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综艺节目《朗读者》的成功之道

2020-01-09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仪式化朗读者文化

喻 爽

(贵州广播电视台,贵州 贵阳 550000)

“慢综艺”是特指那些适合放慢节奏、静心观照的电视文艺节目,具体代表有读信、背诗、朗诵、品味生活等节目,《朗读者》《见字如画》《向住的生活》《中餐厅》等节目最为典型[1]。本文将主要从节目模式、价值观传递、渠道制胜、文化编码等角度分析慢综艺《朗读者》如何在泛娱乐化背景下成为一股文艺“清流”,唤醒受众遗失已久的文化符号的记忆,以及对传播中国好声音、传递中国正能量具有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坚持本土原创:节目模式的创新突围

一方面,《朗读者》在同质化综艺节目的生态环境中打开了一扇优雅、清新的大门,让受众从当下娱乐化、低俗化的审美疲劳中接触到了文化的魅力。这种清新版综艺节目的模式十分灵活,主体框架分为先访谈后朗诵再解析。在主题词的阐述上,采用卷首语的形式呈现,利用主持人董卿个人人文魅力,展现结合主持人董卿自身人生经历阐释对于主题词的见解和感悟,使观众产生了共鸣。

另一方面,《朗读者》打破了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瓶颈。节目采用“开场引入+深度访谈+温情阅读+生动解读”的创新模式,主持人在嘉宾开始朗读之前会有一次深度的面对面畅聊,这样不仅能加深观众对稿件情感的理解,同时能让朗诵嘉宾充分走进角色,从而激发出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感情去演绎文稿。在朗读完成后,会有专家学者对稿件进行进一步的解析,在寓教于乐的同时,让观众从感性的认知提升到了理性的思考。第一期当中为了扣紧主题词“遇见”,节目导演邀请了刚刚转变身份担任妈妈的世界小姐张梓琳,这是嘉宾人生当中最难忘的一次遇见。从十年前的世界小姐到十年后的母亲角色,张梓琳为观众朗读了著名学者刘瑜的作品《愿你慢慢长大》[2],在这封信件中,一个母亲将自己最美好的祝愿化作朗读送给了自己最爱的孩子。

二、回归人性本真:主题词的情感共鸣

在节目板块内容的设置上,导演从选取朗读嘉宾平凡小事的细节出发,绕过星路历程和人生经历的常规关注点,挖掘观众了解不到的平凡故事,在平凡故事的细节上打动人心,如濮存昕在节目中分享自己幼时患小儿麻痹症的隐疾和自卑的经历,故宫博物院院院长单霁翔用匠心守护国宝、以脚步丈量故宫每一寸土地的感人事迹。在主题词和内容的选取上,节目一直是以人性温度为出发点,坚持“内容为王”的创作理念。与很多其他模式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不同的是,《朗读者》本身的定位是“文化类情感节目”,在整体的节目效果呈现上,创作团队更加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所产生的“人文精神上的互动”。《朗读者》用恰到好处的敏锐目光看到了社会当下的痛点,巧妙地将大众心里缺失的东西弥补了出来。正如在节目开场而言,“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命”。

三、仪式化传播的“磁场”:舞美设计的高贵典雅

詹姆斯·凯瑞认为,传播是人们共享信仰的表征,是把受众吸引在一起的一种仪式。《朗读者》作为媒介传播的载体,在节目流程和空间营造上呈现出仪式化的观感,使观者和传播者之间共同构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仪式化观演空间。在这个特定的时空当中,舞台作为一个仪式化的呈现媒介,典雅的舞美和仪式化的主持使得节目呈现出高品质的视觉享受。

在节目舞美设置上,《朗读者》运用了欧式剧场的精美造型,在整体的舞台设置上突出欧式建筑风格。观众席与朗读嘉宾表演区采用无缝衔接的设计,主舞台是高达十米的两层书架,两层结构的巧妙设置在整体观感上强化了舞台空间立体感,给予朗读者相对自然、生动的展示空间。此外,节目组采用环形舞台的空间延伸感展现了舞台的即视感。观众席的设置与表演区域的设置相对而立,一同设置为两层,二楼区域还有剧场式包厢,红色的幕布和座椅让观众像置身于殿堂之中,舞台效果的完美呈现是节目组采用实景搭建所呈现出来的效果,观众可以感受到到浩瀚的书海,更有整体色调的庄重和雅致带来舒适的视觉体验,这些都是硬件所打造的人文高雅的基调,并非是曲高和寡、不为大众所接纳的一种高高在上的距离感[3]。舞台的外部包装上使用舞美灯光、场景切题的背景图和全方位的综合手段,让人与景得以遥相呼应,使得仪式化传播的“磁场”与舞美设计的高贵典雅相得益彰。

四、巧择恰当时机:主持人的品牌与推广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首先,《朗读者》契合时代主题,在大环境中脱颖而出。节目以朗读为主,实则是一种文化的输出,给受众打开一个文化瑰宝的缺口,从老舍到朱自清,从高尔基到贾平凹,把文学的魅力展现出来,让观众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

其次,董卿是这档节目最大的点睛之笔,也是该节目成功的关键之处,甚至成为这档节目的名片。在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人文修养的映衬下,端庄雅致的风格、信手拈来的诗词歌赋瞬间让董卿本人在网络上变成了一个殿堂级“IP流量”。每一场开场词都是一场与心灵的问候,每一次采访都是与嘉宾和观众的深度灵魂共鸣。

最后,节目采用“台网融合+线下朗读”的方式,从而掀起观众追捧的热潮,这无疑是《朗读者》开时代之先河的一次成功的探索。在线上,运用台网融合和央视网以及爱奇艺等热播平台进行深度的合作,同时开启裂变传播,打通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广泛推广。有数据显示,《朗读者》开播三个月左右,各大播放平台累计播放量已经超过10亿,微博话题“卿听朗读者”更是突破1.2亿的阅读指数,累计超过300篇文章刷爆朋友圈。在线下,节目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将朗读亭开到众多城市的角落,零距离的深度接触与温情朗读给节目带来好评如潮的反馈。《朗读者》打通了线上线下的互动,将朗读真真正正带到了每一位热爱生活的朗读者身边,用他们发自内心的声音叩响寂寥已久的文化记忆。朗读亭的二次传播方式助力了文化载体实物的真实传播,掀起了全民阅读的热潮。

五、独特的文化编码:契合大众审美心理结构

《朗读者》用开拓创新的人文视野窥见了社会弊病痛点下的人文需求,无疑是一次文化供给侧改革的有益尝试。它将电视传播的创新模式与文化传播、人文情感的交流结合在一起,用一把文化编码的钥匙将依托于文字的真情实感与即将流失的、潜藏在社会大众的文化记忆激活了。

在节目第一期“遇见”中,许渊冲先生说了这样一句话:“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你要使你过的每一天,都值得记忆。”这样带有深度的文字无疑契合了大众的审美心理结构,用人文关怀的角度叩问生命的意义,引发对生命的启迪。节目在文学作品的选择上唯一的标准是必须具有阅历和感染力,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文字真正想要表达的含义。节目策划人之一的刘震云认为:“每个人都有朗读者的原动力,他们读什么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要读这段文学作品,这段文学会与我们产生怎样的共情。”其实,节目的出发点还是从文学出发,走向生命和情感的体验和感悟,将每个人连接到一起,引发生命的思考。

文学与影视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天然联系,文学本就是电视节目的重要资源之一,文学符号独特的文化编码本身带来的深度在电视节目中可以多种方式阐述。电视节目本身是具有快速传播力的媒介,高品质的经典文学与电视节目的结合,二者还需要在电视语言的呈现下,将文本内容与嘉宾经历充分融合,才能给予观众人生的启迪和思索。第二季再次将文学的世界用中国风格的电视形态美学展现给观众,这无疑是一次更加深入的延伸。无论是为了丹顶鹤永怀丹心的徐卓,抑或是为攻克世界难题的科学家薛其坤,当每一个动人的故事展现时,可以窥见人物与文本的互动,给予了观众更多重视角和丰富层次的展现。节目以文学独特的文化编码为连接点,用朗读去沟通芸芸众生,让众多热爱生命的观众借助屏幕感受到一种舒适的启迪和抚慰,这也是快节奏时代所需要的。

六、结语

《朗读者》对文化传播时代提供了一个好的开始,也给当前泛娱乐化时代带来了冲击,给受众带来了很大的文化自信心,唤醒了观众遗失已久的文化符号的记忆,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和文化强国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还有利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向世界展示中国灿烂的文化。

猜你喜欢

仪式化朗读者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仪式化传播对传播路径的科学建构
浅谈如何从少先队活动中促进队员习惯的养成
小学名著阅读教学活动策略研究
评小说《朗读者》中《奥德赛》的隐喻
一封关于《朗读者》的信
《朗读者》:冰冷的历史沉思与深刻的人性寓言
第二场:品鉴《朗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