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版船员规划的航海类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探索
2020-01-09李超
李 超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天津 300350)
船船员在建设海洋强国、推进“一带一路”、服务长江经济带,促进水上交通运输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全球航运业呈现持续低迷态势,我国航运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推动航运企业兼并重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及船员的优化配置,造成船员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高职在校准船员的思政教育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当此之时,加强和改进在校准船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
一、船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为建设一支满足国家海洋发展战略需要和适应我国航运业发展的船员队伍,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要求,促进中国船员事业健康发展,2016年9月交通运输部首次编制了《中国船员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下称《规划》),《规划》中指出中国是海洋大国、航运大国,也是船员大国。据2017下半年国家海事局公布的《中国船员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在册船员约139万人,包括远洋船员人数约67万人,内河船员约71万人,分别比2010年增长26.6%、72.6%和2.4%,基本满足了我国国民经济和水运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可以说我国船员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在《规划》第一部分发展现状存在主要问题的是:当代船员群体的思想政治问题。在《规划》第三部分-主要任务中特别强调了要着力“开展船员素质教育和培训,推进综合素质教育培训进课堂,组织编写船员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安全责任和权益保护等知识培训教材,并纳入船员培训和考试大纲,提升船员综合素质。开展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为国防建设提供后备人才”。《规划》中同时着重强调了航海类高职院校作用,指出航海类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为船员培养开辟了新途径。国家高等教育分类发展政策和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措施为应用型船员队伍培养指明了方向。航海类高职院校是落实国家对航海现代职业要求(国发〔2014〕19号、教高[2012]3号),培养和发展中国船员的中坚力量。
二、航海类高职学生的特殊性
航海类高职学生有两个比较特殊的情况,首先是航海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其独特性体现在教育对象的高度的政治性、国防性、战略资源性。航海职业教育的发展既要服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又要符合国家国防战略建设需求,不能将其简单的与其他高职类学历教育混为一谈。它既有一般高等专科教育的规律,又具有国防职业教育的特点。如它既要获得国家认可的专科学历,又要符合STCW国际海员值班、发证公约的相关要求。二是高职航海类学生自身的特殊性。受社会价值导向的影响,船员的社会地位不受到认可。近年来航海类学生的报考率、入学率不高,据2017年最新公布有关数据表明,高职航海类专业特别是轮机工程专业的招生录取率呈逐年递减的趋势,部分院校在沿海发达城市几乎无生可招,只能转向西部内陆地区招生。农村、贫困生源的比例逐年提高,由于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因而航海类学生中贫困学生的人数占比较高。另外,近两年来新进入学的学生当中,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地区独生子女的比例很高,“千禧一代”正在成为校园主角,由于原生态生源地的航海文化缺失,价值观、家庭条件、生活习惯的差异性,造成部分学生的不能很好适应航海类校园生活模式,往往在处理问题时以“自我优先”为原则,造成同学关系紧张、宿舍生活不睦。故而,生源的参差不齐给高职航海类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阻力。这就要求思政工作人员立足新起点,把握新常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内容,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三、加强和改进航海类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航海类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非一日可成,笔者所在学校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在航海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本人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当前航海类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一)加强国防教育,发挥准军事化管理的作用
《规划》中指出,船员是为国防建设后备人才,应加强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船员的半军事化管理是早在20 世纪60 年代初周恩来总理提出并实施的,然而根据近年来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高职类生源质量的不断变化,实施准军事化管理在高职航海类学生中实在必行。严格的准军事化管理之于高职航海类学生的思政教育可谓“对症下药”,通过日常准军事化管理可以“外化其形”而思政教育则可以“内化其心”,两者相辅相成,共促互进。培养学生的自律、组织、服从意识,养成努力拼搏,迎难而上工作作风。落实严格的准军事化管理,首先做好“顶层设计”,校级层面抓指导方针,建组织机构,制工作原则,学工部门制定相关政策,监督实施,系部负责政策落地,实施执行。做好教学、服务、管理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积极营造全天候、全人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立体的育人局面。做好以上工作,抓好队伍建设是关键。学生工作干部要能够适应准军事化管理的特点,队伍稳定,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并且每年进行军政再培训。在日常的准军事化管理的过程中,强调“管”“教”结合,二者并重不可废其一。准军事化主要体现在权威性,这与船上工作情况非常相似。但作为在校学生有其思想政治的特殊性所以不能简单用“管”代替“教”,而应改变工作的导向性,以引领教育学生为出发点。要想形成良好的准军事化管理的氛围,使学生由原来的被动管理转化为自觉遵守。就必须狠抓制度的落实。第一,学校的全体学生工作管理人员从一线到决策层必须思想上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拥护学校有关的准军事化制度的执行,树立起法治的权威性。第二,学校所有有关单位特别是军事化管理人员要做到有法必依,严格落实有关制度的要求,保持高效的执行力。最后,做好有关文字的归档整理工作,做到事事有迹可查,提高工作的扎实度。努力提高学生对于准军事化管理的认同度,主观的接受准军事化管理的内涵。作为管理者应该主动的做好新生的思想动员,把准军事化管理的内涵讲清说透。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利用好“管”与“教”两种手段,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健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机制。“做好规定动作”即:抓好学生骨干队伍的培养,在思想上,组织纪律上、学习上对其严格要求。“引导自选动作”即:主动培养、挖掘学生特长,积极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使学生都能找到自身的闪光点。努力为学生创造独立工作与实践的机会,锻炼其自身能力,培养“自尊、自爱、自强”的意识。完善针对学生日常表现的量化考评制度,达到以评促建目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学生也能够真切的体会到准军事化给他们带来的好处,这样就可以形成比较良好的管理循环模式,实现学生管理的自主化。
(二)守好思政教育主阵地,深入开展课程育人
《规划》中指出当前船员群体中存在着诚实守信、法制观念等思政政治方面的问题。目前高校中开设的马列课、思修课、形势政策课、以及部分就业指导课是学生提升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主渠道,所以思想政治理论的相关课程应作为学校的重点课程来抓好。尤其是当前最新的理论知识更新很快,由于书籍的版本的局限性,往往最新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没有出现在课本上,诸如: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不但要掌握课本的知识更要与时俱进,不断吸收新的知识为我们的学生提供新知识营养。教学上始终以学生的思想问题为导向,在课堂上潜移默化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答思想上的疑惑,从而树立正确的三观。再者对于准海员的思政教育切忌大水漫灌,应该分年级分层次的确定教育目标。低年级着重于三观的培养、航海文化的熏陶,高年级则应注重于职业道德、法律观念、安全意识、责任意识、中外文化差异等方面的培养。针对目前95后学生思政教育在手段上也应有所突破,不能仅限于课堂,要增加教育载体充分利用新媒体,如:慕课、微课、网课、微博、微信朋友圈、QQ空间、拍客、论坛等新的教学载体。通过新载体将声光电的高度融合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增加了思政教育的魅力同时也使得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开展高职航海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规划》中也提到了目前船员中存在的职业道德缺失现象,船员的职业道德问题不仅是个人问题,更是关系到海上交通安全的要害问题。船员的职业素养是航海类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节的关键部分。对于在校的准船员学生职业素养来说,不畏艰险、吃苦耐劳、高度的组织纪律意识、敬业精神是区别于其它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标志。第一,海上工作危险性、复杂性、艰苦性要求在校的准船员具有不畏艰险、吃苦耐劳精神,并且还有高度的责任心,这就意味着不畏艰险、吃苦耐劳、坚韧不屈应该作为航海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当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唯有如此,才能使未来的航海人在面临艰苦的船上工况时,能够不畏艰险、攻坚克难,实现人生理想。第二,高度的组织服从意识是航海类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要养成的,同时也是船舶海上安全的重要保障。众所周知,现代船舶运输是一个高附加值、高复杂化、高动态化的综合的交通运营方式,这就要求海上人员必须对船舶实行科学、高效、精准的管理。这也是船上实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船长负责制的原因。在校期间的航海类高职类学生思想较为活跃,行动上容易形成拖沓,故而在校期间必须通过一系列的严格军事化管理,培养其组织服从意识。这样才能在未来海上工作时,令行禁止、整齐划一的共同完成航海使命。第三、高度的敬业精神是航海类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中之重,对于海员来说只有把职业上升为事业才能成为“翘楚”,敬业精神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内推力。因此对于在校准船员的思政培养过程中,应该着重培养他们献身航海、珍爱船舶的敬业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广泛搜集优秀海员案例,深挖其内在丰富哲理,做到用优秀事迹感染学生、鼓舞学生。在日常的校园文化活动中着重组织有关航海职业素养的方面的舞台剧、征文、演讲、英文歌曲等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涉海类活动引领学生,熏陶学生。
(四)提高航海类高职学生的软实力
作为船员不但要有过高超的航海业务能力,还应具有深厚的软实力。所谓软实力是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文化素养的影响对于航海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经典名著是世界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正确三观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鼓励航海类学生开展读经典品名著活动可以让其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名著的魅力,在世界优秀文化侵染中逐步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根据调查很多优秀船长、轮机长的书架上都会有一些经典名著如:《论语》、《老子》、《老人与海》、《鲁滨逊漂流记》等等。因此要做好航海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利用经典名著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水平是很好的选择。
船员的生活单调乏味,忍受着来自自然和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长时间的摇晃、噪音、振动、油烟污染,信息的闭塞,亲人远离,缺乏认同感、还有高负荷的工作压力甚至生命危险都会给这样单一男性群体带来很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加之船上活动空间狭小,娱乐设施缺乏使得很多船员染上酗酒、酗烟的恶习,更有甚者出现心理疾病产生伤人、自杀的倾向,给船舶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在校准船员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这些负面消息,如不能正确的加以对待,进而产生厌恶船员职业。长此以往必将影响中国船员事业的整体发展。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船员生活,将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学校应在注重专业化教育的同时,重点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帮助其度过心理上难关,激发在校准船员的航海热情,树立其征服海洋的雄心壮志。试行在学生入学前及公司入职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一方面可以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另一方面可以及早的排查出问题,以便安排后期的心理疏解或治疗。在校期间针对准船员学生应开展有航海特色的团体心理辅导,网络咨询辅导,对于有心理危机的学生要进行及时的采用措施。
(五)着力培养学生情商能力
《规划》中强调着力提升船员的综合素质,情商作为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必将受越来越多的重视。当代社会心理学专家认为,情商对于个人的成功与否起着巨大的作用,甚至可以影响人一生的快乐和幸福。高情商的人应该具有坚定思想,能够自我激励、自我控制,善于与别人沟通等特点。船员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在船上空间相对封闭,下船与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人沟通交流。情商教育对于处理好船上船下两种环境的人际关系、礼仪社交很重要。
目前,国内航海类学生的情商教育还处于萌芽阶段,没有专门的课程体系结构,大部分是涵盖在心理健康课程当中。航海类学生都是通过应试教育的大门进入的大学,在将来的工作的中必定要经过更多的锻炼与挫折。然而海上工作是高危工作,要求船员们不但有精湛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工作的激情。另外由于长时间离开陆地,部分船员特别是轮机员比较沉默寡言,在与公司沟通问题时极易产生误解造成矛盾,更有甚者出现与人交流困难陆地生活不适应等问题。种种迹象表明加强在校准船员的情商教育刻不容缓。因此,作为航海类院校应加强与航运企业、船公司的交流与合作,举办相关的情商研讨会,也可以和学术机构、科研部门联合开展学术讨论、论文征集、课题调研、撰写船员情商素质培养相关教材等活动。组织有关人员提供专业化的培训、学习交流等机会。开展丰富多样的情商素质养成活动,提升在校准船员的情商素养。
四、结语
由《规划》的提出可以看出国家对于船员队伍建设和发展极为关注,作为在校准船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船员队伍能否健康发展,本文所提出以上五种策略,有的已经在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取得了一些成绩,为航海类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些思路和经验,随着新的理论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航海类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将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