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2020-01-09

课外语文 2020年24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阅读教学目标

刘 英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峨山镇左庄小学,山东 枣庄 277313)

不能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学生个体差异被忽视,教学目标虚高且随意性高,学生自我认知水平被高估,忽视学生结构化、科学性学习,导致学生思维体系混乱等这些长期性教育问题,一直存在于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育人为本、提高质量”是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所提出的要求,作为人民教师,教育理念应该明确树立,牢记于心,让学习主体作用在学生身上充分发挥。因此,一定要在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情感态度、技能水平、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有效创新小学语文高效阅读课堂,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好和明确教学阶段的教学评价、环节、方法、内容以及目标,让学生全面发展。

一、通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开启阅读教学活动

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动力,只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教学活动中,进而帮助学生打开阅读大门,使学生领会到阅读的魅力,使学生真正地掌握阅读能力。而想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语文教师就不能开门见山直接让学生进行机械的阅读,需要讲究阅读教学的技巧,通过带有趣味性和生动性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走入到阅读教学活动中。具体有以下两种方式:

(一)巧妙运用语言艺术

师生信息交流的主要场所就是课堂。在课堂上不仅有知识的互动,同时也有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而想要使课堂充分展现其作用,就需要语文教师巧妙运用语言艺术。首先,语文教师的语气和语调应该是多变的;其次,要多运用语言艺术,通过教材阅读文本本身所散发出的情感为学生营造一个具有相同情感的教学氛围;最后,在这种教学氛围中与学生进行密切互动,以此吸引学生和感染学生,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阅读文本所蕴含的深层含义,为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做铺垫。

(二)引入现代信息技术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发育阶段,通常都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以此增强教学的形象性,使学生能够尽情想象,诸如教学内容《卖火柴的小女孩》(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相关的视频短片,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积极融入到教学活动中。

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阅读教学目标

明确和确定教学目标是一个教师教学的第一任务,确定好教育目标,就是为教学评价、环节、方法以及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充分的依据。在全面了解掌握学生水平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和确定小学语文阅读目标。一是为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理念要整体性树立。要掌握“三维目标”的实际内涵,把三者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而不是几个或多个价值观与情感态度、方法和过程、能力和知识等游离的部分。二是目标要有弹性,注重个体差异。不断地推动激励学生去努力达成或实现目标,这一教学目标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量身定制。最后就是学生主体性地位要进一步突出,为了实现学习改变学生,学习发展学生的目标,学生学习主体性是制订教学目标的核心要义。

诸如教学内容《花牛歌》(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设计更加具体的教学课程,既能彰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又能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目标有以下五方面: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2.独立对诗歌内容进行基本复述,要求不看诗歌内容;

3.分享一篇花牛歌;

4.提出一个值得大家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5.理解这首诗歌。

三、结合学生需求选取阅读教学内容

现如今,根据教育部要求,新课改正在不断地推进,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不断显现,主体性也在学习过程中开始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所以,小学教师在进行课程阅读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和要求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发展适应实际教学内容。一是根据学生实际,开展区分教学活动。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不再进行时间重复,把会的知识再重复一遍,把时间留给知识盲区。并且根据学生的反馈,有侧重点地进行教学。二是对于学生难以理解、意识不到的知识点,教师进行着重讲解。尤其是在阅读课程中,教师需要抓住学生们的知识软肋,进行精讲、细讲。除此之外,对于理解上有一定难度的白话文小说以及文言文,也要进行重点讲解。

以小学语文阅读《泊船瓜洲》为例(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这首诗对于小学生来讲,理解上有不小的难度,诗词中的情感理解、字词赏析是需要重点把控的,那么教师应该由浅入深,先介绍一下王安石及其作诗背景,有助于学生对于诗词的理解。找出生僻字,并着重讲解,最终讲解诗词的中心思想——思乡之情。

四、依照学生实际情况确定阅读教学方法

在小学教学阅读课程实践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具体的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无定法、教学有法”。除了一般性方法之外,还可以运用朗读、讨论、提问、讲授等方法,根据环境与时俱进进行更新,创新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例如抛锚式教学、支架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合作小组式教学以及情景教学法。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接受能力,差异性地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全面了解学生思维特点、认知能力、身心特征为基石,掌握学生“最优发展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

诸如,以教学内容《四季之美》(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为例,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年龄,就可以恰当地使用参观法教学,让小学生们去感受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中最有特点的美。在课堂上,可以展示一下学生亲自体验四季最美时间的成果,发表看法、感悟并进行小组间讨论。最后运用情景教学法,导入课程内容,并让学生结合实际,找出文章的思想感情。

五、参照学生实际情况优化阅读教学环节

一个课堂教学活动有很多的部分,其中关键部分就是设计教学环节。以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为凭据,教师要根据实际,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不断地创新、完善、优化教学过程中的课堂阅读教学环节,真正意义上为提升学生们的语文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服务。教师需要依据学生们的思维特征、认知水平、身心特点,创设“五环教学模式”,即阅读要“泛、略、细、精加感悟”。何谓泛读?就是课文需要在课前预习,对于文章的背景和内容有一个表面的了解;略读呢?就是学生需要在课堂刚开始时对文章进行分段,对于不明白的句子词语以及生僻字要做标记;还有就是细读,就是对文章的内涵和生僻字等进行全面掌握;再就是精读,例如赏析文章中的经典语句、字词、把握住中心思想等;最后课程临近尾声,根据自己的感悟,提出自己的问题、认知以及思想,并在设定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经验。

六、参照学生差异状况完善阅读教学评价

针对小学阶段,其教学阅读课程要以教学评价为保证,如此才能顺利开展,这也是教师提升教学阅读效果、教学质量的关键要义。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评价并没有重视学生的差异性特征,其衡量标准就是成绩和分数,这样就做不到科学、全面、有效地评价,尤其是对于一些严重偏科的同学,是一种不公平。所以,在小学阶段的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想建立科学有效的阅读评价体系,就必须根据学生的差异性特征,进行教学评价。最好运用形成性评价对学生阅读水平进行评价,这样就能实现教学的全阶段性、全环节性,而不是单一的教学结果。其表现就是课前预习准备情况,课中应答、听课情况,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以及阶段性考试情况等。最终实现学生全面性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升学生阅读水平。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是阅读教学活动中必须要重视的,根据实际的教学评价与环节、教学方法与内容来优化并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理念一定要以“生”为本,学生个体性差异必须要得到尊重,把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给调动起来,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推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阅读教学目标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