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思考
2020-01-09陈丽珍
陈丽珍
(博罗县华侨中学 广东惠州 516100)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理念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转变,积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高中数学教学的一大核心任务。要想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离不开对高中数学教学各个环节的优化,这其中也包含对数学作业合理设计的要求。但从当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很多高中数学教师的作业设计还存在一系列的不足。本文首先分析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然后针对当前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数学核心素养是以数学课程为载体,基于数学学科的知识技能而形成的重要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具体来看,在高中阶段积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要求学生形成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等多方面的能力。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在要求学生充分掌握一系列知识点的同时,还要养成更为扎实的数学思维,并形成相应的知识探索能力。不断渗透这种核心素养教学理念,能提高高中生的数学学习效率[1]。
二、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高中数学教学包含多个重要的环节,这其中就包括数学作业的设计。合理得当的数学作业设计能在很大程度上夯实学生的课堂知识,然后进一步升华学生的知识能力。要想实现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充分培养,教师高中数学作业设计可采取如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业设定难度应适中
在传统教学背景下,很多教师虽然已经认识到了展开合理的作业设计的价值,但其作业的设定内容往往是围绕教学大纲展开的,在这种背景下,就容易出现作业难度不适中的情况,一些作业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过于简单,无法实现对他们的有效拓展;但对于另一些学生而言,却存在客观明显的难度。在这种背景下,就无法发挥作业更理想的价值。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未来的作业布置过程中,要遵循建构主义理论,也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作业的布置过程中,应充分兼顾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实现对作业内容的合理设计。比如,教学“诱导公式”时,教师应避免在作业中布置一些死记硬背概念知识的内容,而应尝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解决诱导公式,让作业更有意义、有价值,更为充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二)尊重学生的学习趣味,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动力
在核心素养的教学背景下,要想实现更为理想化的作业教学效果,也离不开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充分尊重。很多学生的作业完成率不高,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在于一些教师的作业设计单调、枯燥,甚至存在明显的机械重复情况,在这种背景下,学生的作业完成动力就会表现出明显的不足。要想扭转这一情况,就需要教师在未来的教学活动中,将作业设计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机结合在一起。教师可充分借助互联网多媒体的力量,展开作业设计。在这种作业形式下,学生的作业完成兴趣会得到充分提升,也可以让学生借助网络搜集各种资料,拓展自身的知识视野。
(三)引导学生反思,鼓励学生借作业夯实基础
教师在未来的教学活动中也可以改变思路,鼓励高中生就某一个问题展开自由反思。也就是说,教师在作业设计中,不应以标准答案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而应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比如,在高中阶段有很多关于变式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受限于时间无法全面地演绎、展现,可以把这一思考任务留在作业之中,让学生对同一个问题进行不同角度的思考。这种形式能有效开拓学生的思路,夯实学生的基础。
(四)从学生知识结构出发,实现作业的合理设计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背景下,很多教师的作业设计存在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不足的情况,其中一个较为关键的原因在于教师忽略了作业的延续性,无法帮助学生建构起更为完善的知识体系。要想充分扭转这一情况,教师就需要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出发,进行合理的作业设计。首先,教师应充分掌握学生的知识遗忘规律以展开作业设计。进入高中阶段后,数学知识点相对复杂,在这种背景下,很多学生会出现学习了新知识而遗忘了旧知识点的情况。所以,教师的作业设计应重视到知识点的前后关联。比如,教学“指数函数”时,教师的作业设计除了应注意强化学生对指数函数知识的夯实,还应引导学生对指数等相关知识进行复习。其次,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吸收情况,进行合理的作业设计。教师应定期观察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发现学生的知识结构不足,然后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合理地设定作业内容,借此充分完善学生的知识框架,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2]。
总体上来看,在高中阶段要想充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就应该合理设计作业内容。要想让作业在高中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养成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价值,教师就应该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兴趣,并积极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加速学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