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疏导路径探索

2020-01-09向阶阶杨国蕊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心理政治思想

向阶阶 杨国蕊 梁 姗

(成都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关键字: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高等教育;心理健康

21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当下的互联网大数据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理想信念,这就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多挑战。只有正确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的含义,丰富心理疏导方法和强化心理疏导的实效性,才能取得真正的教育效果,为国家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十九大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由此可以看出,以人为本的心理疏导正在逐步发展,这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宽广的平台。

一、对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疏导关系的理解

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讲,心理疏导是实现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心理疏导用其独特的视角去解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笔者发现,许多文献中分别对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和对两者的区别进行了解释[2-9],却很少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疏导”有整体性的理解。在笔者看来,当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时,就应该用整体性的视角来理解其内涵。进一步来讲,之所以用整体性的视角看待心理疏导和思想政治教育,是因为二者彼此相互关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即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不能片面探讨心理疏导或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更不能割裂它们的关系。

(一)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的普遍性

其一,教育目的相通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育大学生的心理品德和思想道德素质。作为心理学的内容之一,心理疏导的目的是通过心理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有心理困惑的大学生进行心理上的“疏”和“导”,解决其心理问题并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其二,教育理念的统一性。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里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以人为本”的思想教育理念是教育的指导方针,也是育人的实践基础。高校在心理疏导上更加关注大学生本身,旨在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使他们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此,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都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的特殊性

视域上的差异是特殊性最为突出的表现。思想政治教育是从更宏观的视域去实行大学生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从思想入手,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导大学生树立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最终帮助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主义价值观。心理疏导则是从微观的视域进行大学生教育。在心理疏导过程中,教育者遵从学生主体性原则,偏重对大学生心理的辅助教育,从而让大学生个体心态平和、心理健康。

(三)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的统一性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教育者要想实现“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任务,就要以受教育者的内心需求为切入点,这样才能够准确分析出大学生的行为心理轨迹,并利用心理疏导教育手段,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多样性,给思想政治教育课堂鲜活的生命力,让其焕发生机。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应该协同合作,共同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疏导困境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疏导内容“不饱满”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疏导不仅是调整大学生的心理状态,还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青年者,人生之王。”当代大学生处在风华正茂的年龄段,也处在心理矛盾积发的关键期,这尤为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测评层面,我国心理疏导的测评大部分运用西方的测评量表,并没有针对我国大学生的测评维度去测量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和行为表现。在实施层面,新时代新形势下,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互联网的发展、多元的价值导向和对社会认同心理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会导致心理疏导的内容发生变化。心理疏导的内容已经不能固化为人际关系、就业问题和恋爱问题等,而应根据学生的心理问题调整心理疏导内容以应适应时代的发展,让学生更容易认同和接受教师传递的思想观念,这样才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的最大功效。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疏导方法缺乏科学性

跨学科整合已经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疏导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紧密关联,也是一个复杂的教育工程,需要与学校较多部门产生必要的联系。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疏导方法存在一定问题,大部分主要采用灌输的方法,因为灌输手段耗费的精力少,受众群体数量广泛,短期成效好。这一教学方法的弊端在于,心理疏导的方法比较单一,只是教师单方面的说教,并没有触及学生内心真实的感受,无法真正解决学生的困惑。教师和学生缺乏交流沟通,导致教师和学生之间接受的信息不对称,心理疏导就成了教师的独角戏,学生也只会把心理疏导当作一种教学形式,不愿意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把自己封闭起来。如此一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疏导就只是教师和同学的礼貌性相互“欺骗”。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疏导缺乏实效性

首先,部分高校在心理疏导工作中缺少系统性和整体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疏导的理解比较片面。在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高校并没有特别重视心理疏导作用,大部分心理疏导是在心理咨询中心进行的,并没有实质性走入日常教学。而且,高校的思想政治心理疏导工作没有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排查、预防、疏导和跟进观察等方面的比较完善的机制。

其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疏导队伍专业性不强。虽然多数高校教师有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础,但他们心理疏导的知识基础还不够牢固,很难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衔接起来进一步作用于大学生,结果是信息不对称,错过了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最佳时机。

最后,一些大学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没有对自身的心理问题引起重视,认为心理问题不会对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就选择视而不见,认为时间可以解决一切。即使是高校在宣传栏里写下了关于心理疏导教师的联系方式、心理疏导的方式及地址,学生也不会去。很明显,大学生并没有将心理问题和身体疾病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疏导的实施路径

(一)因地制宜、因时而变的心理疏导内容

针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疏导内容应该因地制宜、因时而变。首先,高校应根据自身的文化环境、校园氛围和学生常出现的心理问题,调整心理疏导的内容,在借鉴西方心理学内容的基础上,研发符合我国当代大学生真实心理情况的心理疏导工具。其次,时代在变化,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观念也在悄无声息地改变。高校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生活和学习情况,深入了解学生,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做到及时发现、提早干预。

(二)创新观念,探索心理疏导的新思路新办法

心理疏导就是指通过师生间的语言交流来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并运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指导学生,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心理疏导过程中的疏导方法尤为重要,它决定着最后的疏导成效。首先,高校可以将个人心理疏导和团体心理辅导相结合。一个人倾诉可能会产生孤独和无助感,但团体心理辅导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大家都在倾诉自己的故事,就会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获得克服困难的勇气。其次,各大高校可以建立自己的心理疏导信息平台。当代大学生更加偏向线上的交往,为此,高校可以利用大众传媒这个载体更有效且便捷地获取大学生的信息,时时监测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以促进学生个人档案的建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疏导机制的完善。最后,将学校疏导和家庭疏导有机融合。相比其他疏导方法,家庭心理疏导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相较于教师,家人对学生的情况更加了解,对学生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将家庭疏导和学校疏导相结合,就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不同环境下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心理疏导。

(三)加强疏导的实效性

首先,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疏导教育机制。教育者除了要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还要对心理问题进行预防和评估,所以对心理问题的排查、预防、疏导和跟进观察等也是必不可少的。为此,应健全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机制,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记录每个学生的心理发展痕迹,以便预防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可以与相关医院联合疏导,利用专业医生的知识来测评疏导的效果。

其次,夯实根基,使教师心理疏导队伍规范化。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决定着心理疏导的效果,一支规范化的教师队伍在疏导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疏导过程中,教师既是“发现者”,也是“实施者”,应及时发现问题,准确进行疏导。所以,高校要引进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设置专门的工作部门,建立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这就需要教师一方面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另一方面具有较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储备,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有机结合,使心理疏导更好地融入思政教育,进而充分发挥心理疏导的作用,提高思政教育实效。

最后,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疏导的应用。高校应利用线上线下宣传平台,传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疏导的相关内容。在线下思政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授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疏导相关内容,让大学生能够对其有理论上的认知。当下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在线上,高校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话题等时下流行且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推送相关内容,从而拓宽传播渠道,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知识内容。同时,学校应营造友善、自由、文明的校园环境,为开展思想政治的心理疏导提供外部支持,进而使学生理解并接受心理疏导,获得身心健康发展。

四、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坚定地相信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疏导这种新型教育手段能够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完美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最大限度发挥二者的价值,促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成长成才,成就事业,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猜你喜欢

心理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