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群文阅读”在中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20-01-09

课外语文 2020年24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群文荷花

魏 霞

(兰州科学院中学,甘肃 兰州 730000)

引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席卷了整个教育界,其中古诗词是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教师要想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进入古诗词的意境,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所以,用群文的方式来共读,从而较深刻地理解诗歌意境、诗人情感,是非常可取的方式。群文阅读也大大丰富了我们的古诗词学习的课堂,深化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

一、“群文阅读”的含义

群文阅读的概念,是指在相同的时间内,学生可以阅读多篇古诗词,根据古诗词的内容,进行集体交流与探讨,对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心理作用,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与学习任务。学生的阅读途径逐渐增加,更多的是杂乱的碎片信息,无法形成相关的体系,纵然学生阅读了大规模的信息,实际上也没有提高阅读能力。因此,群文阅读将海量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多种体系的“群文”。每组群文的标题,都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如此才能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发挥出群文阅读的价值。近年来,教学质量的提高,使新版课标对学生有较高的要求,其中阅读的数量与质量至关重要。群文阅读的中心思想,就是在课堂上创造出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进入到古诗词的意境中,真正体会作者的中心思想。

二、“群文阅读”的研究现状

群文阅读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教师的实践创新、推广阅读大赛、研究教育团队。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始终存在“繁难偏旧”的情况,众多优秀的教师都在寻找新的教学方式,其中,群文阅读获得了较高的关注。著名的群文阅读课程主要有《创世神话》《那些难忘的角色》《朋友》等,都是教育界的经典案例。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体现了巨大价值,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因此,相关的教育部门开始进行探索,举办全国性的大赛,积极进行推广和普及,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全国群文阅读教学大赛”,促进群文阅读的研究,将教师与学生紧密相连,使群文阅读快速发展。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主要是诗歌解读,多数是从诗歌教学出发,很少结合多个版本的教材,由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教师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三、“群文阅读”在中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一)把握主题创造意境

在教学课堂中,一节课只有短短的40 分钟左右,意味着教师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讲解多篇古诗词。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古诗词的主题,创造作者当时的意境。例如,在讲述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时,需要先给学生讲述作者思乡的故事,让学生充分掌握古诗词的主旨,体会作者热爱故乡、思念故乡的情感。同时,还需要对古诗词的内容进行扩展,教师需要参考相关的资料,让学生在群文阅读的作用下,掌握更多诗人的社会背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之后,再反复地大声朗诵古诗词,找到其中相同的意境,掌握不同时期的古诗词风格,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二)确定正确的教学目标

1.教师需要海量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在开始进行群文阅读时,需要先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才能在信息化时代,选择出正确的文章。因此,教师需要在上课前进行海量的阅读。例如:当讲解关于李清照的古诗词时,教师需要先将李清照一生的古诗词都认真了解,确定出相关的古诗词内容,其中包括《如梦令》《一剪梅》《武陵春》。《如梦令》中讲述了少女时期的幸福快乐,流露出作者欢快的心情。《一剪梅》中讲述了妻子与丈夫离别后的相思愁苦之情,流露出作者孤独与苦闷的心情。《武陵春》中讲述了国家败亡后,以及丈夫去世后的悲苦,流露出作者凄惨与哀愁之情。三首词中体现了作者不同时期的遭遇与情感,虽然采用了相同的意向“舟”,但是却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因此,教师只有阅读完李清照一生的古诗词后,才能掌握诗词中“舟”所寄寓的情感,使群文阅读发挥出积极作用。

2.教师需要掌握学生的情况

当教师讲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课程时,可以与李白的“月”进行对比。初中时,学生已经掌握一些关于月亮的古诗词,只是缺乏系统性的引导。教师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古诗词的意境,体会“月”所寄托的不同情感,并且通过对比的方式,体会出两位作者对“月”不同的情感内涵。

在《阅读教学设计要诀》中,明确指出初中语文的教学重点,需要学生在阅读的各个时期,对一篇古诗词产生不同的理解,而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地讲解。因此,在进行群文阅读时,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三)“内探”文本“外联”积累

1.结合文本与意象展诗词画卷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任何古诗词的情感都是通过意向为载体,暗示着作者的不同情感。从根本上说,古诗词的教学只有先读懂意象,才能深刻理解意象的特征。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和视频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意象的特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积累学生的诗词量,通过探究古诗词中承载的原型意象,从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例如:在《课外古诗词诵读》中,有四首古诗词涉及“秋”,分别是《天净沙·秋思》《秋词》《夜雨寄北》《潼关》。教师需要围绕秋天,展开相关的意象,让学生对秋天有不同的理解。在《天净沙·秋思》中,通过其中的“枯藤老树昏鸦”,眼前就会呈现出一幅萧瑟秋景图。在《秋词》中,通过其中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体会作者内心的豪放与昂扬的斗志。在《夜雨寄北》中,通过其中的“巴山夜雨涨秋池”,体会作者在巴蜀之地的孤寂与愁苦之情。在《潼关》中,通过其中的“秋风吹散马蹄声”,体会作者不拘泥于世俗的个性。当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意象后,自然就会进行相关的联想。通过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学生对“秋”的意象有了更深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辨析异同转移情感

在《古代诗词四首》中,教师需要让学生找到不同时代与声律的特点,从根本上说一切景象都具有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从功用的角度上说,四首诗词具有一定的整合性。在《观沧海》中,作者通过乐府诗的形式,表达出想要建立一番事业的远大理想。在《天净沙·秋思》中,作者通过元曲的形式,表达出郁闷不得志的苦闷心情。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体现出当时社会文人之间的惺惺相惜之情。在《次北固山下》中,体现出作者自我安慰的心情。以上四首诗词就如同一棵大树上的树叶,互相关联。所谓“一叶知秋”,通过不同的诗词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学生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窥见了作者的豪迈或惆怅等精神世界。

(四)培养创造性思维

传统的阅读模式,对学生的思维具有聚合性,虽然可以使学生快速地掌握课本知识,但是却对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产生一定影响,而群文阅读进行了有效的改进,同时结合聚合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群文阅读通过观察角度的不同,将会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例如:以“荷花”为主题,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作者描写了荷花亭亭玉立与娇艳欲滴的景象,通过宏观的角度,描写出荷花的盛开与蓝天相接;而在《小池》中,作者描写了含苞待放的荷花,通过微观的角度,描写了仅有一个荷花嫩尖浮现在表面上。学生通过不同角度的分析观察事物,从而提高创造性思维。

(五)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

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感受古诗词中的情感之美,通过不同作品的风格,逐渐培养学生的高雅情趣与审美品位。例如:在《采莲曲》中,作者侧面描写了少女的美丽,与自然之美融合在一起,体现出融合之美。在《莲叶》中,作者描写了舟行荷塘和微风吹过荷叶的画面,体现出图画之美。在《赠荷花》中,作者表达了想要寻找政治依靠的心理,体现出合作之美。在《白莲》中,作者通过拟人化的手法,称赞荷花高洁与傲岸的品性,体现出独特之美。学生通过对审美的追求,逐渐提高审美品位。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中学古诗词教学中,群文阅读不但可以扩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其创新意识与古诗词的鉴赏能力,还可以增加教师的教学方式,确定正确的教学目标,使语文课堂具有别样的精彩,提高学生课堂的主动性,从而提高语文的学习效率,为国家的教育行业带来重大进展。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群文荷花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群文活动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