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专舞蹈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

2020-01-09曾大地

科学咨询 2020年53期
关键词:舞蹈意识德育

曾大地

(衡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湖南衡阳 421000)

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之一,高专院校不仅要向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更要保证人才具有超高的素质,输送高素养、智慧型、技术型人才,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但在培养学生素养的过程中,并不乐观,很多院校过于重视学生基础能力的提升,从而降低了德育教育的地位和水准。

一、高专舞蹈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一)提升学生感知能力

舞蹈是一种体态艺术,学生在学习和表演的过程中,通过不同动作、节奏的把控,能够实现情感传递的目的[1]。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基础手段,而语言的表达形式多种多样,肢体语言就是其中一种。因此,学生能通过不同的肢体动作组合和变化,以无声的方式将情感和思想传递给观赏者。所以,在舞蹈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肢体语言的作用,提升学生的舞蹈感知能力。

(二)借助动作提升素养

德育教育的目的,主要体现在思想和行为两个方面。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需要调动大量的行为动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德育教育引导学生的思想,能帮助学生更加清楚舞蹈的每个动作,可促进学生形成自我思想和行为动作的约束管理能力。同时,在融入德育内容的时候,需要教师自身有较高的德育认知,在编排舞蹈、指导学生动作的时候,可结合德育思想,让学生深入理解舞蹈动作和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的舞蹈素养水平。

(三)提高学生情怀情操

舞蹈课堂和德育教育的结合,主要是从学生思维方面入手,通过提升学生思维逻辑,升华学生的舞蹈态度和生活态度,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情怀情操。舞蹈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基础,即身体素质和品质素养。在舞蹈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鼓励、鼓舞学生坚持进行舞蹈学习,陶冶学生的情操情怀。例如,教师在教授集体舞蹈的时候,有的学生认为人数较多,很难注意到自己的失误。为了纠正这种思想,教师可以结合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认识到错误,从而在训练和表演过程中时刻牢记和感受德育的魅力。

(四)借助德育锻炼审美

在高专舞蹈课程中,学生想要掌握舞蹈的核心和要领,需要刻苦训练,最终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舞者。其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对舞蹈动作是否到位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德育教育的融合,可以帮助学生正视自身的审美水平,继而通过大量的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可激发学生的舞蹈创新能力。另外,教师在指导学生舞蹈动作的过程中,还可以利用舞蹈语言,锻炼和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面貌,促进学生鉴赏能力的提升,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二、高专舞蹈教学中德育渗透现状

(一)重视舞蹈基础教学,轻视德育渗透工作

虽然高专舞蹈课程属于辅助学科,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大部分舞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对学生基础理论和动作的教授,从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情感、审美、创造等多个层面的了解和学习[2]。教师陈旧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模式,会让学生丧失对舞蹈课程的兴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同时,在“师本课堂”中,教师的权威和等级,严重压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师缺少学情了解,德育教育缺乏机会

在高专院校中,学生基本上实现了“无限自由”,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学习知识,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各种特色社团,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打零工,减轻家里的压力。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教师想要成为一名出色的灵魂工程师,则需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结合学生的个性、特长、基础等内容,从而进行“因材施教”。所以,在高专院校中,教师在教授舞蹈课程时,需要加强和学生的联系,增加对学生的了解。上文提到,舞蹈是一门辅助课程,教师能够接触学生的时间较少,难以获得的学生详尽情况,从而无法更好的展开德育教育。

(三)教师德育认知有限,推卸德育教育责任

德育教育在学校中的开展,应该是每个学科教师共同的责任和义务。但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舞蹈教师习惯了将舞蹈学科放在次要的地位上,更多情况下是将德育教育工作推卸给“语文、政治、英语”等专业课教师,彻底将舞蹈课程从德育教育中剥离了出来。实际上,舞蹈课程是陶冶情操的课程之一,学生在舞蹈课堂中,不仅可以提升情操,还可以锻炼自身的品质,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气质,提高学生的审美和品位。

三、高专舞蹈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策略

(一)结合舞蹈动作,锻炼学生毅力

舞蹈是一种通过肢体表达美的手段之一,想要将舞蹈美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需要学生严格规范自身动作,树立正确的舞蹈思维。所以,教师在开展舞蹈教学活动时,可以通过对学生动作的规范化要求,帮助学生纠正不良的动作习惯,促进学生保持良好的身形体态[3]。例如,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具备柔韧性、协调性和灵活性等基础条件,而这些基础条件的形成,大部分都是后天刻苦训练的结果。通过对学生身体器官的专业化训练,能促进学生的新陈代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的身体向着舞蹈化的方向发展。众所周知,舞蹈训练是一件非常苦的事情,教师可以讲解一些舞蹈名人事迹,通过榜样的力量,锻炼和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努力奋斗的精神。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动力是学生的兴趣刺激。兴趣是个体意识的体现,也是学习动力的主要来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德育内容的融入,还要重视学生兴趣的提升,从而促进德育教育在舞蹈课堂中更好地开展。

(二)结合舞蹈欣赏,提升学生审美

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虽然属于美育教育的范畴,但审美能力的提升,能够锻炼和提升学生发现美的意识和能力,从而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心态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帮助学生形成乐观的人生信条,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和提升,如爱国主义精神、团队奉献精神、尊老爱幼、尊敬师长、正义公正等。所以,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时,应格外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深挖审美的本质和意义。舞蹈是一种以人体为基础,全面展示肢体美的艺术形式,学习舞蹈,能帮助学生养成全新的审美观、审美意识和能力,从而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美,让学生具有焕然一新的面貌,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4]。同时,“美”无处不在,教师在舞蹈教学中通过德育教育的引导和渗透,能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中,时时刻刻地提升和锻炼自身的德育素养。

(三)借助集体舞蹈,培养团队意识

团队意识,即大局意识、合作精神、集体精神。团队意识的形成,需要以个体为基础,只有充分尊重个体的贡献和能力,才能达成统一的目标和奋斗的方向。团队意识的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在高专舞蹈教学中,部分舞蹈的完成非常需要团队意识,只有学生具备了良好的团队意识,才能做到舞蹈动作的整齐划一,让舞蹈更具美感和冲击力。集体舞蹈的圆满完成,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舞动内容、层次的高效统一。在表演或训练过程中,个别学生的动作失误都会导致舞蹈效果大打折扣。同时,团队意识的形成并不是牺牲团队成员,相反,是在突出团队个体的个性、表现特长的基础上,保证共同任务目标的完成。团队意识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有将每个人安排至合适的岗位上,才能充分发挥集体的潜能。因此,教师在日常的德育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的思维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而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

(四)开展舞蹈竞赛,提升坚韧品质

在高专舞蹈课堂中,想要更加完美地将舞蹈情感和语言展示出来,需要学生多次、反复地对同一个动作进行练习,而这种练习非常容易让学生产生乏味、枯燥等情绪,从而减低舞蹈教学效果,难以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5]。例如,舞蹈训练中的基本功,下腰和劈腿动作的练习,不仅会让学生感到困难,也会让学生感到害怕。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舞蹈经验认为,学生感到困难和害怕的根本原因在于平时训练时动作不到位或训练程度不够,如果学生在日常训练中,敢于多吃一份苦,勤于训练,即可减少训练中的困难。因此,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参与舞蹈基础课程,教师可以组织舞蹈基本功竞赛,将学生分成多个比赛小组,从中逐步角逐出获胜者,并给予获胜者相应的奖励,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竞争意识,提升学生在日常训练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传统舞蹈训练课程的枯燥性,活跃课堂氛围。同时,教师在鼓励学生训练时,可以结合德育教育内容,培养学生敢于拼搏、永不服输、坚韧不拔的品质。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舞蹈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对基础动作的掌握,还要重视思想的表达。教师在开展舞蹈教学活动时,应当深挖德育内涵,充分将德育知识融入教学,让舞蹈课程更加生动、活泼。舞蹈动作、知识的学习,属于系统的、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态度和情感,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内容。另外,将德育教育和舞蹈教学深度结合,不仅能将德育思想深植学生心中,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团队精神、爱国爱党等多种优良品质和精神,让学生在舞蹈表演中更加投入、专心,升华对舞蹈动作的理解和学习,提高自身舞蹈专业水平。

猜你喜欢

舞蹈意识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