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在绘本阅读中产生数学智慧
——学前教育数学类绘本阅读的指导策略
2020-01-09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实验幼儿园郑晓丽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实验幼儿园 郑晓丽
现代社会被誉为知识经济时代,基本特征是我们每个人在受教育期间所学到的知识只能短暂地满足个人发展需求,而要想真正在个人位置上实现长远发展,就必须要不断地丰富个人认知结构。在此过程中,阅读显然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可以让人们全面拓展个人视野,所以如何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也必然是学前教育所要思考的基本问题。针对幼儿的特殊认知特点,教师就应该充分开发绘本资源,让幼儿自主观察图画信息,及时描述绘本内容,共享阅读信息,切实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与思想认知潜能,全面改善幼儿的品格、情感发育状态。
一、创设观察情境,引导幼儿回忆生活
组织绘本阅读活动的基本前提是要确保幼儿可以全身心参与绘本阅读活动中,让幼儿自主思考绘本内容,使其及时整理绘本内容,完善语言表达,深化阅读记忆。然而,在数学类绘本阅读活动中,一个不起眼的细节内容都有可能直接影响幼儿对具体数量关系、空间结构的认识情况,漏掉这些细节,便会阻碍幼儿数学认知思维的生成。
因此,幼儿教师应该要主动创设阅读情境,让幼儿及时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使其通过生活资源去分析绘本图画所呈现的数量问题、几何问题、统计问题等,初步改善幼儿的数学思维,让幼儿能够全面地观察图画内容,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由此培养幼儿的数学认识能力。如此,幼儿也能够很好地利用直观经验去分析数学问题,自然而然地展开逻辑探讨。
就如在《蜘蛛和糖果店》数学类绘本阅读活动中,我就准备了一些糖果,比如棒棒糖、奶糖、果汁糖、“蚯蚓”糖等,询问幼儿是否喜欢吃糖。本班幼儿大声回答喜欢,几个胆子较大、无法抗拒糖果诱惑的孩子直接向我索要糖果。
当看到幼儿眼中的渴望时,我就告诉幼儿,大家要一起装扮活动室,将活动室变成一个糖果店,由此组织“过家家”活动。这就让幼儿产生了兴趣,然后我就让幼儿思考如何排列糖果位置。
对此,幼儿提出可以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有的幼儿指出可以按照糖果包装纸的颜色排列,还有的幼儿表示可以按照糖果种类排列等等。由此,我就组织幼儿阅读了《蜘蛛和糖果店》这个绘本,使其通过主人公装扮糖果店的行为了解了分类、统计概念,初步培养了幼儿的统计意识。
二、坚持幼儿自主分析,合理介入教师指导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教师都是绘本阅读指导活动的掌控者,负责引导幼儿认真分析绘本内容,有一部分教师会一五一十地讲解绘本内容,为幼儿讲故事。在数学类绘本阅读活动中,这种互动模式的弊端十分明显,比如幼儿很可能因为对绘本图画信息不感兴趣而走神,或者是以机械接受的方式来记忆相应的数量关系与形状结构,导致幼儿开始抗拒、敷衍绘本阅读活动。
对此,目前的学前教育则十分强调幼儿的自主性发展行为,所以在组织数学类绘本阅读指导活动时,幼儿教师要及时突出幼儿的自主阅读权益,鼓励幼儿自主观察、整理并表达绘本内容,使其通过图画资源去分析数学问题,学会数数、学会分类、学会划分图形结构等,切实发展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但是,幼儿的年龄很小,观察能力也比较低下,在数学类绘本阅读活动中经常会产生一些错误想法,所以幼儿教师也应适当介入指导,帮助幼儿完善阅读思维与观察结论,进一步提高数学类绘本阅读活动的效率水平。
在《汪汪的生日派对》绘本阅读活动中,我就要求5个幼儿一起合作,认真观察图画内容,分析在汪汪的生日派对上发生的故事,告诉幼儿重点观察图画中各个物体的数量变化情况,画出相应的简笔画,希望幼儿可以通过绘本阅读了解基本的加减法知识。如此,各个小组便可真正地积累有效观察经验,通过直观的物品数量变化分析加法代表着增加、变多;减法则代表减少、变少等等。接着,我就写下每张图画中各个物品的具体数量,引导幼儿书写各个数字、加减法符号,帮助幼儿进一步优化数学结论,还鼓励幼儿结合生活中物体数量的变动情况展开数学表达,让幼儿能够借助绘本阅读结论去分析生活中的数量变多、变少问题。
三、借助电子白板,增加阅读探究的趣味性
在数学类绘本阅读活动中,幼儿的兴趣、思维活跃度直接关系着阅读效果,但是幼儿本身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注意力极易分散且集中周期较短,所以如果无法真正激发出幼儿的阅读兴趣,便很难产生优良的阅读效益。
针对这一问题,幼儿教师可以借助电子白板来组织数学类绘本阅读指导活动,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先进功能来增添数学类绘本阅读的趣味性与多元性,以便让幼儿全面观察绘本内容,切实优化幼儿的阅读感悟。为此,幼儿教师应该适当使用电子白板的遮盖、分块呈现、动态画面与配音技术等转变数学类绘本阅读的常规方式,以丰富直观的动态绘本去引导幼儿全面归纳绘本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从而切实优化数学类绘本阅读的育人效果。如此,则可真正让幼儿产生阅读期待,使其全身心地投入数学类绘本阅读活动中。
就如在《跟着线走》绘本阅读活动中,我就利用电子白板设计了一个动画效果,还插入了一个节奏轻快、基调活泼的儿歌,由此让幼儿通过电子白板观察绘本内容。首先,电子白板会展现一条弯曲的线,然后会随着线的滚动逐渐展现出街道、行人等各类物品,其中还有数字、颜色、图形等多个数学元素,便于幼儿跟着线一同旅行,由此产生丰富的数学认识。在电子白板的支持下,本班幼儿就好像是在旅行,也在旅行见闻中自然而然地认识了数字、颜色、图形、物品,针对性地观察了图画的具体内容。如此,幼儿便可有效完成绘本阅读任务,切实展开绘本思考。
在此过程中,我会针对数字、颜色等数学知识来引导幼儿学习书写、阅读各个数字,根据各类物品的数量帮助幼儿学习常见的加减法知识,让学生认真观察各个物体的形状,使其学会分类、学会统计。再如,在《10 个10》绘本阅读活动中,我就利用电子白板设备分块呈现了绘本内容,通过遮盖功能帮助幼儿集中了视线,使其在绘本阅读时重点数一数同类物品的数量,比如手指、数字、颜色、形状等,让幼儿学会数数。
这就可以保证幼儿能够集中注意力重点观察图画信息,避免幼儿因为注意力不集中、观察不到位而无法正确数数,切实优化了幼儿的数感,且能促使幼儿数一数生活中各类物品的数量,让幼儿积累愉快的数学阅读经验。
四、结语
总而言之,学前教育是落实早龄教育任务的基本机构,教师也应该认真分析幼儿的现实成长需求,从多个方面来丰富园本课程。其中,数学类绘本阅读可以综合丰富幼儿的生活认识,开发幼儿的思维认知潜能,让数学活动变得直观、简单与生动。所以幼儿教师要积极利用数学类绘本阅读活动来引导幼儿展开观察、表达、思考,切实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由此丰富幼儿的认知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