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织锦传统技艺的传承与传播
2020-01-09文郭虹
文 郭 虹
非物质文化遗产融文脉与文象于一身,它通过生产、生活实践过程和物质载体反映祖祖辈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创造,既提供精神享受,也带来物质财富。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曾围绕“非遗的传承和传播”发表主旨演讲,提出传承和传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两个翅膀,有了两个翅膀才能飞得高、飞得远。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适应周围环境,在历史和自然的互动中不断地再创造,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其基本的规律和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辈们在生活中产生的一些对万事万物的表达,它属于群众的一种文化实践,主要以言传身教、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传承。而现如今科技迅猛发展,很多新兴产业崛地而起,从线下到线上,从面对面传授到线上直播传授……这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不可动摇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手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播与传授方式也无可避免地受其影响。看似毫无关系的二者,却在某一天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发生了改变,一个是新型产业,另一个是世代传承的非物质文化,它们的相互交融与影响跨越了空间与时间,带来了更广泛的、持久的传播力,而且传承的人也会扩大,不只是局限于之前的口口相传,新的传承方式随之产生,新的活力在悄悄生长。
一、土家织锦技艺的传承
在早期土家织锦技艺的传承主要是通过口传心授,属于一种模仿记忆,主要是家族或者亲戚之间相互学习技艺,或者形成一个村寨的传承体系,即在特定的范围内在一定的群体中通过大家口传身教而来传授、传播、传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就这样代代相传下来,形成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在传承中通过代代的不断琢磨、研究、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随着时间的沉淀就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文化景象。土家织锦技艺的传播与传承并不是单独的个人传播或者是一个家庭的传播,而是群体共同学习所得的结果,群体所传承,如此反复,代代相传,流传不息。
在漫长的传承过程中,事物必将发生改变与变化,土家织锦技艺也是如此,在不断的传承中,每代人都会留其精华,舍弃旧的,吸收新的,不断地更新。因此,土家织锦技艺是“活”态的,一直在改变与创新中,在不断地蜕变与更替中,土家织锦技艺传承群体和个人占据着主导地位。相对个体传承人来说,他会得到师傅的教导与传授,既可以从师傅那里学到完整的、精巧的技艺,又能通过自己的学习与琢磨有所变革与创新,得出新的心得与技艺,利于织锦的传承发展。相对群体(族群)传承人来说,在技艺的学习之初,也是有个别人研究出技艺,然后又很快进入群体,在群体或族群中得到传播和认同,通过群体和族群中大家共同的习得和研究得到更新与发展,而最初的创始者已然隐没,最终变成了群体传承。土家织锦是土家族文化的精髓,是土家人在劳动的产物,与土家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婚丧嫁娶都需要织锦,要使其更深远地流传,虽说个人传承不可或缺,但群体传承更具有影响力和持续性。
二、传播是达成土家织锦技艺保护目的的重要环节
面对网络时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播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刘魁立强调传播的重要性,指出推进这项工作必须得到整个社会群体的帮助,“唤起和动员整个社会群体力量就需要通过传播来实现,只有这样才能在互联网空间留下更多宝贵的历史传统和智慧,留下手艺、留下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播,“人”是核心要素。有了人,一项古老的技艺和它所承载的文化才能传下去。
人类学所定义的“传播”是指一个社会的习俗或惯常做法流传到另一个社会。那么,这是较为纯粹的人际传播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人际的代际传承和横向扩布都隶属于这一范畴。本文所指的“传播”更偏向于现当代借助媒介和技术实现的大众传播行为,即通过各类传播渠道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信息与知识的传播。
三、土家织锦技艺传播实践的主要方式
在当今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由最初只有一种的行业行为衍变为多方面、多范畴的群体广泛加入的社会公众项目,如电商行业、教育事业、现代多媒体行业以及其余和生活相关的行业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都有重要及深远的意义,同时也让土家织锦技艺的保护变得更加社会化、大众化,对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更加充满活力与持久性。
(一)土家织锦技艺走进校园
高校是“非遗”文化传播与传承的重要阵地。当前,土家织锦技艺进入学校的主要形式有四种。一是土家织锦技艺进课堂、举办土家织锦文化展、召开土家织锦技艺文化研讨会等。二是利用课程内容融合地方文化知识进行教学,把地方文化与课堂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例如,湖南艺术职业学院于2016 年主办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湖南少数民族织锦文化创意与工艺创新人才培养》,该项目重在织锦工艺创新、产品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的人才培养,设计涵盖了包袋、服装、家具、家具等方面。三是土家织锦传承人进课堂,以现身说法的形式对土家织锦技艺直接传播和释义。例如,吉首大学建立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培训基地,积极引导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开设专题讲座或固定课程,在中小学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活动,邀请传承人讲课辅导。四是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支持力度。例如,建立传承人档案,改善传承人的工作环境,定期给传承人发放传承补贴,并对传承人授徒传艺、开展传习活动给予扶持。例如,湘西地区已建立19 所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土家族织锦技艺国家级传承人刘代娥获评首批“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
(二)土家织锦技艺的新媒体传播
在信息传播日趋网络化、即时化、多元化的今天,如何搭乘新媒体传播快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提供新的可能性,让其在青少年群体中形成广泛影响力,笔者认为社会组织方最主要的优势应该是整合资源,把一些传媒资源、相关企业有效衔接起来,对土家织锦技艺进行社会化、全方位、系统性的传播。例如,利用各类专属虚拟社区,如“知乎”“天涯”“贴吧”,微博、微信、快手、抖音等各种社交媒体,让网民特别是年轻人了解土家织锦技艺知识、历史和生动丰富的艺术作品。透过人人皆媒的“自媒体时代”,使得人人可以成为土家织锦文化的传播者参与其中。在实现“社区参与”的过程中,由于网络直播存在着特殊的“社交性”与“即时互动性”,应更加重视对其利用,从而促进相关活动及团体的发展,还能够帮助土家织锦传承人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品的推广和售卖,进而改善传承人的生活质量,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从依靠国家补贴输血到依靠互联网造血的良性转变。新闻、影视、网络等各类传播媒体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及保护者为题材刊登、播放、推送各类土家织锦相关内容。
(三)土家织锦技艺固定场所展示与传播
通过常设性土家织锦传习所、传承基地、生产性保护基地等体验式场所,结合土家织锦传承主体通过自媒体传播区域性、专项性非遗知识与信息等,让传承人及其所传承的工艺技艺被社会所知晓。特别是在传播手段、内容把握、细节挖掘等各方面要充分考虑年轻受众的特点,做到趣味化、年轻化、互动化。另外,举办展览、展演等活动,让公众更加直观、形象地了解土家织锦技艺。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探索建立全民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建共享机制和平台。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团和志愿者队伍,推动形成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本身就拥有深刻内涵与教化人心的伟大情感力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不仅仅是信息广泛的散布,它还能发挥更重要的功能和作用,既可以鼓舞现在的传承人群,提升整个社会对他们的尊重,也能丰富全社会的非遗知识,成为新媒体的一个发展方向,实现了二者的共赢。新媒体语境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持久发展,主要是基于传播场景化、营销一体化(如微博橱窗功能使网友在刷微博时看到感兴趣的非遗文创商品可以一键放入购物车下单,体验更简单)及传承的年轻化。政府在新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展开新媒体的双翼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魂走得更远、飞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