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的思考

2020-01-09叶秋霞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34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利用

叶秋霞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斗虎屯镇中心小学 山东·聊城 252039)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道德和法律观念的提升,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的融合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它既可以教育学生继承我国的道德传统,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学会如何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作为小学教师更应该逐渐将小学道德与法治和法治教育融合在一起,开展一个全面的多元化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具体可以从联系家长、利用案例、创设情景、利用信息技术等方式展开。

1 以新课标为准,联系家庭、社会、校本课程开展

当今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建立规则意思和法制观念,初步树立公平公正的民主意识。为此笔者认为教师应该要充分联系家庭、社会、校园这三方面,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完整的价值观和是非观。

1.1 家庭

家庭是一个学生品格形成的重要环境,相同的学校毕业的学生,有些能够成为国家栋梁,有些却会堕落到犯罪,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家庭环境,因此作为教师,更应该做好家庭普法、改善学生的家庭环境的任务。例如定期发放普法资料,定期开展法制教育讲座邀请学生和学生家长一起参加,逐步改善学生和学生家长对于法律、道德的观念,渗透法律意识。要求家长对学生不溺爱,不偏袒,公平公正的对待学生。让学生能够在父母的行为准则下,懂得自己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不能因为场所或者是面对的人物的不同而区别对待。

1.2 社会

法律和道德本就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因此教师想要渗透法治观念就应该主动的和社会联系。笔者所在学校会和当地公安派出所、法院、司法机关有一定的联系,坚持做好“普法教育”。定期邀请社会人员为校园里的学生和教师进行法制讲座,以学生作为纽带,逐渐影响社会,争取人民群众对学校普法的支持,帮助执法机关更好的执法。作为教师也应该积极主动的召集相关的社会人士,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现实生活,了解法律不仅在校园中需要学习,即使到了社会,也可以用法律来保护自己。道德情感也是能够约束一些人的行为的,只要自己不愧于心,就可以充分改变对方。

1.3 校园

作为小学教育的主阵地,小学教师更应该有意识的将道德与法治课程和法治教育结合,在课堂上渗透相关的法律条文。例如在道德与法治课上通过“法律护成长”、“我是小公民”、“欢迎来到我的家乡”等公开课,向学生们普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利用主题的方式,深入浅出的让学生了解相关法律。作为教师更应该约束自己的行为,以身作则,才能带动学生,潜移默化的改变学生的行为和意识。

2 尊重事实依据,充分利用时事新闻和生活案例

道德和法治本就是源于生活,也用于生活的,因此教师想要让学生能够利用法律、遵守法律,有一定的道德标准,就应该将事实案例结合在法律普及课堂上,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将实际的生活和法律结合,才能实现让学生能够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目标。

例如在学习《绿色小卫士》一课时,笔者会要求学生讲一讲自己身边发生的和环境有关的故事,让学生来辩论是非。有些学生会讲自己的小区环境有关的故事,例如有很多养宠物狗的家属,带着小狗出来遛弯却不整理小狗的粪便,导致小区四处都有小狗粪便;有些人乱丢垃圾,导致小区地面都是垃圾的痕迹;有些人将垃圾堆在楼道上,一直不丢。面对这么多学生举的例子,笔者就会要求学生分组,一组认领一个不环保的故事,思考他们的行为是否正确,应该如何利用法律或者是道德来规范他们的行为作为课后学习课题去了解。不少学生就会搬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等法规来证明这样的行为是犯法的。由此学生意识到,许多不道德的事情其实还是会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的,只不过大部分人对法律的认识不够,因此没有利用法律的武器来武装自己。

例如在学习《我想要我能要》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思考一下自己在购物的过程中会遇见哪些事件会让自己不开心的,或者是哪些事情会让自己比较开心。班级中的学生就会说自己买东西的时候遇到东西是坏的,而且对方还不给自己换;有些说自己在买到东西吃了之后拉肚子。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拿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告诉学生其实可以利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在课堂上让学生们扮演售货员和购买者,针对售货员的东西不好进行沟通交流,在这样的真实案例中让学生明白赚钱不容易(售货员的角色也很辛苦),自己的权益要靠自己来维护。

生活中到处都有可以利用法律和道德标准的地方,作为教师应该要善于利用这些实际案例,尊重事实让学生了解“法律源于生活,更用于生活”,不会使用法律的人只会暗自将亏往肚子里咽。

3 注重情景创设,构建有趣、真实的课堂氛围

道德和法治对于学生而言是生涩的,是难以学习和理解的,但是若是教师能够进行情景创设,那么学生会很自然的参加到教师所想要展现的法律事实场景中,利用真实符合生活的语言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本上的知识。

例如在学习《学会自我保健》一课时,笔者会将书本上的图片转变成视频的方式,邀请班级中的学生成为小演员,按照书本上的图片一一还原,录成宣传片,让学生不仅能够亲身经历这样的保健方法,还可以将文字图片资料转变成视频资料,以备后续的记忆回溯和查看。小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薄弱,身体也比较脆弱,以今年的疫情为例,笔者会要求两组学生演员分别演绎不勤洗手、不戴口罩的易感人群和勤洗手、一直戴口罩的自我保护人群,要求学生思考这样的两组演员谁的患病概率会更高,在这样的对比表演下,学生能够就能知道自己该如何保护自己。

例如在学习《绿色小卫士》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回家问问零几年时,我们的城市是怎么样的,让父母或者是亲戚来告诉学生,或者是上网找一下相关的资料,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看看我们还没开始创建卫生城市的照片,有许多社区会出现脏、乱、差的照片,除此之外,还有不少河流比较浑浊散发恶臭。让学生们扮演河流中的小鱼,或者是墙壁,通过自述的方式,来聊聊自己这几年的变迁。有些学生扮演小鱼就会说:“我小的时候,边上都是黑乎乎的,叔叔阿姨都在我身边逐渐死去,为此爸爸妈妈带我居家搬迁到上游去,这两年我出于好奇心,回老家看看,发现边上居然和我现在居住的环境一样了,也有不少叔叔伯伯把家搬回来了。”这样的自述不仅能够让学生知道制定相关法律的重要性,还能够让学生了解我们城市的变迁。通过对比照片如今我们的城市和河流,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要求,以及保护环境有多么重要。

4 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内容

如今是信息时代,多媒体设备早就已经成为了教师上课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教师更应该精心准备上课的课间,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法治教,利用信息化的技术来带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现代化,在课堂上充分渗透法治。

例如在学习《大好河山任我游》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利用中国地图来让学生来了解我国的省份,清楚我国的省市组成部分。之后可以让学生投票来选择自己要“旅游”的地方,例如有学生说要去北京看故宫,看天安门,那么教师就可以先投放出故宫和天安门的图片,点击“超越时空的紫禁城”带领学生了解故宫博物馆,紧接着教师就可以放一下在故宫没有被修复之前,一砖一瓦刻写着游客名字的图片,在这样的对比下,让学生不仅激发了对保护环境的、文明旅游的责任感,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如今的社会环境和游客的道德品质在不断的提高,从而让学生知道自己应该要更加主动的保护环境、保护我国的文化。

例如在学习《面对欺负和威胁》的时候,教师利用短视频将当今出现的校园暴力视频放出来,让学生观看,将上述的视频转变成动画,不同的对话将会有不同的结果。以“面对欺负怎么办”为例,动画上就会出现:A:报告老师;B:默默承受;C:告诉家长,让父母给对方厉害;D:在网络上暴露对方的信息。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如果自己面对欺负会用什么选项。大部分学生会选择C,教师就可以问问学生们这样之后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吗?学生们就表示肯定会解决了。那么教师就可以点击C让学生们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点击C之后,就会出现选项A:家长询问问题出现的原因;B:抄起家伙,去找学生;C:联系学生家长,将问题坐下来谈。通过这样的选项选择,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处理方法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学生不仅要有一定的法律和道德意识来正确的面对欺负和威胁,还要敢于向外界寻求帮助,只有这样才会有可能消除校园暴力。

5 结语

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不是靠一天两天的课程就能建立的,是需要教师长期的法律意识浸染,家长对学生正确的行为的引导,社会对法律、对道德的正确对待,在多方面的努力下,才有可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在之后的道德和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在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渗透的同时也应该注重法律意识的渗透,让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道德情感的同时,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保护弱者。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要尽自己的全力,来找到平衡道德和法治的教育方法,让学生能够拥有正确的法律法规意识,能够在一定的规则下规范自己的行为。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利用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