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探究性实验的几点思考

2020-01-09伍洁婷

科学咨询 2020年53期
关键词:昆虫学科科学

伍洁婷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棠下小学 广东广州 510000)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不仅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行等活动,还涉及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如科学探究的特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教学,其本质是带领学生对科学家从事的科学活动进行亲身体验,这种体验,最容易使学生了解科学的性质,掌握科学知识和方法,领悟科学的精神。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实验活动内容,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新课程改革提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科学课程标准中已明确写出来。故新版科学书的课程内容比以前《自然》教材新增了一系列活动,每节课都设置了至少两个活动,虽然活动形式有很多种,但学生对具体的实验材料操作会更感兴趣,而且能从具体操作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在“导体和绝缘体”这一课中,教材设计了两个活动,一个是用实验测物体能否导电,另一个是了解导体与绝缘休的应用。通常活动一是属于实验内容,活动二是应用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在应用内容中插入一些可以供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在活动二中可以为四人小组准备各种电工工具或电路元件,如开关、灯座和插座等,然后提供螺丝刀让学生感性地认识电路元件的组成,并理解使用不同性质材料的原因,这样能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1]。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实践活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科技教育的目的是学科教育的目标

科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及科技实践能力。这是科技素质的六个要素,这六个要素可以从三个层面上理解,科学观念处于哲学层面,统领其他各个要素,科学知识、方法和能力属于认知层面。各个学科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如数学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每个学科都有其不同的目标,但可以看出,科技教育的目的比较宏观,而学科教学的目标则较具体,两者具有紧密的联系,科技教育是对学科教学目标的概括和抽象,须通过学科教学来实现。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科技知识、技能和方法,养成正确的科学思想、态度等有重要作用

学生是通过课堂学习来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的。但是小学科学每周只有两节课,而且课堂教学没有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而科技活动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为学生带来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在小学各门学科教学中,在一个班里总有几个甚至很多同学对某一学科有强烈的兴趣。他们不满足于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基础知识,而是迫切地想知道更多“为什么”和“怎么做”。教师可利用这一机会,组织学科兴趣小组,一方面培养在某学科上成绩拔尖的学生,另一方面带动全班学生积极、认真地参与课堂教学,通过少数学生带动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教师可开展一些如科技兴趣小组或第二课堂的活动,创设良好的学习和探究的氛围,通过亲自实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推理能力等,为其创造力的爆发提供机会。比如,我们学校中有一个班的几个学生特别爱抓昆虫进行观察,经常抓回一些昆虫来玩,有时甚至用来吓唬别人,于是,我就请这几个同学抓一两只昆虫回来,然后在课堂中把这些昆虫展示出来,让学生比一比谁抓的昆虫最漂亮,全班学生对此都十分感兴趣,接着引出:昆虫虽然漂亮,但不会保养,昆虫也会变得不漂亮,于是就顺势教学生如何制作昆虫标本。最后,发动整个班的同学一起参与做昆虫标本的比赛,评出一些做得比较好的标本。这些喜欢抓昆虫玩的同学之后特别爱上科学课,对这门学科产生了兴趣,带动了全班积极动手操作和观察的气氛。

三、认真做好活动准备,确保学生有材料可做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实验中,如果没有材料和工具,实验就很难顺利进行。有的科学老师因为教的班级比较多,没有太多的时间准备实验材料和工具,于是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和力气,就布置学生准备一些材料和工具,但是在实验时就会出现许多问题。首先,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记得把东西带齐,其次,带来的材料也不一定符合老师的要求,还有一些材料学生是找不到的。对此,老师应在实验前相应地多准备一些材料,如教学“浮与沉”时,需要学生准备一个有盖的塑料瓶、橡皮泥,而有些学生可能会忘记带,有些带来的塑料瓶太大,这时,教师就可以提供给学生这些材料,使各个小组都有材料进行实验和用合乎要求的材料来做实验。

四、教会学生一些实验方法,引导学生对实验中的异常现象产生疑问

对于一些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的实验方法,应当采取讲授的方法来介绍,让学生对一些实验方法有初步的了解,然后再对实验方法举例子进行讲述。如“流动的水”的教学难点是尝试如何使水轮转得快,让学生猜想并设计实验证明,初步了解和掌握控制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法。对此,先采取讲授实验方法的形式,让学生对控制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法有初步的了解。然后让学生把三个条件分开来做实验,每次只改变一个条件,其他两个条件不改变,证明这个条件的改变是否使水轮转得快。并举例问学生:当改变水量时,水位和水的落点需要改变吗?这样,学生会明确实验的一些注意问题,会更深入地理解对比实验中单一变量的控制[2]。

学生在实验时,可能会观察到一些细微的异常现象,这时教师就要趁机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来由。如在“流动的水”一课中,做完实验后,有学生通过观察提出了一个现象:水位高和水位低时水轮转动的快慢都差不多。这时让学生出来演示十分重要,可以让全班同学都能看看这个同学的操作有什么问题,可以指出其问题所在。这个同学演示完,马上有一个同学发现了问题,指出她两次实验中的水落点不一样。对此,学生就可以通过反例更加深刻地理解控制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法。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将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获得大量的直接认识经验,也将通过阅读、收集资料获得丰富的间接认识经验,还将通过分析综合整理信息、假设、寻找解释和推理获得由直接认识转化为间接认识的经验,通过合作、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获得与他人交往的经验。所以,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不但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亲历科学的过程中,学会探究、学会思维、学会实践、学会创造,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最优发展。

猜你喜欢

昆虫学科科学
RFID昆虫阅读放大镜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借昆虫上课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昆虫的冬天
“超学科”来啦
科学拔牙
昆虫们来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