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
——以山东旅游职业学院为例
2020-01-09韩爱霞
韩爱霞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 山东·济南 250200)
1 研究背景
2014年2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这是官方首次提出现代学徒制构想。
2014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将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作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举措之一,现代学徒制确立为国家层面的教育策略。随后,2014年8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2015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职成〔2015〕2号),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正式启动。截至目前,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已达562个。
2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2.1 毕业生难以满足行业对准职业人的要求
调查中发现,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能力缺失排名前四位的依次是主动学习能力、应变能力、操作能力、外语水平。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在传统的培养模式下,院校单一育人主体,企业参与度不够,造成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脱节,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到岗后,所学知识过时,对行业内新生事物知之甚少,操作技能方面程序化,适应能力不强。
2.2 院校招生数多,但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低
目前,全国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1097所,在校生576217人,中等职业学校1139所,在校生497188人,全国在校生总数1073405人。在本文的调查中,对学徒毕业后的就业意向调查,也仅38.74%的学徒有较强的意愿留在目前实习的单位,24.32%的学徒不愿留在目前单位,而36.94%的学徒对于去留没有明确的意愿。
3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路径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相结合,学校与企业联合招生招工,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技能,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
在对现代学徒制深入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本文提出“识岗-验岗-跟岗-顶岗”四阶段能力递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3.1 以“知行合一,工学结合”理念为指导,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知行合一”解决的是教学中“做”和“学”是否应连接的问题,而“工学结合”解决的是“工”和“学”在教学中结合的路径问题。“知行合一、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契合现代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在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载体设计、学生能力养成以及课程改革建设方面给予了启发和指导,对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
3.2 以认知成长规律为遵循,实现能力递进式提升
通过四个阶段递进式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即识岗阶段的基础能力、验岗阶段的操作能力、跟岗阶段的岗位能力和顶岗阶段的综合能力。
基础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职业行为习惯、安全卫生意识、继续学习能力、行业认同感等基础能力,为从事本行业奠定基础。
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够进行不同部门和岗位所需操作技能的熟练操作和运用,同时通过项目化教学的实施,使学生具备项目运作能力。
岗位能力的培养,通过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和跟岗,进一步增加对岗位的认知,能够处理跟岗中遇到的突发问题,并具备初步地创新性工作的能力。
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企业师傅的引导和校内导师的指导,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所具备的职业能力,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管理能力、领导能力、创新能力和协调能力等综合能力。
3.3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四阶段”实践教学体系
以工作过程中的实践活动为主线,围绕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和职业活动规律,将学生的培养过程与岗位能力的养成过程相融合,构建识岗-验岗-跟岗-顶岗“四阶段”实践教学体系。
第一阶段,识岗。本阶段是学生入校、职工入企的第一阶段,也是成长过程的起始和奠基阶段。认知实习作为新生入职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上课及讲座等形式,帮助学生认识岗位,增强学生职业意识。
第二阶段,验岗。学生(学徒)对酒店行业有了基本认知、具备了从业素养后,即进入岗位体验性阶段,此阶段构建重点培养学生专业核心技能。
第三阶段,跟岗。在跟岗实习阶段,学生进入以实训为主的学习过程,主阵地变为企业。本阶段主要注重学生专业岗位能力的提升,包括业务能力的拓展、复杂事件的处理等。
第四阶段,顶岗。顶岗实习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学徒独立上岗,在师傅的指导下,能够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密切结合,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创新能力、行业动态把握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4 以现代学徒制为手段,培养德技双修人才
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学校导师和企业师傅全程跟踪培养。
识岗阶段,采用生活导师+专业导师的培养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并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验岗阶段,采用专业素养导师+行业技能导师的培养形式,注重行业发展技能、行业前沿知识的传授,及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惑。
跟岗阶段,采用行业技能导师+专业素养导师的培养模式加强学生的业务素质及专业能力的养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
顶岗阶段,采用行业技能导师+职业生涯规划导师的培养形式,行业技能导师强化学生的领导能力、管理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实行企业化管理,实现学生的零距离就业。
4 构建平台化的保障机制
4.1 打造“双主体”育人机制
在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双方应强化责任意识,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校企一体化培养,推进校企双元协同育人,构建长效合作机制,组建酒店管理专业群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理事会进行管理,明确不同阶段的责任主体和培养内容,实现校企共育;探索建立特色二级学院,培养特色酒店管理人才。
4.2 构建柔性化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人才培养的媒介。注重校企合作共同开柔性化教学资源,使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多样和立体化,以此来满足不同企业对于能力培养专项课程的需求。如微课程、远程讲座、在线课程等。
4.3 建设互聘互用的师资队伍
校企之间建立了人员互聘互用机制,组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的“课程建设团队”、“项目研发团队”和“教学培训团队”,一方面提高了专任教师的实践能力、服务能力和科研能力,另一方面提高了企业师傅或企业兼职教师的职教能力、学习能力和专业理论水平。
4.4 建设职场化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建设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区域交叉、品牌多元、层级丰富、业态多样的校内外实习基地,既能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也满足不同类型酒店对不同人才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