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驱动下的公司治理模式研究
2020-01-09邬小霞
■邬小霞
(广州工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0850)
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数字”“信息”“创新”这些关键词频繁地出现在日常生活中,数字化已经在悄然改变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治理模式。经过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变革,现在我们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重塑了整个社会形态,培育了一系列如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产业,数字化促使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数字经济已然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新旧产业间的转换催生出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同时也对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公司治理模式不再适用于数字经济背景下新的外部环境、组织方式、商业模式,探究数字经济时代公司治理模式的变革对传统企业实现数字化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数字经济时代的特征
(一)数字经济是当今发展的主流趋势
数字经济是基于现代信息网络,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为生产要素,采用信息通信技术作为提升效率和优化经济结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的经济活动。归根结底,互联网经济、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等对于新的社会形态的描述都应该涵盖于数字经济之中,互联网经济、网络经济是从网络角度描绘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更加强调创新的作用,这些都是运用新社会经济形态的特征从不同角度对数字经济进行描绘。数字经济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是数字产业化,指的是信息通信产业;第二是产业数字化,指传统产业通过应用数字技术所带来的生产数量和生产效率的提升;最后是数字化治理,利用数字技术完善治理体系,提升综合治理能力。从数字经济包涵的内容可以看出:一方面数字经济时代孕育出一系列新业态、新模式,工业化时代市值高的公司是传统的制造业,如今全球市值排名靠前的无一例外都是基于平台化模式的互联网企业。平台化、共享化的模式取代工业时代的大规模、集中化的企业模式成为一种具有竞争力的新趋势。另一方面,数字经济逼迫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数字化开始融入各行各业生产、经营、治理体系中。据统计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了31.3万亿元,增长20.9%,占GDP比重为34.8%,数字经济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此外,数字经济领域催生出新产业提供岗位达1.91亿个,占2018年全部就业人数的24.6%,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当今发展的主流趋势。
(二)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为主要的生产要素
如同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的土地、劳动和资本一样,数据经济时代数据信息和知识创新是新社会经济形态中关键生产要素。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普及将人类生活、生产、治理等各个环节数据化,移动终端和传感器的出现更加速了人、机、物的交互融合,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轨迹全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录下来,从单一、碎片化的信息集中融合为海量增长的大数据。零散的数据只能反映片面简单的信息,称不上一种生产要素,数据越开发越有价值,对海量数据进行不断收集、挖掘、分析、加工和利用,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知识是数字经济的驱动力,没有哪一个时代像数字经济时代一样需要知识,这个时代的知识不是指现有的已经存在的知识,而是代表着创新和创造力。数字经济起源于知识,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创新带来数字革命,引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接着由互联网带来的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关键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的融合,逐渐将传统产业创新化、数字化,如何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是下一阶段技术创新的关键。当然知识不仅是依靠技术创新作为重要生产要素驱动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奠定格局以后,更需要管理、观念和制度的创新。
(三)数字经济是对传统经济的革新
创新驱动数字经济的发展,传统经济时代社会、经济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数字经济改变社会生活方式,移动终端提高信息交流的便捷程度,互联网打破信息传递的壁垒,信息透明度增强,人们获取信息的成本降低,能够时刻关注实时资讯。其次,数字经济改变了交易模式,电子商务、在线支付、共享经济的出现丰富交易渠道,重新定义消费模式,带动消费增长。电子商务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面对面“消费——购买”模式,在线支付的发展让传统金融行业出现线下向线上发展的转变,同时交易模式的改变致使电子商务和一些传统行业融合,“互联网+农业”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互联网+贸易”形成传统贸易转型的关键增长点。数字经济重塑了市场格局,一方面平台化的企业模式兴起降低行业的进入壁垒,中小企业的灵活性以及其应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成为在行业中发展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企业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化,打破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边界,构造相互合作的价值链格局才能促进市场效率。另一方面市场中供求双方的力量发生转变,消费渠道的多样化和购物方式的便捷化,让消费者在市场中占据主动地位。消费者可以快速地对相似产品进行比较,利用信息反馈影响企业在市场中的形象,消费者市场地位的转变倒逼企业重视消费者的需求和用户体验。
二、数字经济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了促进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加强对数字经济的治理,引导和规范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将数据融入治理当中,十九届四中全会更是提出要更加重视运用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现代化水平。数字经济时代,移动互联网延伸出来信息技术产业正在逐渐向传统行业渗透和融合,这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传统行业要适应时代的变更,融入数字经济时代,必须将数字和知识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纳入生产、经营、治理当中,进行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生产创新、经营创新等转变,其中首要任务就是转变治理观念和治理模式。治理模式的革新需要公司重新审视数字经济时代公司外部环境和内部特征,充分了解数字经济对公司治理影响,从而积极地应对数字经济下公司治理机遇和挑战。
(一)信息技术降低公司治理成本
信息的体制会影响治理结构,如果信息是明确规范的,并且信息的流通不受约束,则任何人都可以利用信息参与市场活动。数字经济时代是信息时代,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加速信息的流通和交换,同时提高信息的规范程度和分散程度。过去,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只能通过企业信息披露获取公司信息,如今他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更加快捷便利的方式获得任何有价值的信息。信息流通的便利化以及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改变了公司治理的内外部环境。公司外部投资者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公司信息,除了正式的信息披露外,投资者可以通过财经媒体等渠道获得信息作为正式披露的补充,及时准确地根据信息进行有效投资。外部消费者交易成本降低,信息便捷流通缩减了供应链条,减少各个环节间的距离。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交流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传统交易的批发、零售等中间环节压缩,过去的市场结构发生变化。交易和沟通成本的下降增加了消费者购买的自主性,产品价格不断降低,如何取得用户满意度将成为公司治理的考验。内部中小投资者的治理成本降低,内外部信息不对称现象弱化。过去,由于技术水平、时间、空间问题,信息传递具有较强的阶级性,重要的内部信息掌控在管理者和大股东手中,中小股东要想参与公司治理必须花费成本主动收集信息。但是内部信息经过层层传递内容失真,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削弱了中小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数字经济时代,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扩大了中小投资者获取信息的渠道,让他们能够了解、共享企业内部信息,同时降低参与公司治理的成本。组织内部治理的代理成本降低,信息透明度增强。为了避免代理人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致使委托人的利益受到损失,委托人往往需要花费成本对代理人进行监督和激励。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公司在治理过程中可以采用信息技术快速传播信息,增加信息的透明度,相关人员能够经济效率地处理信息,有效地消除治理过程中的时间和空间障碍,极大程度降低代理成本。
(二)时代变化改变公司治理主体
数字经济衍生出了新的生态模式,通过平台将各种类型的市场主体聚集起来,打破了传统经济治理中条条框框的界限,治理没有地域界限更没有行业界限,此时依靠公司管理者单独决策无法适用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过去,公司是大股东的,由管理者说了算,随着时代的变化对公司拥有话语权的主体发生改变,治理群体朝着多元化发展。原来没有能力,对公司治理缺乏动力的中小股东可以通过网络和手机客户端进行投票参与到公司治理中,这对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中小股东和传统公司治理者的需求有很大偏差,甚至出现较为严重的利益冲突,中小投资者参与治理可能会在关键环节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数字经济的发展使得个性化定制成为企业生产制造的主要方式,过去消费者意见反馈难以传达给企业,但是如今移动终端促进了信息的易得性和互动性,消费者反馈的意见能引起巨大反响,成为公司治理中必不可少的数据资源。这要求公司更加关注用户的体验,单单把产品做好已经不足以提升用户满意度,互联网带来的“精准性”对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如何将消费者个性化偏好有效地融合进公司治理过程中,及时高效地提供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成为衡量公司价值的重要标准。微博、微信和一些自媒体平台的快速发展加快外部用户之间的信息流通,以自由性、突发性、交互性为特征的网络舆情对公司治理的影响也不容小觑。社交群体不再仅仅作为外部监督者,而是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理群体存在,媒体传递的信息能够及时反映外部环境对企业的要求,显示公司展现给外界的形象,给予治理者外部压力,舆论信息的传播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公司市值变化,这对公司治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数字经济时代“唯快不破,以快制快”的局面要求企业对外界任何变化都能够迅速反应,在日常治理决策过程中充分体现社会各界的需求。中小投资者、消费者、社会公众都是公司治理的力量,以企业作为主体,其他力量相辅的协同治理格局,才能汇聚群体智慧,提高公司治理的灵活度。
(三)知识重塑公司治理模式
知识驱动数字经济的发展,新的社会经济形态的核心力量就是创新,和工业经济不同,公司治理不再单单依靠人力、物力、财力这些资源,创新的思维、技能、知识成为公司治理过程中的关键力量。传统企业和数字化企业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对人的态度,传统企业人是围绕资源转的,通过流程和制度对人进行规范和管理。因此,在工业化时代公司经营关注的是管理而非治理,如何通过管理来规范股东、职业经理人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股东是经营资金的提供者,对公司拥有所有权,管理者和生产者提供劳动力,公司的管理掌控在拥有者手中,他们需要解决最大问题是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保障自己投入资本的回报率,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公司管理注重物质资源,是物质资源和管理之间的博弈。数字经济时代公司治理是以人为本,治理的关键是如何激发人的创新和创造能力。人被从流程和制度中解放出来,任何资源的配置都是围绕人转动。数字经济弱化了公司治理中物质资源的作用,更加重视知识的创新和个人的创造力。这个时代起源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依靠的是知识和创新,很多创业者在没有物质资本的支持下,凭借自身创新的思维和想法获得资金并顺利开展业务。这就是时代的改变,时代的不断进步改变了公司的治理模式,更加改变了治理群体的地位。资金众筹变得大众化,但创新的思维和知识却尤其珍贵,致使公司治理权力重新分配,掌握知识的创新型人才将成为其中的核心力量。总而言之,数字化改变了公司内部生产要素的地位,知识和创新成为内部关键的生产要素,传统公司的管理注重制度化,人是被动的,数字化公司的治理关注人力,围绕如何激发人的创新和创造力。但需要注意的是,知识和创新思维与其他生产要素不同,它们是无形的,无需依附于有形的实体,其中的价值转移难以控制,一旦披露将被大众获取变得一文不值。因此,如何保障知识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利益是数字经济背景下公司治理的重点。
三、数字经济下公司治理变革
(一)公司治理结构趋于扁平化、网络化、虚拟化
理想的治理结构是一种能够针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做出迅速的反应,能够保障信息传递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内部治理成本最优化,能够以人为本充分激发员工创新性和创造性的结构。在工业化时代,公司的组织架构是一种从上到下的金字塔结构,权力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只有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才是公司的决策者,是一个公司的头脑,其余人员则是通过契约关系和委托代理关系进行责任和利益的分配。传统的企业治理结构是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管理层”这种垂直化的链条,致使组织信息传递繁琐,对外部环境反应缓慢。在数字经济时代,对外界信息的反应速度是一个企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必须冲破过去层级式职权分明的组织架构,将公司管理层的权力下放,缩短公司的治理链条,建立“分权治理、集权为辅”的治理结构。同时,互联网时代知识推动企业的进步和成长,是一个企业生存的绝对竞争优势,让治理结构中“智力资本”可以和“物质资本”相互制约,协调发展,这使得传统垂直化的治理模式必须朝着一种扁平化、网络化、虚拟化的结构转变。
扁平化要求削弱企业治理中的管理层级,扩大管理控制宽度,缩减层级链条。管理层级的减少降低内部管理成本,给予管理人员更大的自主权,增强员工平等和交流;管理范围的横向扩展增加了主管人员的职责,锻炼管理人员领导能力,同时有助于促使其将权力下放,给予下属更多的机会;管理链条的缩短提高了组织沟通效率,信息传递速率快,失真少。网络化是指公司内部通过网络组织连接在一起,网络组织是围绕创新凝结的工作单位,工作任务结束网络组织将立刻解散。网络组织以任务为导向,以创新的思维、技能等知识要素为联系自发形成,组织之间信息能够无障碍地流动,以便于各个工作单元能够迅速根据外界环境变化作出调整。网路化组织依靠自我引导和团队合作进行自我管理,给予知识人才行为完全支配权,能够充分激发人才的创造力和创新性。虚拟化要求边界模糊化,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企业内部职权机构之间的边界模糊化。企业内部部门之间应该改变原本各司其职的局面,组织内部格局界限相互渗透,打破分工专业化的壁垒,鼓励平台式的管理和横向的协作管理,提高组织内部的协调和整合能力,促进生产要素在组织内部自由流通。扁平化、网络化、虚拟化的组织结构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协调,传统的工业企业在根本上和互联网企业存在差别,过于松散自由的组织结构缺乏制度的约束,会造成内部混乱,引起大量利益冲突。因此完全网络化、虚拟化、平台化的组织结构并不适应传统企业,层级结构是必要的,但需要向着扁平、网络、虚拟的层级结构转型升级。
(二)治理主体多元化
数字经济治理主体的多元化要求治理模式由单向管理向双向互动,由制度约束向协同治理转变,需要建立以企业内部治理为主,中小股东、消费者、社会公众共同参与治理为辅的协同治理格局。公司中小股东的治理权利进一步强化,公司外部中消费者成为新兴治理群体,同时加强社会公众对公司治理的参与程度。第一,中小股东实质性地参与公司治理,完善中小股东的保护机制,激励中小股东参与积极性。主要解决中小股东参与治理的能力和动力两方面的问题,通过采用信息化技术引入IT治理模式,利用视频会议,信息化管理系统保障中小股东对信息的知情权,同时利用在线投票、网络意见收集等作为辅助确保中小股东有能力参与到公司治理中。完善公司有关中小股东激励制度,让他们充分发表意见保护自身权益,提高其参与治理的积极性。第二,消费者治理力量的内部化。数字时代让个性化定制成为企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关注消费者消费诉求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源头,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是获得企业价值的重要手段。企业需要及时高效地对消费者喜好的变化采取措施,因此公司在治理决策时必须能够融入外部消费者的意见,这需要提高企业和消费者之间交流沟通的能力。建立员工和消费者面对面对接模式,详细了解消费者的要求和反馈意见,激励消费者能够参与到公司内部治理、决策的各个阶段。此外,充分利用外界各种社交平台上消费者偏好信息,将市场中碎片化的信息转变为公司治理过程中的“大数据”,通过数据的挖掘、数据分析、用户需求画像等信息化手段深入了解用户需求,以用户的需求为目标进行公司的治理创新和管理创新,使得传统的公司治理更加精准化和效率化。第三,利用社会公众完善治理过程。一方面利用媒体舆论信息作为信息的非官方披露渠道,市场并非完全有效的,媒体信息尤其是财经媒体关于资本市场的信息具有增量效应能够增加公司透明度,作为对公司信息披露的一种有效补充。同时,向社会公众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公众是公司治理的一种强有力的外界监督,把公司治理过程曝光于公众视线当中,给予治理者压力。另一方面提高投行、会计事务所等金融机构对公司治理的参与程度。相比于企业这些金融机构的行为受到监督并且更容易被市场关注,中介机构的参与可以为外界投资者提供投资信息,同时能够监督上市公司的行为,为公司日常决策、经营活动,投资融资提供判断依据。
(三)完善知识人才的激励和保障机制
知识是数字经济中最宝贵的资源,人是知识的载体,公司治理过程中需要充分重视人力资本的地位,摆正创新型知识人才在治理链条中的位置,激发人的创新和创造力,确保创新人才思维价值的自由转化和流动,保障知识人才的权利。首先是对知识人才的激励,给予他们控制权,保证人才利益和公司利益的一致性,让他们在公司决策、资源配置、利润分配等方面拥有绝对的控制权,才能明确“智力资本”在公司资本运营中的重要地位,体现对“人”的重视程度。引入合伙人制度是目前大多数互联网企业采用的公司治理模式,是在数字经济时代权衡公司治理力量中物质和智力关系的一种创新。通过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外引入企业合伙人,形成股东大会、董事会、经营层及知识员工分权决策的公司治理结构开放、高效、科学的决策体制,既能激励合伙人将自己创新的思维和想法积极地投入到公司的运作当中,提高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又不稀释资本投入者的股权,资金拥有者依旧享有收益权。此外,人才不能仅仅处于管理层,加大对基层员工的物质激励,增加员工工作的自主性,激发基层员工在工作中的创造力,知识不是向上灌输而是从下收集而来的,通过所有员工集思广益,才能实现企业治理格局时代变化中快速成长和转变。
数字化、信息化是主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这对于企业来说是机遇同样也是挑战。如果企业能够赶上数字经济时代的步伐,通过分析数字经济为公司未来发展带来的影响和挑战,积极地改变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不合理之处,让数字、信息、创新融入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中,就能应对数字经济时代快速进步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实现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让企业在时代的更替中巍然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