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以Photoshop图层蒙版为例
2020-01-09刘慧娟
刘慧娟
(天津广播影视职业学院,天津 300112)
一、引言
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将互联网线上教学及传统课堂教学二者的优势相结合,使得教学活动不再拘泥于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有利于实现课堂翻转及延伸,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主体-主导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实现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
应用UMU互动平台,建设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UMU是一个知识共享与传播的互动学习平台,它的操作较为简单,师生双方可以轻松参与,学生的反馈可以实时转化为可视化的数据,并且可以呈现焦点话题,这些优势和特点,为线上和线下教学中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提供有力支持。
以Photoshop图层蒙版课程为例,开展教学设计与实践,基于UMU互动平台,应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重点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成效与反思三个方面,剖析Photoshop课程教学的变革与创新,为相关课程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Photoshop图像处理》是影视节目制作专业的基础核心课之一,具有应用广泛、实践性强等特点,后续课程有影视特效制作、影视包装设计等。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为后续专业课的开展起到重要铺垫作用。图层蒙版的应用是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中非常重要的学习单元之一,也是衡量图像处理课程掌握程度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以Photoshop图层蒙版为例,开展教学设计及实践,课堂教学时间为2课时,90分钟。
(二)学情分析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高职影视节目制作专业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普遍思维活跃,喜欢动手实践,并且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但是很多同学的自我约束能力和学习主动性相对较弱,也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并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经过前期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使用手机或者电脑进行学习,并能够利用互联网搜索及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这表明学生们具有一定的信息化素养,有助于顺利开展信息化教学。
(三)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岗位技能需求、学生认知特点及教学内容分析,设定本节课程的知识、技能、素养三维教学目标。其中,知识目标为理解图层蒙版的原理、掌握图层蒙版的编辑方法;技能目标为学会利用图层蒙版进行图像合成处理、能够利用图层蒙版进行平面设计;素养目标为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增强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本节课教学重点为学会图层蒙版常用的3种编辑方法:①图层蒙版与画笔工具的结合使用;②图层蒙版与渐变工具的结合使用;③图层蒙版与选区工具的结合使用。教学难点为图层蒙版原理的理解。
(四)教学策略
本课程中采用的教学策略主要有六点:①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课堂翻转及延伸,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形成“主体-主导相结合”的教学结构,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②以互动学习平台UMU为载体,创建丰富的教学资源,提炼精华、打造个性化的微课,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时效性;③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融入课堂教学。通过学习反馈及现场实验互动,突破教学难点。通过任务闯关、小组竞赛、实训练习等方式激发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④课前启发,课中内化,课后升华,学习平台贯彻始终,教师及时把控学习效果,调整教学策略,科学地完善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持续性;⑤建立班级微信群,实现课前线上学习督促、课后问题交流及教学反馈等功能,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保障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⑥注重自学与协作,自评与互评,实训与拓展,实现学生技能学习和职业素养的双重提升。
三、 教学实施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启发、课中内化及课后升华三部分。其中,课前与课后的环节为线上教学环节,主要应用UMU教学平台开展教学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在线上教学部分,教师通过微信群及时提醒和督促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积极的反馈学生学习状态,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促进班级良好学习氛围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课中教学环节,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主体与主导相结合,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讨论、实践并完成教学重难点的内化和知识的迁移。具体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及课后三个环节,每个环节将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一)课前环节
课前环节为线上教学环节,师生主要通过UMU互动平台进行教学活动,教师进行课前资源建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自主学习探究,目的是使学生熟悉本节课程的重难点。
教师活动具体为:①制作并发布“图层蒙版介绍”配音任务,约为2分钟。制作极具趣味性的无声视频,视频内容包括:直观的展示蒙版的处理效果,蒙版的概念,蒙版的分类,图层蒙版的原理等内容;②制作并上传微课。本课程一共发布3节微课,每节微课约2分钟,分别对应本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其中,“向日葵的微笑”核心知识点为图层蒙版与画笔工具的结合使用;“蓝天花海”核心知识点为图层蒙版与渐变工具的结合使用;“窗外美景”核心知识点为图层蒙版与选区工具的结合使用;③发布精彩图片分享任务:学生通过课前预习,上网查找自己感兴趣的应用蒙版技术合成的图片,并上传至学习平台与大家分享;④发布课程难点调查问卷。 内容为:A 蒙版的概念;B 蒙版中黑白灰的意义;C 蒙版的使用方法;⑤上传《学生自评表》。
学生活动具体为:①完成“图层蒙版介绍”配音任务;②完成微课学习任务;③完成精彩图片分享任务;④完成课程难点问卷调查;⑤完成《学生自评表》。
设计意图为:①通过完成有趣的配音作业,有助于学生快速熟悉本次课程内容,理解原本枯燥的原理知识;②通过微课的学习,使学生快速高效的预习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③通过精彩图片分享,有助于学生开阔思路,提升审美能力;④通过完成问卷调查,了解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及学习难点;⑤根据自评表,检测课前预习环节的完成情况。
(二)课中环节之一
在课中环节,即“面对面”教学环节,教师首先将学生在课前线上学习的内容进行展示和反馈,实践证明,学生对教师及同学之间的评价非常在意,此环节的设置有助于提高学生课前线上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教师活动具体为:①展示优秀的学生配音视频,并进行点评和提问;②展示学生精彩图片分享情况,组织开展小组讨论,并进行提问和点评。
学生活动具体为:①观看并学习优秀的作品;②进行随机回答、小组讨论及抢答,完成测评。
设计意图为:①通过作业展示和互动问答,检测学生课前任务完成情况,激励学生认真完成线上自主学习;②通过精彩图片分享及小组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思路,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课中环节之二
在本环节中,充分利用“面对面”教学的优势,师生共同参与实验互动,突破教学难点,教师一对一指导,完成课堂设定任务,内化教学重点。
教师活动具体为:①根据学生课前预习反馈,69%的学生认为图层蒙版的原理较难理解,同时31%的学生认为蒙版的使用方法还不是很熟练。 因此,教师现场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演示,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帮助学生理解蒙版中黑白灰的意义,突破教学难点;②精选案例,布置课堂实训练习,指导学生完成任务闯关基础篇的练习,突出教学重点。
学生活动具体为:①反馈课程难点并现场参与实验互动;②进一步巩固微课知识,完成任务闯关基础篇实训内容。
设计意图为:①通过问题反馈及现场互动试验,有效突破教学难点;②通过任务闯关实训练习,进一步内化课程重点知识。
(四)课中环节之三
本环节为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主要进行课堂实操检测与课程小结。
教师活动具体为:①引导学生进行实操展示,并讲解共性问题;②组织学习进行课堂测试,完成课堂小结。
学生活动具体为:①分享实操经验,共同参与答疑;②完成课程小结答题测试。
设计意图为:①通过学生实操演示,检测实操效果,并探讨和讲解共性问题;②通过答题测试,总结课程重点知识。
(五)课后环节
本环节为课后提升与拓展环节,师生主要通过UMU平台在线上完成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具体为:①发布课后必修作业:以感恩为话题,结合蒙版的使用,制作电子贺卡;②发布课后选修作业;③完成学生综合评价。
学生活动具体为:①上传必修作业;②根据个人学习能力,完成选修作业;③完成个人自评和互评,并上传《学生自评表》。
设计意图为:学生通过完成课后必修作业,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完成知识的迁移。根据自身学习能力,有选择的完成不同难度的选修作业,实现按需学习、分层教学。
(六)教学评价
本课程的教学评价采用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及小组互评三部分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其中学生自评主要由平台任务得分及课堂任务得分构成;教师评价部分主要由学生学习态度、实操水平及任务展示等部分构成;小组互评由小组协作得分及作业展示得分等部分构成。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使得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较科学的反应了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表现,并且为课程最终的考核提供重要依据。
四、 成效与反思
本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基于UMU互动平台,开展课前启发、课中内化及课后升华一体化的教学设计,学习过程环环相扣紧密衔接,较好的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使得教学活动不再拘泥于有限的时间和地点,实现了课堂翻转及延伸。其中,微课的开发,弥补了现有教材的不足,丰富了教学资源,通过线上课程的建设,学生可以利用一切零散的时间,随时随地的进行预习和复习,使得学习更具时效性和自主性。视频配音、图片分享、任务闯关、答题测试等多种信息化手段融入课堂教学,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多元化的综合评价方式,相比传统单一的评价方法,更加客观和科学地反映了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