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及其教育传承、现代学徒制的研究与实践

2020-01-09吴振强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弘扬工匠职业院校

吴振强

(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280)

一、工匠精神概述

1.何谓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指的是一种“职业精神”,是个体职业能力、职业道德、职业品质的集中体现,是个体的一种职业价值行为、职业价值取向的外在表现。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并赋予了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应包括“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以及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是核心,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是灵魂。最通俗的来讲,工匠精神就是要求我们每个人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将工匠对产品精雕细琢与精益求精的理念贯彻到工作过程中去,从而带到我国经济转型、快速发展,促进我国尽快地由现在的制造大国转化为制造强国。目前,中国制造业正处于全面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中国制造2025、工业5.0等呼之欲出,自主创新、全面创新的格局已经在生产制造领域铺开,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要承担起培养技能型、应用型等一线生产技术人才、创新人才的重任,以为中国生产制造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储备。然而,中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并不强,一些核心技术、关键装备仍然主要依赖进口,自主知识产权的制造品牌比较缺乏,中国制造业处于国际产业链、价值链低端的情况并未得到质的改变。比如,苹果8系列手机,在中国组装完成,我们仅仅分得不足2%的利润,但是苹果公司竟然可以“空手”获得近60%的利润,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只是承担低附加值的组装工作。中国要尽快实现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目标,就必须要以“精益求精、严谨认真、追求完美、注重创新”的工匠精神作为指导,树匠心、育匠人,以为中国现代化生产制造产业的全面发展、品质革命提供智力支持。

2.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工匠精神”

现代学徒制以工学结合为主要内容,以校企合作为主要形式,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目标。在现代学徒制中,学生具有双重身份,由职业院校的教师以及企业的师父进行“双导师”教育。本质上来看,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新型的、比较科学的具有典型的“合作特征”的教育制度,是我国传统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方式与现代职业教育的完美结合,突破了职业教育的“校园培养”模式的瓶颈限制,实现了中高职院校人才“产、教、研”培养模式的深度融合。2014年,《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的出台,标志着“现代学徒制”正式成为了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从政策层面上肯定了学徒制在职业教育中实施的可行性、有效性。2015年,国家财政部、人力资源保障部等多个部门联合颁布实施了开展现代学徒制实现工作的通知,对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打破了长期制约职业教育的瓶颈问题。“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神、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品格,传承、发扬“工匠精神”,依托于现代学徒制,充分发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模式,将工匠精神植入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加速职业院校毕业生培养的进程,而且能够为我国工业产业(尤其是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现代学徒制模式下,中高职人才的教育、培养实现了多部门的联动协作,招生、培养、就业等一体化程度显著提高,工匠精神的教育传承有了新的载体。同时,工匠精神的融入,也使得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有了新的内涵,从而为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工匠精神及其教育传承、现代学徒制实施策略分析

1.巩固与深化“校企合作”,夯实“工匠精神”传承与弘扬的基础

现代学徒制在中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要求各中高职院校必须要特别注重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充分发挥学校理论教育与企业实践教育的优势,最终达到“1+1>2”的效果。就针对当前的职业教育而言,工匠精神的传承、弘扬必须离不开现代化的、科学的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采取“师傅带徒弟”为主的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将系统的理论教育与应用为导向的实践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为加速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保障。

首先,职业院校必须要特别注重加强“工匠精神”教育。现代学徒制模式下,中高职教育确实突破了原来的校园教育为主的瓶颈限制,将对学生的企业实践教育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传承、弘扬“工匠精神”的过程中,职业院校应该要积极、全面地推动教育课程改革,优化职业教育课程设计,将新时期“工匠精神”的内涵、特征以及价值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设施,让学生直观地感知、了解何为“工匠精神”;建立科学、合理地教学绩效考评管理机制,一方面,要优化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核管理,加入教师授课内容(或者说授课过程中)“工匠精神”内容的考核指标,并赋予相应的权重值,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融入“工匠精神”教育;另一方面,要在专科课程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教育,综合考虑中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全面推进、实施现代学徒制教育的过程中,将中高职学生必须要具备的“工匠精神”融入到课程教学考核管理过程中,经过系统的专业课教学,让广大的职业院校学生逐步养成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夯实“工匠精神”培养的基础。

其次,企业必须要创设传承与弘扬“工匠精神”的现实土壤。本质上来看,现代学徒制的实施需要学校与企业双方的紧密配合,职业院校学生招生管理可以说就是“招工管理”,这就要求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必须要特别重视“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弘扬,采取诸如制作教育片、宣传手册以及组织人员进行集中学习等方式来宣传“工匠精神”,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职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修订的全过程,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工匠精神”的具体要求,科学、合理地制定学徒顶岗实习管理制度,采取引导与约束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帮助职业院校学生养成认真工作、科学严谨以及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另外,企业还可以探讨建立适合学生主体学习需求的激励管理机制,鼓励学生在进行技能操作学习的同时,自主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方面知识的学习,这样,不仅能够促进中高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且还能够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达成“工匠精神”传承与弘扬的目标。传承、弘扬工匠精神,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创新”的职业精神融入到高职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培养一流的人才,使他们在步入工作岗位之后,真正地能够承担起“传承工匠精神”的重任,生产制造出一流的产品,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提升客户体验的同时,也为我国生产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优化现代学徒制师资资源配置,传承与弘扬“工匠精神”

中高职院校教育与传统“工匠精神”的效果如何,学生是否能够真正地领悟到“工匠精神”的精髓,与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的教育水平以及教师传承、发扬“工匠精神”的意识与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现代学徒制是对传统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大创新,实现了学校系统教育与企业实践的完美结合,广大的“双师型”教师在现代学徒制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某种程度上来说,要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首先就需要工匠精神的教师。就当前我国中高职教育的培训体系来看,无论是校内的理论教育,还是在企业的实践教育,教师对学生的影响都是十分明显的,教师的一言一行,可能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成长产生影响。因此,在传承、发扬“工匠精神”的过程中,各中高职职业院校必须要特别注重加强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工匠精神”的培育,采取诸如专业理论教育、教师自主学习、外出学习交流等方式来增强全体教师“工匠精神”传承与教育的意识,并将这种“意识”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日常课堂教育、实践教育的过程中,从而在培养技能型、应用型职业人才的同时,来实现对“工匠精神”的教育、传承以及复兴。当然,“工匠精神”的教育与传统并不必然地适合用于中高职院校所有的学科(比如,公共类科目等),这就需要各职业院校在公共科目教师职业素养培育与专业课教师“工匠精神”培育之间做好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以为“工匠精神”传承与培育、现代学徒制教育功能作用的发挥奠定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3.树立先进的人才培养与就业理念,完善政策激励工匠精心培育机制建设

政府是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制定者,无论是现代学徒制的应用,还是“工匠精神”的教育与传承,都必须要由政府的政策支持作为保障,否则,“工匠精神”教育与传承就很容易会迷失方向。实践中,政府应该重点抓好两点:一是政府要引导社会公众转变就业理念,客观上来说,无论什么社会制度下、经济体制下,政府的执政理念、政府的教育理念以及政府对就业的导向等等,会对社会公众的就业“认知”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要依托于现代学徒制传承与弘扬“工匠精神”,首要的要求各级政府(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必须要引导社会公众转变就业观念,逐渐消除社会对不同岗位就业者的“偏见”,尊重蓝领人才,将职业院校毕业学生作为传承与弘扬“工匠精神”的主力军;二是颁布奖励政策,对于具有较高的“工匠精神”的技术型、应用型的高水平的技能人才,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建设奖励管理工程,鼓励个体积极、主动地追求“工匠精神”,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这样,既能够增强企业员工(尤其是一线技术员工)的职业素养培育,又能够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向具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匠人们学习,刻苦专研,持续性地进行创新创造,培养出新时期的“匠人”。

另外,各界社会力量也必须要各尽其责、各尽其力,搭建现代化的、科学的职业教育以及“工匠精神”传承平台,群策群力,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传承与弘扬“工匠精神”的氛围,激发社会公众对“工匠精神”的崇尚。比如,可以借助于互联网的便捷渠道,将一些优秀的“匠人”的事迹进行宣传,在向人们展示这些“匠人”所具有的高水平的操作技能的同时,也能够让社会公众感知这些“匠人”的“工匠精神”、“匠人之心”。

三、结束语

“工匠精神”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人文价值取向、追求卓越创新的取向;而现代学徒制是建立在校企合作基础上的双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两者有机结合,有助于加速职教人才培养目标的进程。实践中职教工匠精神的传承、弘扬,应以国家政策制度顶层设计作为指导,全面推进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教育”、“管理”的深度融合,以现代学徒制作为载体,将工匠技艺和精神传承下去,强化两方面的联系,避害趋利,从而为职教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弘扬工匠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工匠神形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