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以铜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0-01-09左斌峰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校企实训

冯 超,左斌峰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我国现如今正大力推动城市化建设,相关投资的增加带动了工程建筑服务的需求,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但同时也对这一方面的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需大量高素质、高水平的技术技能型人员。然而,我国当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教学上过于学科化、理论化,实训教学不能进行有效的开展。校企合作是现代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新模式,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开始采用这一模式。通过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校企双方共同进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专业教学效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形成利益共同体

在许多校企合作关系中,都出现了“校热企冷”的问题。企业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会把重点放在市场利润上,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不足,不会主动地为社会甚至为其他竞争企业培养人才,以至于校企合作工作的推进面临着一定的阻力。因此,学院和建筑企业要想形成持续长效、稳定深入的合作机制,就必须要找到双方互惠共赢的合作点,共同建立以利益平衡观为基础的的校企合作关系[1-2]。

首先,建筑企业要明确校企合作对自身发展的益处,与学院建立起融洽、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积极有效地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来。其实,建筑企业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来降低自己的成本,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会优先进入相关合作企业,减少了企业对员工进行岗位培训的成本,且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也能够快速地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第二,学院有着大量高素质的教研和科研人员,具有很强的技术优势,建筑企业可通过合作来获取技术咨询服务,并分享学院的教科研成果,推动自身生产技术的革新;第三,建筑企业对教育教学的支持,能够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扩大自己的社会影响力。

其次,要促进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组织建立职业教育联盟。校际、校企之间要以“平等、自愿、互利、共赢”原则构建利益共同体[3],整合共享区域职教资源,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对接,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从而实现学院、企业、行业等多方面的互利共赢。

二、共同开发专业课程,优化人才培养内容

根据目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来说,许多学校尚未构建出以职业能力与工作内容为导向的系统化专业课程,专业教学内容与实际的职业岗位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以至于学生很难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院可邀请相关企业深入参与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及时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技术、实训内容以及教学设备等,确保专业课程内容符合行业的实际需求,让学生能够顺利地适应工作岗位,完成相应的专业工作任务,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与企业的用人满意度。具体来说,可从开发新课程、整合现有专业课程、更新现有专业课程三个方面入手。

(一)开发新的专业课程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开发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是学院与建筑企业需要首先考虑的事情,可利用企业的生产资源与环境,实施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等,开发出与建筑行业紧密结合的课程内容,充分体现岗位技能要求,构建出能够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在学院开发专业课程的过程中,企业要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进来,提供技术、信息、设备等方面的支持,从专业本身的特征与实际的工作岗位需求出发,形成科学有效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课程。

(二)整合现有专业课程

整合课程是指把一些相似或者具有紧密关系的课程组合起来,这样既可以避免教学过程中对内容进行重复讲授,又能够引导学生将相关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从而提高课程的合理性[4]。

(三)更新现有专业课程

更新课程是指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更新,删去已经过时不用的技术,将最新的专业技术与方法添加到课程中来。这就要求学院与建筑企业要时刻掌握建筑行业的发展动态,了解最新的行业变化。如《建筑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但目前该教材中的一些内容较为落后,不符合工程实际,难以适应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对此,学院与建筑企业应当及时整合近年来施工中采用的工艺、技术、设备、材料等,添加到《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中,从而使学生掌握最新的行业信息。

三、制定培训计划,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

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教师的专业素养对整体的教学效果影响重大。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学院应当致力于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以确保人才培养的效果。

(一)组织教师开展职业培训

学院要定期组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师到建筑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实践锻炼,让他们了解行业前沿的发展动态,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操作技术水平,并将这些内容带回到课堂教学中去,教授给学生。校企之间可以为专业教师与技术人员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使专业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建筑行业内最新的知识和技术。同时,还要注重实训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要充分运用现有的教学坏境、区域资源、实训基地等主动地组织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使实训教学尽可能地贴合行业实际。此外,学院还要积极地组织教师培训,聘请行业内、高校内的专家来校开展知识讲座,以此来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体系,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

(二)从企业引进技术工作人员

学院中的教师往往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但实践操作能力与工程经验不足,以至于实训教学的效果不够理想,难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实操能力。对此,学院可通过校企合作的关系,从建筑企业中引进一些优秀的技术工作人员来担任实训教学任务,以此来提高实训教学水平,增强师资队伍的整体综合实力。

(三)创设培养“双师型”教师的良好环境

构建专兼结合、校企互聘互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是提升专业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学院与建筑企业应当将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放在校企合作规划的重要位置,从当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师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实施办法、考评体系等,还可以针对“双师型”教师出台一定的奖励措施,以激发教师们提升自我的积极性,鼓励他们考取建筑相关的专业证书,不断优化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师资结构。

四、整合校企双方资源,建立教科研实践基地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学院可与建筑企业合力建设教科研实践基地,充分运用校企双方的资源、技术、设备等,创设出良好的教科研实训教学环境,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载体,模拟建筑施工、力学实验、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等方面的内容。首先,建设教科研实践基地能够为建筑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实验节省成本。一些实验的成本较高,操作起来较为复杂,且难以进行重复实验,对此,可以在教科研实践基地中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字化模拟实验,在明确所有变量与影响因素后,再进行真正的实验,可以有效地节约实验成本;在现实中难以完成的一些实验,也可以通过数字模拟来验证。其次,教科研实践基地还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练习掌握专业相关的工程软件,并尝试运用到工程实践中去。如建筑施工项目中会有一部分隐蔽工程,其检验与验收通常都是破坏性的,借助有限元软件,可以构建相应的数字模型,并根据实际的材料类型来设置参数,反映建筑工程的内部结构。通过在教科研实践基地的学习,能够使学生较为熟练地掌握建筑工程软件,为步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成立监督管理组织

为确保校企合作各项措施的落实,提高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学院应当成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制定相关实施方法、政策制度与考核办法,构建符合校企合作特点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起相应的监督评价体系,统筹协调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5]。学院与建筑企业要紧密地配合起来,根据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共同制定评估机制,对专业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以及科研转化等工作的效果进行实时评价。同时,还可以设置学生评教制度,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学院可在每个学期末组织学生进行座谈,或者发放教学质量评价表等,让学生对教师水平、教学方法、实训基地等方面进行评价,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和建议,为校企合作的发展提供参考。

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我国城市化发展对工程建设的需求,学校应当主动地与建筑企业形成合作关系,积极推进工学交替、产教融合,充分运用双方的技术、资源、设备等,对传统的课程设置、实训基地、评价体系等进行改进。及时了解建筑企业、行业对人才的真实需求,优化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训的机会,让他们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锻炼专业技能,提高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同时也使得相关企业能够满足用人需求,节约人力资源成本,实现多方互利互惠共赢。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校企实训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