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主旋律电影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实践

2020-01-09■杨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思政教育

■杨 洁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7)

当代大学生大多都喜欢通过网络等路径来获取、积累知识,以及了解丰富多样的社会信息。而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因此,在新时代高速发展背景下,教师应充分重视、灵活引用主旋律电影来丰富思政教育内容与形式,并通过这一新型思政教育方式的恰当引用来给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形成发展带来积极影响,促进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显著提升。

一、主旋律电影的内涵

主旋律电影主要指的是围绕党中央的方针政策为主要导向,对中国民族主流价值信仰的传播、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巩固,以及对人文关怀的突显,可以体现出对人性的关注,折射出精神能量。另外,主旋律电影大多都是以中国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真实故事为基础,以将广大人民群众现实生活充分反映出来为核心内容的电影作品。主旋律电影最重要的两个分支就是主导文化电影和红色电影。对于主导文化电影来讲,大多都是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主流价值观为表达重点,通过对电影传播力量的充分利用,将其意识形态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以此来给电影的社会性、道德性以及政治性与工具性等特点的有机整合提供有力支持。这类电影的代表作主要有《任长霞》《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等。红色电影则大多都是以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等时期的一些素材为主,内容核心是对革命主义、英雄主义的突显。代表作主要有《建军伟业》《穿越硝烟的歌声》等[1]。

对于主旋律电影来讲,主要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引导学生欣赏这类电影,既有助于学生爱国精神的培养,也能够给其正确民族观念的树立带来积极影响,促使其将为祖国建设奋斗视为终身使命,将理想信念视为核心。通过革命人物形象的鲜明塑造来传达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学生正确理想信念的树立提供科学指导,同时能够给学生优秀的个人道德体系的塑造带来积极影响。

二、主旋律电影与思政教育的密切联系

首先,教育根本属性一致。在新时代背景下,主旋律电影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产品,无论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上,还是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传递,以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作为一种媒介传播视域下的文化产品,随着新时代的高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推广,电影也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电影作品的内容来源于日常生活,也是对社会中种种精神风貌的展示。所以说,新时代主旋律电影是对新时代背景下积极健康社会精神风貌以及良好社会风气的展现。而思政教育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将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为根本目标,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2]。

其次,教育内容具有一致性。新时代主旋律电影的取材非常广泛,且拥有着丰富的内容。比如:《战狼2》就是对中国军人在非洲国家叛乱中,带领中国同胞和难民历经艰难险阻逃生故事的讲述,能够让人们充分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以及祖国为海外同胞赋予的信心。《我和我的祖国》通过四个故事,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祖国经历的经典历史瞬间生动地呈现出来,是对全体中华儿女共同记忆的唤醒。《湄公河行动》是对真实事件的改编,为了保护每一位中国公民的应有权利,在关键时刻国家挺身而出,可以让人们充分感受到国家在以强大力量捍卫中国公民海外利益的坚定意志。还有《中国机长》等一系列优秀的新时代主旋律电影作品,都能够将新时代背景下祖国的繁荣发展,以及人民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生动展现出来。这些优秀的电影作品,不仅能够将满满的正能量积极地传递给青年群体,也能够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从不同层面来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电影作品可以将教材上枯燥、死板的知识内容,以更鲜活的人物事迹,或者是可歌可泣的真实事件展示出来,通过影像作品,更好地进行精神、品质的传达。而无论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还是这些优秀人物身上的高尚道德品质,都会给学生群体的学习成长、未来发展带来积极影响与科学指导。所以,新时代主旋律电影与思政教育内容有着一致性特征[3]。

三、主旋律电影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实践

(一)政治导向

新时代主旋律电影是社会意识形态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电影内容的呈现与传播,不仅能够将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地位的坚决拥护充分体现出来,也能够对党的方针、政策给予积极宣传,对背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各种错误行为给予批判。由此可见,主旋律电影具有的政治导向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经典电影作品“建国三部曲”是对从建党到新中国成立血泪史的讲述,这一过程是极其艰难的,历经了重重困难,才将中国共产党建立起来,且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国家成立了人民军队,还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学生们之所以可以拥有现在和谐、幸福的学习生活,是革命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赢来的,所以在新时代,学生群体更要对党一路走来的不易做出深入体会,要坚决拥护党的领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4]。

尤其是在新时代高速发展背景下,学生获取信息越来越便捷,再加上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发展阶段,面对泛滥的各种不良社会思潮,学生不免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各类不良信息的侵蚀。久而久之,学生不仅无法对国情做出客观、理性的理解,甚至还会误解国家的一些政策、方针。若不给予及时引导,不仅会给国家安定团结以及社会稳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还有可能会给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一定威胁,所以必须要重视起国家观念教育。而通过在思政教育中恰当引入主旋律电影,不仅能够将正确的国家观念传授给学生,也能够从整体上增强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这一政治导向功能是传统思政课堂无法替代的,应给予充分重视[5]。

(二)文化传播

在新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都非常重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作为新时代优秀文化的关键组成,应给予积极弘扬。党和国家一直都在强调加强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培养,对此可以通过引用能够体现出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旋律电影作品来实现。比如《百鸟朝凤》这一电影,就是对老一代唢呐艺人焦三爷故事的讲述,为大家呈现了新老两代唢呐艺人,在社会变革、民心浮躁的年代中,为了心中的信念,坚持传承这一技艺的故事。通过影片电影艺术的展现,既可以让大家充分感受到传统艺人在传承技艺过程中经历的艰辛、面对的各种困境,也能够引导学生群体从不同角度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促进其文化自信心的显著增强。

若只是结合思政理论来开展思政教育活动,不免有些死板,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而通过主旋律电影的恰当融入,通过直观的表达,可以引导学生群体正确认识到积极弘扬、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为文化传播创造有利条件,也能够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修养。

(三)个体培育

理念信念,不仅能够为人们指引奋斗目标、提供前进动力,也能够给高尚人格的培养,以及精神境界的提高带来积极影响。同时,作为思政教育的关键组成,理念信念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也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树立。而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在思政教育中的恰当融入,可以通过影像语言的传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为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科学指导,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树立带来积极影响。

影片《攀登者》就是围绕中国登山队队员攀登珠穆朗玛峰为主线,对3名登山队员怀揣最初的梦想在珠峰集结,虽然整个过程中遭遇重重困难,但却凭借着坚定的理想信念,肩负使命登上世界之巅的感人故事的讲述。通过这一主旋律电影的观看,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深刻认知坚定的理想信念,也能够给其正确理想信念的树立带来积极影响,从不同层面激励广大青年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而不断努力奋斗,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爱国主义题材的主旋律电影也非常多,作为思政教育的关键组成,爱国主义教育实施中,若能够实现对主旋律电影的恰当引用,不仅有助于学生爱国之情的激发,也能够从整体上增强其对祖国的认同感,以及对民族的自信心。另外,通过影像语言的熏陶感染,也能够促使学生将感受到的浓浓的爱国之情合理转化为爱国之行。

比如:《红海行动》这一影片就是对2015年“也门撤侨”事件的真实改编,围绕保护我国侨民安全撤离这一背景,将中国军人有血性、有信念,以及勇敢善战的新时代人物精神风貌真实再现出来,将中国政府对人民生命安全的尊重,以及对人民利益的关切充分展现出来。影片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从小事件中突显出了大情怀。通过将这类电影恰当融入到思政教育活动中,能够从不同层面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综上所述,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一种载体,主旋律电影可以通过更直观的影像语言,给青年群体思想价值观等方面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从整体上引导青年群体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中,更巧妙地融入爱国之情。且在新时期背景下,进一步优化主旋律电影与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机整合,在充分发挥主旋律电影具有的教育价值的同时,也能够从整体上促进思政教育有效性的显著提升,应给予足够重视。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思政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题解教育『三问』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