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堂生成性问题应对策略研究
2020-01-09任晓莉
任晓莉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嘉禾园小学 湖北武汉 430000)
小学科学新课标指出,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实际教学中,开放式课堂也已成为一种趋势。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越来越多的问题浮现在我们眼前。课堂上学生五花八门甚至猝不及防的一些生成性问题时,更考验老师的素质与修养。这样尴尬的局面,会直接导致教学与预设相形渐远,课堂效率低下。小学科学课堂上的这一问题,已成为教师日益关注的重点。
一、小学科学课堂生成性问题的含义与成因
(一)生成性问题的含义
生成是师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围绕多元目标,开展合作、对话、探究、交流,及时生成的、灵动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的新问题、新情况[1]。生成性问题是指在实际教学中发生的,不是教师预定好的,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发生的活动。生成性问题具有突发性、即时性,教师如何应对,成为生成性问题处理的关键。
(二)生成性问题的成因
在当前的小学科学教学中,青年教师经验不足、课程设计预设不够充分,以及小学科学实验课材料设计顺序等问题,都会引发生成性问题。而学生个人经验不同,导致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在课堂上,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提出一些出人意料的问题。有些学生“思路清奇”,提出的问题令人意外,还有些问题是学生思考后提出的与课程内容相关联的衍生性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教学进度,还会对学生的个人发展造成影响。
二、小学科学课堂生成性问题应对策略
美国教育学家达克沃思曾提出“wonderful idea”的思想,他指出,一个学生智力水平的发展依赖于他诞生精彩主意的机会有多少,对此,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对话的机会和权力。在小学科学课堂上,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展示汇报等环节是体现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最活跃的环节,也是最容易出现生成性问题的环节,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问题,教师如何驾驭课堂、如何引领学生顺利抵达知识海洋的彼岸?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
(一)充分预设,把握学情
教育者在备课之初,就应考虑周全,不仅要备课程,也要备学情。当然,教师在备课时的想法和准备不等于生成性课堂,只有教师在课堂上察觉到学生的疑惑和突如其来的问题,且捕捉下来并加以引导和指点,才是生成性课堂的关键[2]。每个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想法的个体,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预设的方向行走。所以,在备课之初,教师就要做好充分的预设,同时在关键环节留白并预设解决方案。当课堂上出现教师意料之外的问题与状况时,对于有价值的生成性问题,教师要加以引导,而不是一味忽视,从而使课堂更加生动、有活力。
如教学“各种各样的天气”这一节时,一位教师设置了一个让学生画一画最喜欢的天气的环节,活动结束后,有个学生在黑板上汇报时把阴天画成了一个太阳被一朵乌云遮挡。这显然不太合理,也出乎了教师的意料,只见教师思考片刻,便问其他同学:“你们都同意吗?”马上有几个学生举手表示不同意,这时教师顺势提问那几个学生,并请说出他们不同意的理由。随后,再请他们把认为正确的画到黑板上,请同学们来评一评,到底哪一个才合理。显然,有了对比,学生很快就能达成共识。这位教师的处理方式很明智,没有当面否认这位同学,而是借机形成生生互动,引发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再通过对比、思考,从而形成统一认知。不得不说,一个意外,处理得当,反而会成为一节课的亮点,不仅使之变成了一节有趣的课,也鼓励了学生思考、表达,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结合经验,因势利导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根据课程知识创设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情境,则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降低学生的思维难度。但学生的认知一般多停留在事物的表层,此时如果教师能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借助生成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思考,顺藤摸瓜,再把问题回归课堂内容,就能有效地使课堂生成性问题服务于课堂,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如在“沉浮”这节课中,教师为学生准备的材料中有白萝卜,预设时白萝卜应该是沉在水底的。但在课堂上,部分学生发现,白萝卜有的浮在了水面上,有的悬浮在水中间。在学生汇报实验现象时,对白萝卜是浮是沉无法得出统一的认知。教师此时为否定任何学生的结论,而是引导学生回忆:“三年级我们学过植物,还记得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吗?”不少学生都能答上来,是吸收营养和水分的。这个时候,教师追问:“白萝卜的根是什么呢?”学生自然会说到,就是白萝卜。此时教师进一步引导:“白萝卜吸水后,会不会有什么变化呢?从而影响它的沉浮呢?”从而引发学生深入思考。随后,教师再将吸水后的萝卜比喻成吸水后的海绵,学生马上就对白萝卜为何有沉有浮有了形象的理解。教师如此处理,没有一味否认学生的观点,而是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步步引导,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又不失教师的指导性。
(三)顺水推舟,正面评价
小学科学课堂重在以学生的探究为主,在探究实验环节,当学生观察到的现象与教师预设的完全不符甚至截然相反时,教师不应不予理会甚至否认学生的看法。如果是个别学生错误的认知,可以听听其他学生的声音,引起质疑,进一步验证假设、统一认知;如果是实验中真实发生了教师意料之外的情况,教师应顺水推舟,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形成另一种看似不统一但却科学合理的观点。
如在“压缩空气”这节课中,教师利用黑板贴的方式,让学生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注射器内的空气微粒数目没有变化,另一种则认为注射器内空气微粒数目发生了改变。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进一步检验注射器是否漏气,就可以验证哪种观点是对的。检验环节结束后,按照正常的教学流程,学生的注射器应该是都没有漏气的,此时会形成统一的认知,从而否认其中一种观点。但在学生汇报实验现象环节,有个学生一直坚持自己的注射器漏气了。此时教师没有否认这两位学生的观点,而是提出表扬:“这位同学观察得非常仔细,并且敢于提出跟大家完全不同的观点,我们首先掌声表扬!”“其实这两种观点并没有谁对谁错,如果注射器漏气,空气微粒的数目是会改变的,如果没有漏气呢,数目则是不变的。我们的科学实验并不是一定要形成完全一致的观点,而是让同学们在实验中探索、发现,不同的实验条件与实验现象,会造就不同的实验结果。”教师如此处理,不仅保留了学生的好奇心与质疑精神,还加以鼓励,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借由个别学生实验“小事故”,进一步回归到课堂知识,提升课堂效率。
三、积极应对生成性问题的意义
面对课堂中随时可能产生的生成性问题时,教师应积极应对,充分把握学情预设、利用生活经验顺水推舟,因势利导正面评价,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地位的体现,更能在探究环节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积极应对生成性问题,问题反而可以转化成课堂上的闪光点,提升教学实效性。关注课堂生成性问题,就是关注学生,也能进一步实现育人的本质,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能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教师应对课堂中的生成性问题时便应如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留心捕捉课堂中有价值的生成资源,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与状态,巧妙利用课堂生成的即时情景,灵活、机智、妥善地处理,因势利导,借机解惑,充分发挥小学科学课堂中生成资源的有效作用,积极创设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不断被冲击,体会到思考带来的喜悦,从而达到育人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