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乡年鉴》:诗学和科学的融合

2020-01-09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利奥波德年鉴诗学

陈 彧

(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8)

《沙乡年鉴》(A Sand County Almanac and Sketches Here and There, 1987)是美国环境保护先驱、生态伦理之父、自然文学作家奥尔多·利奥波德的著作。罗伯特.芬奇[1]把它视为仅次于《瓦尔登湖》的自然文学作品,耶鲁大学英文系教授塔马其认为阅读《沙乡年鉴》会给读者喜悦和轻松之感,并受到鼓舞。另一方面,《沙乡年鉴》被誉为美国环境保护主义的圣经, “美国历史上意义最为重大的环境运动的智慧试金石”[2],书中提出的“土地伦理”思想成为美国制定环境保护政策的基石。

《沙乡年鉴》出版于1949年,但从生态学、环保主义和哲学方面展开的有关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文学视角的解读常见于书评或导读。随着生态文学批评的兴起,相关研究逐渐增多(Philip Cafaro, 2001[3]、Daniel Berthold,2004[4])。国内学者从文学视角解读《沙乡年鉴》,认为该书是对土地伦理与土地美学的诗性阐释[5-7];对利奥波德生态意识与环保主张进行哲学和伦理性探讨的学者则认为其生态观点有助于反思并评估历史上人类行为对环境的影响,进而促进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解[8]。利奥波德通过自然写作的方式向读者传播生态学知识与理念,实现科学与诗学在作品中的融合是笔者讨论的内容。

《沙乡年鉴》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沙郡年记”记录了作者和家人在威斯康星沙场的所见所为;利奥波德采用散文的方式、诗歌般的语言讲述沙县农场的生活,把林学、鸟类学、土地和环境科学知识巧妙地融合到叙述中;第二部分“随笔”主要写作者在资源保护方面的个人经历和反思;“结论”部分基于多年野外工作和林业管理经验,结合生态学、伦理学、哲学观点提出“生态平等”、“土地伦理”等划时代概念。书在写作模式、内容安排、主题贯穿方面有别于其它自然文学作品,这与写作年代以及作者职业身份有关:毕业于耶鲁大学森林系,在林务署工作多年,任教于威斯康辛大学,教育背景和职业身份赋予利奥波德传播生态知识、宣扬土地伦理的使命;作为天生的作家,在盛行自然写作的年代用诗化的语言、恰当的文体讲述科学知识是其写作本能,二者赋予《沙乡年鉴》“用科学的方式记录自然,用诗学的方式阐释科学”的独特风格。

1 向自然文学靠近的写作过程

1941年克诺夫出版社邀请利奥波德写一本“记录个人荒野探险的…温馨的、有感召力而且生动的…给业余读者看的书…”[9]。从接受写作邀请到出版社同意出版的8个年头里,利奥波德边整理原有文稿,边创作新作品,并反复调整书稿内容与结构安排,在满足出版商的自然写作要求和完成传播生态理念的写作目的间寻找实现方式。

成书过程一波三折,书稿几次被驳回修改。1944年利奥波德第一次提交给克诺夫出版社的书稿包括“沼泽挽歌”等13篇文章。出版社认为书稿内容不足、话题分散、文章的视角和风格各异、普通读者会无法理解作者写作意图,提出增加对自然的观察内容,减少生态学内容的修稿要求。1946年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建议作者多介绍自己,以个人经历作为贯穿全书的主线。1947年9月书稿第二次送交克洛夫出版社时,利奥波德重申自己在融合自然事件的叙述与阐释方面做出的努力,并拒绝出版社的修改提议,他认为书稿已经达到自然写作要求,内容已融合成令人信服的整体。尽管如此,在1947年秋天到1948年初,利奥波德增写了“好栎树”、“大草原生日的葬礼”、“斧头在手”,修改了“雁群归类”、“合唱的矮树林”等5篇文章。1949年1月牛津大学出版在保留利奥波德书稿内容和格式基础下出版了《沙乡年鉴》。

自然文学作品通常从作者个人日记提取和修改内容而成(如《瓦尔登湖》),《沙乡年鉴》则不同,利奥波德记事本上记载的是融雪的日期、花开的季节、气温和光线强弱变化等科学性量化内容。另一方面虽然几家出版社先后驳回稿件要求修改,但都充分肯定了利奥波德生动细致的观察和熟练的词语运用等文学功底。《沙乡年鉴》内容的科学性是作者职业身份的选择,表现形式的文学性是作者写作天赋受出版社编辑启发后的自然流露。

2 主题和形式的内在统一

已有研究结果表明,《沙乡年鉴》这个自然文学色彩浓厚的书名是出版商的决定而非作者的选择。利奥波德先后计划用“沼泽挽歌”、“像山一样思考”和“辽阔领地”命名书稿,三个拟用名均源于他的同名文章。调整书名的过程是利奥波德解决所谓“结构和风格不统一”难题的过程,他从写作内容、文体风格、结构安排着手,在自然写作与生态理念传播之间寻找契合点。

“沼泽挽歌”完成于1937年,文章从描写沼泽黎明风光开始,讲述从原生态沼泽到人类入侵沼泽引起的生态变化等内容。文章不乏对自然的描写和对沼泽主角(鹤)的哲理性讲述,但重点落在人类无限制开发沼泽造成的生态破坏方面,并悲观地预言生态末日的到来。这种采用辛辣语言、批评家视角写成的文章存在不易被读者接受的问题。从“我”的视角“像山一样思考”,回忆年轻时参与猎狼的经历,用忏悔的语气反省这种行为对生态造成的影响,呼吁从生态整体的角度去思考人类干预生态造成的系列后果。文章没有直接说教,而是把因为经历过所以懂得要去改变的过程呈现出来,让读者感同身受并自然地接受作者观点。“辽阔领地”立足于沙县农场,描写“我”、狗、知更鸟、苜蓿等多种动植物在七月凌晨间的活动,这里没有活动主角,也没有任何生态内容的说教,所有生命在各自的空间里按自身规律参与生命活动的交替与交织,优美语言勾画出的是令读者心驰神往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凌晨美景。从“批评家”到“我”再到“无活动主角”的叙事主体的转换,从直接说教到借助故事讲述到让读者无声体会的改变正是作品不断向读者靠近的过程。

把哲学文章和描述性文章结合起来并非易事。《沙乡年鉴》三个部分的内容和结构确实有异于其它自然文学作品,但书的主体思路是明晰的:用诗学的方式讲解科学,用文学的形式表达土地伦理思想。这种贯穿通过利奥波德擅长并重视的“文学效果”来实现。

利奥波德留下的一张名为“写作笔记”(Notes of Paper Writing)的手稿显示,他认为文章应该包括描述、阐述和评述三个部分,这个被他称之为“文学效果”的结构模式[9]。名篇“像山一样思考”就是典型例子,作者用排成行的星号(*)把文章分成结构明显的三部分,首先细致地描写狼的嚎叫、猎狼的过程,接着论述狼群消失带来的系列后果,继而提升到倾听狼的嚎叫、学习山的思考哲学层面。这里描述、阐述加评述的构成模式赋予这篇文章寓言般的启示意义:人们为了维护豢养的羊而去猎杀吃羊的狼,却不懂得山对狼群的需要,人以自己为中心去对待这个世界就是在破坏自然的平衡,最终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利奥波德把对“文学效果”的追求体现在大多数文章的结构布局上以及全书的内容安排上,全书遵循三部分结构模式:第一部分在深厚的专业知识支撑下,作者用欢快的语言描写和记叙他的沙乡农场以及那里的生活,具有典型而强烈的自然文学特色;第二部分从个人经历的讲述中呈现生态思想的演变过程,让读者参与其中并产生充分共鸣;最后水到渠成地在第三部分导入“土地伦理”、“环保美学”等核心生态理念。三个部分层层递进,给读者提供愉快阅读体验的同时,完成向公众传播土地伦理知识的终极写作目标。

3 诗学与科学的融合

描写、阐述和评述三步策略是实现全书内容和结构安排合理化的重要手段,而时态、语气和修辞手法等诗学手段的运用则大力加强了《沙乡年鉴》的可读性,并实现了融“科学”于“诗学”的写作意图。

时态是文体构成的重要指针,时态在《沙乡年鉴》里的变换使用顺应了内容结构的变化。第一部分利奥波德采用现在时态,记录自己和家人“现在”在威斯康星河谷荒废农场的生活。因为心怀重建消失的田园生活与恢复生态的目标,在四季轮回中作者犹如乡村智者在河里捕鱼、在农场里捕捉松鸡、在黎明巡视领地、在空地观赏鸟儿的求偶舞姿……简洁的文字、自由的散文体讲述农场四季的动植物,生活中的趣闻轶事;描述惬意的、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的情趣乡野生活,一切显得迷人而有趣,让读者不由自主地心向往之。同时作者的讲述里有大雁飞来的日子、雁群的数量、栎树的生长周期……等科学知识,这正是作者用专业知识科普大众,推广生态环保理念的良苦用心所在。读者在阅读中体验作者惬意的生活,意识到这种愉悦来自与土地的和谐共处,开始自觉地接受作者观点。

第二部分作者用过去时对前四十年的经历进行自传式回忆,讲述自己从对生态反应迟钝的普通大众成长为认真观察和反思土地及生态变化的智者过程;用自己的蜕变过程树立仿效的榜样,启发和领导读者走上与大自然和谐共存之道。第三部分的时态运用没有明显的偏好,讲述的是“土地伦理”及相关的荒野、美学、哲学内容。这是人类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必须知晓并践行的准则,其价值不会因为人类过去的无知、今天的漠视和对未来的担忧而改变。任何形式的违背只会带来愈发严重的生态问题。时态的变化暗示作者对改变民众生态观的期望:过去的错误导致生态恶化,纠正错误还能享受人与自然共存的美好。

语调是作者通过写作方式和风格对主题表达出来的态度。《沙乡年鉴》三部分的语调因各自功能的不同而变化。第一部分最具文学特质,是自然写作的典范。采用欢愉的语调描写沙乡景色,记叙沙乡生活,因农场物种和栖息动物的数量减少或消失引起的淡淡忧伤隐藏在诗歌般优美的文字里。第二部分语气变得正式而客观,赞美诗般的描写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作者对生态和环境问题表露出的忧虑和哀悼:沼泽被抽干、野性河流被大坝拦腰截住、熊和狼被猎杀殆尽、外来物种的入侵……。对比“一月雪融”与“沼泽哀歌”的开始段落,不难发现语调从欢快愉悦到严肃忧郁的转变。前者写的是一年的开端,冰雪开始融化,动物从冬眠中苏醒,整个大地在躁动中呈现出勃勃生机。反观后者虽然同样写景,但景致显得诡异、苍白和凝重,弥漫着令人惊悚的寂静,让读者觉察到某种不祥之感。

每年,在仲冬的大风雪过后,雪就在一夜之间开始融化了。在这片土地上,我们可以听见清亮如铃的滴水声。[10]

黎明的一阵风,在这片大沼泽上移动。借着它的推力,一层浓雾缓缓地、几乎觉察不出地,飘过宽广的沼泽。仿佛白色的冰河鬼魂般,雾前行着[10]。

如果《沙乡年鉴》后两个部分在内容风格和结构上沿袭前一部分的话,它只能停留在自然文学范畴,成为众多自然文学作品之一。利奥波德在第二部分开始彰显写作目的:质疑公众的土地态度和政府的土地政策,以率先的觉悟去唤醒公众对土地的良知。“像山一样思考”中作者从狼垂死的眼光中读懂的内容构成了土地伦理的雏形:食肉动物(狼)是整个草原生态中的重要环节。利奥波德没有谴责批评他人和政府,而是自觉地去引导更多的人构建起正确的土地生态观。作为具有写作天赋并受过专业训练有影响力的科学家,借用自然写作的形式讲述专业生态知识是利奥波德的明智之举。

“结论”是全书的核心,诗学效果不再是写作重点,作者以生态学家的学识,采用分析论证方法,讲述土地金字塔、食物链的原理构成。构成这部分的四篇文章各自结构完整又合乎逻辑地推进,其中两篇在1941年之前已公开发表,在学术圈中有一定的影响力。汇聚四篇文章构成书的第三部分具有让土地伦理理念走出学术圈子,让普通的读者知晓并接受,产生道德上的责任感和行动上的执行力,维护和健全土地共同体的功能。在整本书的大语境里,在体验了利奥波德的生活经历和感受的前提下,在愉快的阅读过程中,读者能自觉地受影响并接受其生态观点。

4 结束语

“当一个事物有助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时候,它就是正确的,当它走向反面时,就是错误的”[11],共同体是动态的生态系统,共同体中各组成部分彼此依存,永无休止地演化着,人类应该认同并融入不断扩大的共同体,这是《沙乡年鉴》表达的核心内容,也是要传递给读者的环境伦理学和生态学的核心思想。利奥波德成功地用讲故事的手法让读者参与他的成长和思想转变过程,通过事例向读者展示土地和环境的演变,最终实现向读者传播科学生态观的目的。

《沙乡年鉴》的前半部属于自然文学,是利奥波德基于专业知识的对大自然的观察与体验,结论部分是基于对土地的热爱和忧虑之情,上升到哲学高度的土地伦理。从结构和内容上看,前面部分为后面部分服务──为读者轻松愉快地接受土地伦理服务。利奥波德的努力,包括内容安排、书名变更、写作风格调整、时态语调的采用都服务于一个目标:构建科学与诗学相融合的独特文体,用诗学的方式解释科学,采用诗学的方式吸引读者来接受土地伦理的生态理念。《沙乡年鉴》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共同体,得到数百万读者认可的“共同体”。

猜你喜欢

利奥波德年鉴诗学
背诗学写话
特色·可读·扩展《江苏年鉴(2020)》
《中国交通运输年鉴(2019)》征订单
《中国交通运输年鉴(2019)》征订单
《中国交通运输年鉴(2018)》征订单
环境伦理学何以可能?
最强魔术师
第四届扬子江诗学奖
关于利奥波德生态伦理思想的翻译、解析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