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造价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2020-01-09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陶红霞

天津教育 2020年28期
关键词:鲁班工坊国际化

■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陶红霞 辜 林

一、背景及现状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社会得到普遍认可,中国职业教育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服务功能日益凸显。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改革,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为学校发展指明了方向,描绘了蓝图。

作为国家现代职业教育创新改革示范区,经过多年建设,天津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已然迈向中高水平国际交流合作的发展新阶段。天津首创的国际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鲁班工坊”在海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继成立,将中国产品输出和服务输出相结合,创新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拓宽中外合作办学路径,为推动高等教育资源“走出去”搭建了更为畅通的平台。

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是天津市“十三五”国内优质高职院校和世界先进水平高职院校的建设单位。学院工程造价专业是天津市“十三五”优质校建设的优质骨干专业,该专业建设基础较好,师资力量齐备,教学资源条件有保障,校企深度合作,学生在国内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该专业在校生规模位居学院各专业首位,呈现“出口畅、入口旺”的良好发展态势,学院在工程造价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上也进行了积极探索。

二、工程造价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一个专业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不能“闭门造车”,专业的建设基础是根本,广泛、高质量的国际交流合作是依托,此外,企业的参与必不可少。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的优质公共产品,天津职业院校以此为契机,首创了“鲁班工坊”建设项目,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继落成“鲁班工坊”教学体验中心,以各院校优质专业为核心,广泛开展教育教学合作,助力中国产品、中国技术和中国标准在海外落地、推广和传播。学院在“十三五”工程造价优质骨干专业建设项目成果的基础上,为配合中资建筑企业“走出去”,为国内和海外当地的学生就业和发展,积极探索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马来西亚的南方大学积极对接,探讨以工程造价专业为核心的教育合作,以“鲁班工坊”项目为实施载体。马来西亚南方大学坐落于该国西岛南端的柔佛州新山市,与新加坡隔海相望,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碧桂园、富力地产等大型中资建筑企业在当地大规模投资,对当地建筑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双方积极互动的基础上,学院将“一带一路”伙伴院校建设项目列为“十三五”世界先进水平校的重点任务,通过与马方院校共建“鲁班工坊”项目,以构建工程造价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手段,探索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建筑类专业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建设路径,即构建工程造价专业“六个一”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从而实现“国内高职+中资企业+国外高校”共同参与的“校校企”三方共育机制,推动形成由国内高职院校、国外院校、企业、学生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校企合作新机制。

(一)工程造价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在中马双方院校的共同努力下,包括工程造价软件供应商——广联达等跨国企业在内的多方,共同参与研讨工程造价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国际市场和国际惯例,完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提升毕业生在跨国企业中的竞争力。

按照专业国际化教学标准编制的目标,在现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主要增设了土木工程概论和专业英语两门课程,该两门课程均采用双语教学,意在培养学生了解国内外工程造价涉及的工程范围,土木工程的构件和基本结构体系,土木工程建设的程序、设计、施工及使用、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产生、发展,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使学生达到参与涉外项目所要求的基本工作能力,能够看得懂、说得出、写得了有关涉外的业务资料,能结合专业和岗位得体地进行日常会话和专业交流;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中,加入了国际工程造价发承包价格的构成与核算要点,加入了FIDIC条款中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建设施工组织中加入了BIM5D在施工组织中的应用模块,使学生更加深入熟悉BIM技术的广泛应用。

(二)基于“鲁班工坊”的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模式

“鲁班工坊”是天津市教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依据“国家现代职业教育创新改革示范区”建设协议,探索优质职业教育走出去,服务国家“一带一路”,配合国际产能合作,培养当地合作国家熟悉中国技术、了解中国工艺、认知中国产品的技术技能人才,是一种创新型职业教育国际化服务项目。

“鲁班工坊”的建设模式已基本成熟,是职业院校国际化办学的有效载体,各参与方能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连接起跨国的教育链和产业链。在“鲁班工坊”项目框架下,学院以“一带一路”伙伴院校建设项目为依托,吸收海外市场企业、岗位的经验、规范和标准,修订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养方案,用于指导国内教学,培养能“走出去”的技术技能人才。与此同时,根据马来西亚当地的市场需求和岗位标准,重新整合编排教学内容,以项目制课程为输出形式,培养当地学生,并推荐考取中国标准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便今后到中资建筑企业就业。在专业建设方面,中方院校为海外院校教师提供专业师资培训,赴当地进行实训室建设指导,实现师生互访。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教育合作内涵,推进学分互认,积极引入当地中资企业参与、发挥作用,使中国高职教育学历在海外获得高度认可,为工程造价国际化专业标准的制订、招收海外留学生和国内学生海外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工程造价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实施路径

通过“六个一”国际化人才培养建设路径的构建与实施,打造工程造价国际化专业。

1.建设一个中心——“两室一课堂”综合产教中心。包括工程造价实训室、BIM+VR实训室及数字化资源空中课堂。

建设一个能满足造价专业实训要求的工程造价实训室,采用国际标准的工程算量软件,以满足中外两校学生专业实训要求。建设一个BIM+VR实训中心,通过VR技术还原真实场景,让中外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建筑内部空间布局、建筑工程体量等,实现多专业的融会贯通,并强化对建设工程整体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远程视频会议功能,在中外院校间建立空中课堂,促进两校教学资源优势互补,实现异地教师之间的教研互动、异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

2.建立一套标准——国际化课程标准。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建筑企业技术标准,导入典型职业岗位标准,结合工程造价国际化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课程开发上将理论教学、专业实训、技能考核三个部分有机联系起来,选取符合境外市场需求的技能岗位,开发短期培训课程。

3.取得一张证书——技能等级证书(1+X技能等级培训)。基于全国造价员岗位能力要求,开发培训课程,实现课证融通。

4.打造一支队伍——国际化专兼职师资队伍。通过国内外进修、调研、培训,企业实践锻炼,参与教研科研项目课题研究,开展社会服务等途径培养一批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能掌握工程造价最新技术发展成果、国际标准并能胜任国际化课程教学的专兼职教学团队。

5.架设一条通道——师生国际交流通道。在“一带一路”伙伴院校合作框架内,积极开展常规性的师生交流活动,探索建立中外院校学分互认、访问学者制度和交换生制度。积极开展国际化专业建设研讨、学术交流及教学资源开发等教研活动;参加语言研修班,提升专业教师英语应用水平。同时,积极拓展学生国际交流的渠道与方式,以文化交流、冬夏令营、互派交换生等形式,开展赴境外院校课程学习、社会实践等活动。

6.建立一个机制——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机制。探索构建由国内高职院校、国外院校、企业、学生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新机制。规范国际化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从多主体、多角度评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质量与效果。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估反馈机制,重视人才使用单位的反馈及合作项目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程度。

猜你喜欢

鲁班工坊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星月工坊
星月工坊
快乐小鲁班
超级『鲁班』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聪明的鲁班
星月工坊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星月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