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医学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2020-01-09崔宏伟王灵芝
潘 燕 崔宏伟 王灵芝▲
1.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医院神经内科,内蒙古巴彦淖尔 015000;2.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0
医学的研究与实施主要对象的是身心出现疾患并需要帮助的人,这就赋予医学教育内容的特殊性,既要富有人文关怀,又要高标准严要求,这凸显了医学职业教育的重要性[1]。提高医学教育质量是一项涉及的范围宽,内容广的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性工程。这既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又涉及教育资源以及人文环境的配套[2-3]。医生的职业生涯是学与教的结合过程,前半程有医学前辈的指导和点拨,后半程自己也要担负同等的责任。医疗质量一定程度也取决于医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相长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4]。临床医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理论为基础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临床实践和培养临床逻辑思维能力一直是高等医学教育的核心要素[5]。本文将就医学教育质量现状及问题成因分析,带教老师如何在临床教学工作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方面进行概述。
1 我国医学教育质量现状及问题成因分析
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民众生活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高质量需求逐渐增加,医学发展也为民众延年益寿的愿望提供了可能,国计民生的焦点之一便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于是社会发展需求对培养医学人才的高等医学教育提出了挑战,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不仅成为了现代社会瞩目的焦点,也是社会高速发展的风向标[6-7]。医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适合于民众医疗的需要,这也表明医学教育的质量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所以医学高等教育水平要高于普通职业教育水平。这就需要严格管理并加以监督医学教育质量[8]。高考扩招之后,面对日益扩大的学校规模和增加学生人数,如何提高医学高等教育质量水平迫在眉睫[9]。我国固有的医疗体制及社会法制不够建全,又参杂一些不良媒体舆论导向,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不断增加。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和医患纠纷频出。医患矛盾的存在及加剧使得学生的临床实践机会人为减少。医患之间信任度低造成部分患者由于缺乏对实习生的信任,拒绝接受其问诊或者检查。学生实践机会的匮乏,严重影响了实践能力培养和提升。
从医学教育内部而言考虑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方面。国内高校在学生的课程设置方面,开设了不同内容的医学相关课程,虽然这些课程有助于医学生深入了解医疗体系建设并培养医学生工作能力。但是很多经历寒窗苦读、金榜题名后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积极性不高,丰富的大学生活也让学生学习目的有时变得迷糊。甚至少数者迷失自我。(2)学校方面。高等医学教育也存在教学质量难以把控的现象,教育教学与社会发展不可避免存在脱节,导致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实际需要之间出现落差[10-11]。追溯原因可能有:(1)高校欠缺合理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估机制。评估机制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单从调研结果来看,现在高校的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处于探索期,其成熟度有待提高[12]。(2)高校欠缺合理有效的教学质量控制机制。医学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目前,许多学校对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虽然多数医学高校都建立了较为系统的教学质量控制体系,比如硬性的一些教学督导、教学检查、听课制度等,但有时流于形式,未能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并缺乏相应的定期评估、反馈、处理、师生申诉等闭环式质量管控改进性制度。此外,教学质量评估标准有欠缺,缺乏细则,教学质量评估标准缺乏可操作性,譬如课程难度系数,论文水准,实验室级别等标准[13]。
2 带教老师在临床教学中提升医学教学质量的措施
2.1 持续改进教学方法
在这个各种资讯发达膨胀的年代,学习已不在是以前单纯依赖课本、老师说教。当前,互联网及多媒体的飞速发展,学生可以在线学习各种课程及会议,充分利用搜索引擎便捷的搜索到各类文献参考及最新指南。所以,老师对学生的教学已不能够仅仅停留在对医学知识的灌输,而是转向改进教学方法的研究。教学方法及教学思路体的研究,体现了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及系统化一体化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14]。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带教老师常采用教学互动模式,实现医患互动、师生互动,再辅以理论联系实际,即可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带教老师也可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临床路径教学是针对相关问题建立的,可行性较高的理论模式系统,包括专业知识、学习方法、临床逻辑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锻炼。带教老师按照教学计划制定详细的教学内容及规范的诊疗流程,设问各个环节进行启发式教学。带教老师循循善诱,实习学生求学若渴。学生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这种过程教学有益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利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及临床诊断治疗能力。
2.2 努力提高带教老师的职业化素养
临床医师的职业化素养体现在关爱患者的日常工作中。具体表现为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良言等所有细节。在临床教学中,老师应不断从细节提醒规范学生。结予别人最大的善意亦是对自己的善意。医生的职业语言更具亲和力。医方在向患者交待诊疗方案判断病情及预后、治疗医疗服务风险的不确定性,语言应具有亲和力,使患者及家属能够承受医疗责任风险。医生通过语言与非语言形式,与患者进行安全、充满鼓舞及有效的沟通,这对后者的治疗依存性至关重要。当患者真正感到被关注并参与治疗过程中,患者与医生关系更牢靠,治疗联盟更稳固。在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应特别强调,医学生认真观察其待人接物及察言观色的职业素养能力。此外,医无德者,不堪为医。有才有德是精品,无才有德是合格品,无才无德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这说明德育教育是人才教育的重点。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密切相关,更应注重德育。德育重点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医学生的世界观。把医德教育及人文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及日常生活,加强医德教育与其他学科间的渗透融合,强化医德典型案例教学,用身边人身边事更易教化学生。培养医学生关爱患者、尊重他人、尊重生命、勇于担当、团队合作的良好职业素养。把医德教育内化为学生临床实践的方法论,发挥好医院带教老师的示范作用,加强对实习学生的医德考核,引导学生在工作中自觉提高医德修养,把学习力化为行动力。从而实现医德自我评价和自我实现。
2.3 提高医患沟通技巧
高质量的医患沟通教学已成为高等医学教育的广泛诉求。这就要求临床医师带教过程中,努力提高医患沟通技巧及提升医患沟通的效度。医生的医患沟通水平直接与医疗的质量相关联。医患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15]。因此,强化医患沟通及提高医患沟通技巧便是临床教学的重中之重。此外,由于医疗服务风险的不确定性,临床医师在与患者进行安全、充满鼓舞及有效的沟通,充分使患者及家属能够承受医疗责任风险。医患沟通的质量决定医患信任度,反过来,医患信任度也在影响医疗治疗[16]。这就需要,从学生的要求而言:(1)放手不放眼。学生除了完成在科室写病历、贴化验单等重复性操作,还要以一个住院医生的角色参与方案的制定。这就要求老师能够在规避医疗风险的前提下,适度放手,在查房、分析患者病情的基础上、让医学生有一定的诊疗权利,真正参与到诊疗工作中。在老师的全程的监护下,医学生从制定诊疗方案到修正错误,最终拿出诊疗方案。老师在带教过程让学生感受一定程度的诊疗价值感,能让学生感受从事医疗工作的严谨与成就。(2)寓教于行。带教老师在接待患者时要注意仪表形象。白大衣里面是衬衫领带的标准装束,而学生随意装束属学生的随意和个性。医务人员的举止要得体、稳重,既体现了医疗的严谨性,也增加了患者的信任度。带教老师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给学生,还要教会学生处理医患关系及医护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修护患者对小医生的尊重与信任。每一个专家都是从小医生成长起来,在这个更为严苛的医患环境中,小医生成长本就不易,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和心理呵护,帮助学生在诊疗过程建立自信就显得尤为不易。在诊疗过程中,医护工作互为补充。医生的治疗方案为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护士认真执行医嘱也对医疗工作提供了护理支持。医学生初期学下医嘱阶段,可能都会被护士教育过,护士与医生的协作关系决定了作为准医生的医学生的每一项行为,同时也影响着护士的工作效率。面对护士的责怪和医学生的生疏,带教老师既要安抚护士,又要稳定学生情绪,还要保质保量完成带教,所以一定要教会学生学会医护沟通,努力提高医患沟通技巧。创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意义重大。和谐的医护关系是科室和谐的基础,更是医患关系和谐的根本保障[17]。
3 结语
在教学医院的临床工作中,我们不仅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还要完善教学体系的构建。提高医学教育质量须对现有的教育成果质量进行检验并管控,通过内外兼修进一步完善高等医学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中国医疗高等医学教育水平。教师和学生都是这一过程的受益者,即学生学到了新知识,强化了课堂上的理论学习,提高了在今后工作中的实际操作能力,促进了带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新的理论和教学方法,完善了理论和实践教学中的不足,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高等医学教育涉及国计民生问题,推动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健康中国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医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水平的治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