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乘着想象的翅膀
——初中诗文教学新思考

2020-01-09杨咏梅

课外语文 2020年24期
关键词:想象诗人诗歌

杨咏梅

(北京市大成学校,北京 10000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学校的诗歌教学过程中,从小学低年级要求“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到高年级“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再到初中“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诗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意义就在于通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穿越时空走近诗人,日益浸润学生的心灵。

一、展翅方高飞,想象助悠远

古诗词在培养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古典诗歌更重要更普遍的艺术追求是通过借景言情、寓情于景的方式,来抒情写意,创造意境,从而取得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使人读之,悠然深远。”初中生学习古典诗歌,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词的基础内容,了解诗词创作背景,知晓诗词中的意象,感知诗人的情感,通过想象融入诗人所营造的氛围之中。学生在阅读鉴赏诗词时,想象有助于调动学生记忆中的各种文化资源,使一个个抽象缥缈的文字立即变得可咏可品,使一幅幅或壮丽或隽秀或清幽的画面立即变得可观可感。学生奔放的思维借助想象之翅,身临其境,感受诗人蕴含其中的不同情感。

以部编语版文七年级上古代两首诗歌教学为例。

《观沧海》是一首四言诗,全篇写的是沧海之境,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环境的真实描绘,也融进了想象和夸张,展现出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诗人以虚实结合的手法,通过对沧海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生动描绘,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以沧海自比的曹操,他渴望建功立业、立志统一中国。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把诗歌中雄浑的气势同曹操的人生经历、诗人性格、英雄气概联系起来,才能体会诗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此正是曹操伟大抱负和胸怀天下的真实写照。

学生学完《观沧海》后教师随后可以讲授《夜雨寄北》这一首唐诗。本诗写了两次“巴山夜雨”,第一次是实写,第二次是虚写,想象与妻子团圆,“共剪西窗烛”时再回忆起巴山夜雨情景,写法和《观沧海》类似。如果说前两句是实写当前景的话,那么后两句则是虚写未来情。诗人在秋雨绵绵之夜,触景生情,乘着想象的翅膀,用丰富而自然的想象来表现他们夫妻的恩爱之情。“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在充满着美好的想象中,给学生留下了悠远的“空白”。这一“空白”吸引学生开始想象二人真实相聚时的场景又将如何,产生扩写后续故事的兴趣,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人远离家人漂泊他乡时的凄凉和期待与家人重逢的至情之美。

二、挥翅可翱翔,想象促品情

我们透过文字学习中华古典山水散文,进入作者笔下的情境中,读到的就不仅是“山水田园图景”,同时还能通过想象与先贤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品读他们在山水田园中寄托的情感。

古典山水散文教学一直是初中的难点,很多学生反映在学习时不知作者所云,还有些学生甚至误解作者是在悲春伤秋、无病呻吟,这其实与学生不能理解文中的内容有关。想象不但让我们听到了散文里的声音,还能体会到散文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我们更要“知人论世”地想象到作者时代的背景和当时的处境,有时还要想象到我们几千年积淀起来的文化心理和欣赏习惯,特别是那些已被赋予特定含义的意象,这样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与作者情感。

以北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教学为例。该文是一篇以游记形式抒发闲人之闲情的散文小品,全文仅84 字,却含义隽永。在教学环节上我侧重于想象手法,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环节一:让学生合作探究夜游缘由,分小组讨论两个问题:“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思考苏轼为何要夜游,为何寻张怀民,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

环节二:文笔欣赏,让学生自主研读,欣赏画面的美,发挥想象,描绘画面。苏东坡只用了18 个字,“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为写月光的高度传神之笔。短短三句,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描写出透明的境界,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请同学们展开自己的想象,以“我和怀民于月光下漫步,此时……”作为文章的开头,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这幅月夜图景。

环节三: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阅读:你觉得本文中最难准确理解的是哪一个字?学生们都会选择“闲”这个字。此时教师链接“乌台诗案”“东坡来历”《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背景资料。学生自然而然理解“空闲”是相对“繁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复杂而微妙的情感,既有遭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还有自我排遣的达观、闲适赏月的欣喜。他在夜游之时发现自然之美,吟咏自然之美,赞美自然之美。学生随之理解了作者潇洒人生、达观处世的人生哲学,他们积极乐观面对挫折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培养。

三、展翅将共鸣,审美激创作

现代诗文教学并不是简单地讲解教材,而是欣赏美的艺术,熏陶学生精神层面,不断追求真善美,个性解读大千世界。这样潜移默化、循循善诱,学生运用想象进行创作,培养中学生诗歌审美想象能力,对中学生阅读、理解诗歌作品来说,是很有帮助的。

在讲《天上的街市》一课时,教师展示北京语文中考近三年作文题目二想象作文的“丛林系列”导语来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拓展想象的空间。

教师发挥想象,赋诗一首:

郭大诗人说: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我用北京语文中考近三年作文题目二导语:我想那茂密的森林,定然有神秘的王国。那王国里的居民,定然是世上最神秘的精灵。我想那幽深的峡谷,定然有艰难的困境。那困境里的帮助,定然是世上最忠诚的伙伴。我想那遥远的太空,定然有古老的文明。那文明里的文化,定然是当今最古老的思想。

教师的下水文顿时使班级活跃起来,教师引导学生可以调动自己似曾相识的生活经验,自由仿写一小节诗歌。学生们七嘴八舌、跃跃欲试,纷纷要求当场创作。“文学教育不是直接告诉某人一种结果,而是要让接受者自己去感悟,体会作品的内涵,在心灵上受到一种搅动。”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进行表达训练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神效。

课后教师把自己和学生课堂创作的诗歌发到朋友圈,好多孩子意犹未尽在评论区还创作了大量重新雕琢过的诗歌,得到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附:学生创作的诗歌

我想那茂密的树林里,定然有一座古老的城堡,那城堡里的白雪公主,定然是王子那贤惠的妻子。我想在那茂密的树林里,定然有那神奇的妙妙屋,那屋子里的米老鼠,定然是世上最可爱的老鼠。

我想那神秘的四海八荒,定然有神秘的青丘,那青丘里的九尾狐,定然是世上最美丽的动物。我想那浩瀚的九重天,定然有华美的太辰宫,那宫殿里的东华帝君,定然是世上最英俊的神仙。我想那狂沙飞舞的地方,定然是两军交战的战场,那战场上的将军,定然是世上最勇猛的勇士。

我想那遥远的世外桃源,定然有一间阴森的小屋。那小屋里的女巫,定然是世界上最邪恶的老婆婆。我想那浩瀚的宇宙,定然有许多华丽的行星。那行星里的未知生物,定然是让许多人对此深信不疑。

随着学生诗文积累的增加,学生会精神高度自由和身心愉悦放松地“我以我心读世界、我以我手写我心”。学生通过诗歌的学习将开阔眼界,提高审美能力,逐渐形成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知识的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如果把诗文阅读比作一次探险之旅,那么想象是一双帮助学生直插云霄的隐形翅膀,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就是学生获得的最美景致。

猜你喜欢

想象诗人诗歌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晒娃还要看诗人
诗人猫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诗歌岛·八面来风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