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操作感知 发展空间观念——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方法探索

2020-01-09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长方体长方形直观

薛 景

(开封市财政厅东街小学,河南 开封 47500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需注重学生探究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需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需注重观察物体、认识方面、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新理念下数学教学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培养空间观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直观思考的能力。从学生长远发展来看,发展空间观念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认识周围现实中的几何,有利于学生发明创造,所以在小学阶段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非常重要[1]。但是,由于小学生空间构建能力比较薄弱,语言表达也不太准确,生活经验也较为缺乏,而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太抽象,因此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针对这种情况,课题组成员以“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空间观念培养的策略研究”为主题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特点,分析对比调查数据,设计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相关策略,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采用“实践-反思”式行动研究法,在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修正中发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在观察、实践、想象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操作感知,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调动视觉,增强直观体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小学生特别是中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仍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其认识过程是从具体感知到抽象概括的过渡。教师可先调动学生视觉,采用看一看、画一画、量一量等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观察,亲身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看一看

在教授平行四边形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一个可以拉动的木制长方形。在课堂上,让学生拉动木质的长方形,并观察长方形的变化过程。学生通过观察感受到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行再变成菱形。学生在观察图形变化的过程中,产生直观强烈的视觉印象,这对学生掌握图形间的联系与区别有很大的帮助。

(二)画一画

在教授“观察物体”这节课时,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拿出事先做好的几个正方体,拼出一个长方体,然后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长方体,并画出平面图形。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借助直观形象,教师指导学生画一些简单的图形,训练学生在大脑中建立其空间立体图形,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空间几何结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量一量

在教授长度单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建立1厘米、1分米、1米有多长的初步观念。学生通过测量后发现,1厘米相当于我们一根手指的宽度,1分米相当于银行卡的长度,1米相当于课桌的高度。学生看到实物,在观察中进行比较,感知长度单位的大小,从而建立起长度的空间观念。让学生直观、生动、形象地感知物体、理解概念,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出发,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实物,给学生呈现出现实的、有意义的材料,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借助生活中的实物素材,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从大量的表象中充分感知、体会空间与图形,深化学生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二、调动触觉,渗透数学思想,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2]。教师可调动学生触觉,让学生通过摸一摸、捏一捏、拼一拼等方法,深刻地认识到各种形体的本质特征,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更加清楚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一)摸一摸

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前,教师课前先给学生布置任务,每人准备一个长方体。课堂上,教师让学生摸一摸长方体的棱长、六个面和长方体整体,了解棱、面、体的区别与联系;让学生用手摸一摸课桌的角,学生通过触摸,感知角是尖尖的,两条边是直直的。这样不用教师过多解释,学生已经掌握了角和边的区别。

(二)捏一捏

在教授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教师让学生拿出自己做好的橡皮泥捏的作品,先让学生估算作品的体积是多少、如何能知道作品的体积。学生讨论交流后发现,用以前学过的方法难以计算出体积,可以把橡皮泥捏成长方体或正方体,再测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从而计算出作品的体积。这时教师总结:把橡皮泥捏成长方体或正方体,就是把不规则物体转化成学过的规则的物体来求出体积。通过捏一捏,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渗透了转化思想,促进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三)拼一拼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上,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了长方形面积公式。教学时,教师让学生剪一剪、拼一拼,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学过的长方形,通过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在学生亲历推导过程中,不仅渗透转化思想,同时也让学生的认识从具体向抽象的方向发展。

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空间,让学生亲身感受科学探索的过程,在自主探究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渗透数学思想,促进小学生数学思维和空间观念的发展。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现有知识,操作前规范操作步骤,写清楚操作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去体验。

三、调动听觉,发挥空间想象,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是在探索和体验空间与图形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3],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操作和交流,采取说一说、想一想、辩一辩等多种感性活动,让学生发挥空间想象力,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从而进一步认识图形,深化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说一说

学生学习“圆柱体的侧面积计算”时,教师先让学生拿一张长方形的硬纸,然后卷成桶状,打开后再卷起,反复几次。教师提出要求,在操作时认真观察,并思考问题:展开的长方形面积与圆柱体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长相当于圆柱体的什么?宽相当于圆柱体的什么?观察后,同桌之间说一说。最后选择代表上台汇报。在汇报时,教师要注意学生数学语言的规范性表达。学生通过交流和汇报,将直观的长方形抽象成圆柱体,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二)想一想

在高年级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后,可以让学生设计出自己的理想卧室,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学习积极性会得到有效激发。我国的传统游戏中有七巧板拼图,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七块神奇的图形设计图案,学生通过想象设计出各种有创意、有美感、抽象的图案。这些创作活动既让学生感受到了几何的美,又巩固了对各种图形的认识,同时发展了空间想象力。

(三)辩一辩

在学习长方体的容积时,可以设计这样的一个练习:一个长方体的纸箱,长、宽、高分别是60cm、20cm、12cm,在里面装长、宽、高分别是20cm、8cm、6cm的抽纸,能装多少个?学生经过讨论,得出不同结论:有的学生说是15个,有的说是12个。教师让几名学生上台说出自己的方法。经过激烈辩论和反复操作,学生终于发现了原因:箱子的宽处还有空余,受到抽纸长宽高的限制,空余的空间是不能摆放抽纸的。学生的想象具有很大的自由性、直观性,教师要让学生多说、多做、多想,不断地积累经验,发展学生想象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为学生发展空间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利用听觉让学生听取有用的数学信息,根据实际生活中的经验,开动大脑,在没有实物的情况下想象空间与图形的模样,用这种方式层层深入地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理解。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根据不同学生回答的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评价,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变成课堂学习的主人。

四、结语

强化学生感知,让学生亲身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增强直观体验;在让学生感知图形内在联系中渗透数学思想,提升数学能力;学生在充分发挥空间想象力中,将实际问题构建成数学模型,增强学生想象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要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充分调动学生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受,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践和亲身感知体验的基础上,认识和掌握图形性质,积累几何经验,加强几何建模,发展空间观念。

猜你喜欢

长方体长方形直观
我爱长方形
再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拆拼长方体
直观构造中的代数刻画
拆拼长方体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用扑克牌摆长方形
简单直观≠正确
小长方形找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