017年年底全国仍有40%的高职院校尚未达到万元的生均拨款水平,这足以证明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对于高职教育与普通教育投入额度差距。第二,在社会对高职教育认可度层面,高职教育竞争力仍处于弱势地位。我国自古以来有着崇尚知识、轻视技术传统文化,民众就较为尊重饱读诗书的文人士子,而不待见技术技能见长的职业技工,对学历教育为主的普通教育怀有敬仰的热情,而认为高职教育一般是考不上普通本科院校被迫的选择,视之为二流教育。第三,在就业薪资待遇层面,高职教育技术技能人才的薪资待遇普遍偏低。据《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统计显示,2018年中国高职教育应届毕业生的月均收入是4112元,而普通本科应届毕业生的月均收入是5485元,整整有1300元差距,足以证明现阶段高职教育远远没有像普通教育一样被社会认可,也才会导致民众更倾向认可普通教育,削弱了对高职教育认可与选择。

(二)地方对国家职教政策的僵化执行,过度建设高职教育体系化

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印发了《现代高职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全面、系统部署高职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构建其基本架构、制度保障、重点任务、机制创新等方面任务,提出到2020年,要建设成为适应发展需求、普职贯通、中高职衔接、具有终身教育理念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高职教育体系的总体目标。建设形成立体完善的现代高职教育体系十分有必要,也是有条件的。全国各地方教育管理部门以建设规划为指导方向,通过不断整合各级、各类高职教育与普通教育资源,构建起普职贯通、中高职衔接的高职教育体系,理顺人才培养的渠道。但不得不指出在执行落实中央政策的过程中,存在部分高职教育相关主管部门和管理者并没能充分掌握结合高职教育发展的规律与特征,执行中央政策存在僵化的现象,过度建设高职教育体系化。比如,有的地方在普职贯通建设方面,没有结合高职教育存在区域性的差异,产教融合存在个性化发展需要,虽然给青少年学生提供了普通教育与高职教育自由转换平台,但由于民众普遍偏好普通教育,而且没有进行科学引导,导致出现中考失利而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并没有将注意力投入到学习技能技术上,反而将文化课学习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这种现象不仅会虚置高职教育资源,还会让部分高职教育优质生源流向普通教育。

(三)校企协同的磨合期较长,导致产教资源对接效果不理想

总结近些年来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成效,实际上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资源对接程度并不高,严重影响了校企产教融合进程,校企之间达成有效协同的磨合期普遍偏长,普遍存在资源整合推进缓慢的状况。第一,校企合作人才资源整合对接的难度大。校企合作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共建优质师资队伍,本设想高职院校教师可以依托企业的生产资源,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而企业行业专家也可以在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在现代学徒制学习模式中担任企业导师,但现实是,大部分高职院校考核评价教师专业能力不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导致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们不重视去企业挂职锻炼,敷衍了事。而对于企业而言,从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角度,其并不愿意企业行业专家脱离生产,投入过多的精力去担任兼职教师,或在现代学徒制学习模式中担任企业导师。各种现实因素的条件下,即使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并不能真正有效整合人才资源,而是一种形式主义的现象。第二,校企合作科研资源和技术力量整合的难度大。高职院校相对于一般企业而言,其科研资源较占优势,而企业通常占有特定领域或特定方向的技术优势。如果校企合作方式能整合科研资源和技术力量,联合进行产品开发、技术创新那是最理想的。但现实是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科研资源分类配置及使用并没有充分考虑市场和企业的现实需求,一般是按照学科专业需要调配的。所以,校企合作联合开展产品开发或者技术攻关时,往往发现自身拥有的科研资源其实是无用武之地的。而反过来,企业的技术力量是基于市场和生产需求发展的,与高职院校科研体系协同配合度差,难以有效实现整合高职院校科研资源。

二、优化高职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高职教育资源要统筹规划配置,与时俱进,应根据地区经济具体发展情况,结合地区经济转型期的发展,高职教育应主动投身于这场振兴战略当中,紧紧围绕企业对人才需求,从实际出发,调整结构,优化资源配置,针对企业需要培育市场稀缺人才,促进高职教育发展,从而带动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一)坚持高职教育内部结构的战略理论原则

高职教育要实现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就要优化高职教育资源配置。优化配置资源时应从战略发展的高度,以全局观念来分析和探讨教育发展的走向,拟出资源配置的整体思路,规划构建高职教育发展的蓝图。首先,配置高职教育资源,要坚持以市场经济需求为导向,以服务经济为原则,适应经济市场发展,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教育类型,才能越做越强。其次,配置高职教育资源要提前规划、早做运筹,以超前的眼光来审时度势,坚持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理念,以可持续发展观处理好资源短缺、使用率低等难题和深层次问题,顺应地区经济、产业结构和自身发展的需求。要在创新过程中掌握高职教育发展的规律,才能协调高职教育与地区经济共同发展。既要重视高职教育办学特色,能够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建设发展,有效利用现有高职教育资源,更要进一步开发与组合外来资源。

(二)坚持高职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区域经济发展各有差异,而且对资源需求也是各有所需。高职教育在资源配置上无法进行公平分配,完全满足各地区不同的需求,限制了高职教育的发展,再加上市场资源配置存在一定的落后性与冲动性,高职教育资源配置要科学把握规模、质量、效益等之间的辩证关系,遵循规模发展与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建立高职教育的办学模式,高职教育资源分配要强调经济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做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从而提升驾驭高职教育发展的能力。兼顾资源分配的公平性与效率性,实现配置有限教育资源服务地方经济的目的。同时,结合未来的规模效益综合考虑,合理测算和考虑其使用成本与机会成本,合理分配资源,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实现教育规模与结构的协调、发展与效益的同步。

三、优化高职教育资源配置的策略

高职教育应当是合理公正地使用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质量,使高职教育能够良好地成长,要正视教育公平原则,才能使高职教育资源利用率达到最高,最大程度地作用于各地方院校,最终完成高职教育的伟大建设。

(一)政府参与高职教育资源配置优化

按不同类型将教育资源分配于不同地区的资源优化配置策略。当前,各地区高职教育的发展情况并不一致。以政府投入为主渠道,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教育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是否平衡全面的核心就是资金,只有资金充足才能购置大量的教学设备,才可以招聘到足够优秀的人才,才能提升教育质量。首先,使教育资金充足的途径之一是政府提供,教育要想长久良好地发展,资金是强有力的支撑。政府在教育中也应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来,向高职教育提供部分教育资金就是其中一项责任,要增加对教育的投入资金,使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资金能够达到同步增长。对于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地区,政府应该制定出相应的合理配置教育资金的财政政策。其次,政府可以充分调动财政手段,构建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渠道。比如,制定出一系列优惠措施鼓励社会机构、企业加入到高职教育的建设中,支持社会机构及企业与高职院校建立合作,促进其加大资金的投入,让高职教育展现出多元化的办学模式,最终实现长久的持续发展。

(二)优化组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使用效率

各地方的高职院校的资源配置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从学校的办学基础,二是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三是看整个社会生产力。学校的招生生源要有针对性,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行业发展需求来设置专业,拒绝“一锅端”“跟风”的现象。通过与企业开展合作,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性人才,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优势,明确高职定位,与普通高校的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免造成人才培养的堆积现象。同时,还要了解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及时调整教育结构,有效地解决当地人才缺口大的情况,让高职教育具有鲜明的地区办学特色,能够做到在规模、质量、效率、地方经济发展相一致的地步。

(三)健全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实现教育投资的多元化

建立、健全高职教育的财政政策,是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是否能够真正落实的保证。我国尽管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相关政策法规中,对高校相关制度的建立完善及相关培训都有做出要求,但是具体操作时,实施性不强、力度较弱,致使高职院校的管理及结构转型上出现混乱,专业设置不符合行业发展需求,在专业质量上无法保证。因而高等职业院校要加强对制度的建设完善,进一步细分教育制度和教育机制,明确教育者及施教者的责任,提升资源配置的使用效率。各级相关主管政府、教育部门都应该增加对教育资金配置计划的管理力度,将高职教育的结构纳入地方经济和教育的发展中去,使本地区教育资源配置与地区经济发展结构趋于合理。

(四)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高职教育的资源归并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建立高职教育公共信息共享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结合高职教育资源数据库中的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及学科建设等信息,对封闭式学校教育进行改进,加强对高职教育资源的优化,可以解决目前教育资源浪费闲置的状况,能够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在师资力量上,对高职院校人事招聘制度进行改革,成立区域共享教师,对教师开设教授职称,为需要专业教师的区域提供“急救”教师,建立人力资源制度体系,减少人员流动和人才缺失情况,改善以往师资管理的闭塞状态,创建公平合理的师资管理模式,从而完成高职院校教师资源共享。

(五)树立科学的高职教育发展观

高职教育通过人才培养、科研和社会服务,进而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高级技能人才,提高人民素质,发展社会经济。区域高职教育在专业和课程方面与当地经济产业接近,为这一区域市场培养了应用型人才。要想发展经济,首先要发展高职教育。协调的高职教育发展观,提高高职教育发展水平是高职教育资源建设的首要目的,而促进高职教育发展必须调节好三种关系:第一是区域型高职教育发展与整体发展的关系,第二是高职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关系,第三是高职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高职教育发展均衡观。现今教育发展所追求的理想状况就是达到教育均衡。这是为了确保学生有平等的教育和学习时间,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潜能。要想达到教育均衡发展需有几个保障条件:一是教育资源要均衡,二是教育机构要均衡,三是教育质量要均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是教育资源的建设,在高职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为了达到高职教育的目的,有必要最大限度地提高不同地区高职教育资源配置的可能性,减少各个地区高职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实现高职教育均衡原则。

猜你喜欢

双高资源配置教育资源
“双高”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推进“三教”改革研究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双高”建设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物理教材中STSE教育资源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人力资源配置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如何发挥企业家精神推动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