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临海水土异物志辑校》札记

2020-01-09

台州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临海札记水土

王 健

(台州学院 人文学院,浙江 临海 317000)

《临海水土异物志》是我国成书时间较早的方志之一,记载了台湾高山族的早期史地情况以及东南沿海地区鳞介鸟类、竹木果藤等动植物资料,在方志史上有重要意义。《临海水土异物志》的作者一般认为是三国时期吴丹阳太守沈莹。①也有学者认为其书成于晋代,存在作者争议。参见俆三见《〈临海水土异物志〉作者质疑》(《中国农史》1990年第3期)、赵伍《〈临海水土异物志〉成书时间考》(《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等。其原书散佚,有陶宗仪、杨晨两个辑本。今有张崇根先生《临海水土异物志辑校》(以下简称“《辑校》”),是为佳本。笔者近日拜读《辑校》,偶有一得之愚,作以札记,以就教于师友。

一、原文讹误

“乌贼”条

《辑校》11:“乌贼之骨,其大如楯居者,一枚作鲊,满器受五升。”[1]8

按:“楯居”不词,当作“楯瓦”,“居”“瓦”形近而讹。“楯”同“盾”,盾牌。《集韵·准韵》:“楯,干也。或省。”“楯瓦”即盾脊,是盾牌中间的突起处。《左传·昭公二十六年》:“齐子渊捷从泄声子,射之,中楯瓦。”杜预注:“瓦,楯脊。”宋释德洪《明应仲出季长近诗二首次韵寄之·其一》:“小楼楯瓦谁庭院,弱柳多情故掩藏。”乌贼身体多椭圆而扁平,其形如盾。乌贼骨即“海螵蛸”,是乌贼体内的骨状硬壳,正与盾脊相类。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二·乌贼鱼》:“骨名螵蛸。”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下:“(乌贼鱼)广州边海人往往探得大者,率如蒲扇,煠熟以姜醋食之,极脆美。或入盐浑腌为干,搥如脯,亦美。吴中人好食之。”“率如蒲扇”与“其大如楯瓦”可相比勘。因此下句云“一枚作鲊,满器受五升”,形容其肉多。“鲊”是经过腌制的鱼、肉类,有“蚶鲊”“鱼鲊”等。“枚”作量词,“一枚”相当于“一个”,《御览》九百四十三“

猜你喜欢

临海札记水土
护理札记
临海余丰里民宿
韶关札记
叩问 轻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阅读札记
临海不完全折腾指南
On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s of the Dietary Customs of the Naxi People
旅日札记
临海变“大海”
故乡的水土..
关于物联网技术在临海矿山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