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瓷艺术创作中印章的巧妙运用

2020-01-09徐晓东

陶瓷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闲章钤印落款

徐晓东

(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院,景德镇,333000)

0 引言

一款设计巧妙、构图合理、字体流畅并带有金石味道的印章,画在陶瓷作品上,不仅仅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还能带有表明身份的重要作用。陶瓷绘画中的钤印不仅于此,还有其他巧妙的作用。不过要想巧妙的运用印章的重要作用,还应对印章的印文内容、印文形式、印章大小、钤印位置等印章的基本属性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不同印章内容和形式,其在陶瓷画面中起到的功能作用也是不相同的。因此在运用过程中,要做到印章的内容,大小、形式与陶瓷绘画风格、陶瓷器型相互协调,才能进而发挥钤印对一幅优秀的陶瓷作品的提升、补充、优化等作用,以提升陶瓷艺术作品的艺术品格。

1 印章的独立艺术品格

一件巧妙完整寓意深刻的陶瓷艺术品,在艺术属性上实际和中国画是一脉相承的,区别在于不同的材质、媒介、构图形式和艺术手法,但本质上都是融入了诗书画印这四个特点,陶瓷上的钤印同样延续中国画的钤印形式和特点,我们先简单的了解钤印的艺术作用。

中国陶瓷艺术作品上的钤印,是陶瓷艺术作品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元素,缺失了钤印就不成为一幅完整的陶瓷艺术作品。印章最早的作用是一种信物的特性。在宋代和元代以后,因为文人画中更注重了书画的题跋和署款,因此书和印就更加巧妙的结合在了一起,钤印后不但使书画作品增加趣味性,活跃了整幅作品的气氛,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而且还能调整画面的重心,补救绘画构图和布局上的不足,对绘画作品起到平稳和谐的作用。在国画作品上钤印,不仅是表明身份的一种方式更加表示郑重,盖上富有灵动情趣、深刻含义的闲章,还可寄托绘画者的心境和情感抒发。就艺术类别而言,印石篆刻之美已经形成了一门单独艺术类别。印石之美从来都不是书画的附属品,而是以一种独立的艺术品格矗立于艺术审美形式之中。一方完整的印石从构图、布局、手法上能在方寸之间做到“孰能走马密不透风本身”本身就是一幅完整的艺术作品。因此,历来书画大家都非常重视钤印,从印文内容、大小、形状等其目的就是更好的使诗书画印巧妙地结合起来,产生和谐灵动的艺术感染力。一件优秀的陶瓷艺术品同样延续中国画的艺术风格所以钤印在陶瓷艺术品中和中国画中的钤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2 陶瓷艺术作品中钤印的内容形式

印章又分为朱文印章和白文印章两种体现形式,朱文印章又叫做阳文印章,就是字体在钤印的表现形式上的凸起的。反之白文印叫做阴文,字体在钤印的表现形式是凹陷的。从内容形式上说又分为姓名印、斋号印、吉语、诗词佳句、成语印、纪实记事印、肖形印、佛像印等形式的印章。

在一件陶瓷艺术品中,印章大小、形状、引文内容等的不同在使用过程中也有所不同。通常瓷器在落款后一般钤印一个姓名印,可画一方姓氏的印章,后缀一方名子的印章。一方朱文,一方白文,前后相互搭配,相得益彰。(如:徐氏、王氏、白氏、白石、江东十翼范曾等)如要体现自己的斎号这样的信息可画一方全名的印章,后缀一方斎号的印章同样可一方朱文,一方白文。(如意轩、荣宝斋、大雅陶瓷等)而如吉语、诗词佳句、成语印这类印章一般通常称作闲章,闲章通常内容为积极向上寄情之印章,体现艺术家一种追求的向往和意境并且能提升陶瓷作品的品味。闲章没有绝对的文字字数要求,内容要求,在钤印过程中也灵活多变,钤印的位置也随整体陶瓷作品的构图布局的需求进行绘制。

纪实记事的印章、肖形印和佛像造印也都称之为闲章,但这类的闲章的使用上相对上述闲章上相对都有特殊的含义和特殊的场景使用,比如纪实记事印章在使用过程中会是艺术家在不同地方游览后随心所作的作品或者某时段的心境作为一种标记钤印在作品中,而佛像造印也是一般运用在佛像题材的陶瓷作品当中,比如唐卡等陶瓷作品中,一方佛像造印既能生动传神美化构图,又体现作者虔诚的心境。

在闲章的形式中比较常用的有压角章和引首章,压角章的在使用过程中一般在画面的左下角或者右下角,一般情况下压角章要比落款的姓名章要大一些。形状也多为方形章或者长方形的印章,朱文或者白文可以随意。在绘制作品的时候很多时候不会采用满构图的形式表现,四个角有的时候是没有画面表现,有一两个角是根据构图能够聚拢画意。但如果过多的空角就感觉整幅作品不能很好的聚拢画意,在这个时候一方压角章就能很好的弥补画面散气的效果。引首章在钤印的方式上区别于压角章的不同有两点一点就是引首章一般钤盖在画面的右边。而在形状上一般多为长方形或者随形章,就是不规则的竖条的椭圆形还有葫芦形等形状。而内容上可以是斋号或者格言等比如下里巴人、如意轩、三十以后作、龙山脚下等等。在陶瓷艺术创作中更便捷的运用在瓷板画中,因为瓷板的形式是平面的四方形或者长方形圆形等形状的表现形式。而压角章和引首章也更便于展现和结合运用在画意中,在虚实和疏密处理不当的时候比如感觉一幅画面个别角落感觉空荡漏气的时候就能使用引首章和压角章合理的处理画面的构图和意境表现。

3 陶瓷艺术作品中钤印的主要作用

陶瓷作品钤印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一种身份标识,将自己的名号使用印石之美体现在陶瓷作品中。钤印作为一种具有独特中国各类绘画艺术品格的印记,被收藏和欣赏者所认可和接受。从古至今演变,很多画家需要区别于其他艺术家会使用带有自己风格特征的印章来绘制在自己的瓷器中,首先区别与其他艺术家彰显自己的个性,又能有效的避免他人对自己作品的模仿,或者使用赝品充当原作。

陶瓷作品上的钤印对于提升陶瓷艺术作品的美感和质感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随着陶瓷作品各类形式美的展现,单纯的身份标识已经不能满足于陶瓷绘画创作中的构图之美的需求,在不停的探索印章之美能带给陶瓷艺术品的艺术品味和内在涵养提升。陶瓷绘画是运用基础黑色的浓淡变化,线条的粗细搭配并赋予所绘题材需要色彩,在瓷器不同器型上合理的安排物象形态,并且展现绘制主题,创造具有造型美感的意境并在合适的位置落款钤印完成一副完整的陶瓷艺术品。在洁白如玉的陶瓷上钤印一方小小的红色印记,立刻增添整体陶瓷作品的美感。在红色印章的衬托下,更加彰显瓷器的洁白和画面主体的层次感和浑厚感。例如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何叔水先生,在他的陶瓷作品中钤印的没一方印章都是做了认真仔细的考量,灵活运用的效果。在不同的陶瓷作品中印章的大小都是根据落款随之变化,能够与主体画面相互呼应,体现协调一致的风格。从古自今诗、书、画、印是成一体的,文采斐然的诗词,大气自然的书法,清新脱俗的画作,锦上添花的金石。其中印章在提升陶瓷艺术品的视觉质感、视觉美感方面,发挥着锦上添花的重要作用。

钤印在陶瓷艺术作品中还具有优化完善画面结构布局的重要作用,钤印在陶瓷艺术作品中的使用,期初是为了表明身份标识的作用,逐渐演变使用闲章来补救一些不合理的构图布局。陶瓷艺术作品绘制的主体在画面中位置如果有些许的不合理,部分画面中出现难以弥补的空缺的时候,钤印一方相得益彰的小印章,往往能够弥补画面布局上的小小失误,优化构图布局的作用。印章的添加能够使得陶瓷绘画更加匀称,合理,在空缺的位置添加印章可以连贯画面,使得画面整体上更加融合统一,相互保持平衡协调。很多写意性的陶瓷作品创作随心随意性很强,画由心生的创作难免会出现缺失和遗漏,有些笔意和意境擦掉可惜一枚小小的印章往往能够弥补作品中的布局失衡,使得优秀的作品得以完美的保留。

陶瓷艺术作品的创作中也非常讲究“气”,通过内在和外在的表现形式来体现天地浑然一气。陶瓷艺术绘画中,能够体现一种更好的生动的气节、韵味,使得陶瓷作品充满生机和活力。陶瓷绘画中的绘制主角和配角的融合形式,是彰显陶瓷作品气韵的主要方式之一。比方花鸟画中大量的留白和主题画面没有呈现呼应情况,画面空阔板滞,就会使得一副陶瓷作品缺少气韵,而且没有朝气。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作品的合适位置添加一枚小小的闲章,就能轻松打破画面的呆滞局面,很大程度上提升作品的灵动性,巧妙的解决画面呆滞的问题。

4 陶瓷艺术作品中钤印的注意事项

简单的一枚印章的绘制很多人都会或多或少的忽略,印文的大小,篆文的字体搭配都尤为重要,陶瓷艺术作品中的印章也不是随意性的想画在哪里就画在哪里,合理的搭配可以为一幅作品添光加彩。随意的安置也可能会破坏一幅作品的美感。

首先陶瓷作品落款后的姓名印章大小要跟随落款的字体大小相匹配,略小与落款但不能过于大于落款。同样的闲章的使用也要根据整体的画面布局和陶瓷瓷瓶的大小比例相得益彰,不能过大,也不可过小。印章大小比例均匀,是绘制印章的的基本要求。这一点固然简略可是现实绘制过程当中必要进入深切的思虑。其次印章的数量也要根据画面大小控制数量,印章数量不可过多,过多则显得杂乱无章,甚至会产生喧宾夺主的感觉。钤印的数目也很有讲究,如果一幅作品需要多方印章进行完善,需要选择多样化的印章风格上既要统一又不能出现雷同。陶瓷作品中落款的姓名章在一般情况下画一方,至多两方,但尽量不能超过两方,否则就显现的特别凌乱,影响画面的整体局面和灵动性。钤印求精不求多,一枚精致浑厚又带有意境表述的印文,足以展示画作的品质。钤印的位置也要恰到好处,本身印章就带有平衡结构的作用,如果钤印的位置不对不但不能为整体陶瓷作品画龙点睛反而影响作品的整体气韵。

钤印在陶瓷艺术作品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篆刻艺术经过历代的传承和发展,其精华部分已经成为陶瓷艺术作品中不可缺少的文化传承。发挥印章在陶瓷绘画中的真正艺术作用,对创作一幅完美的陶瓷艺术品有着不可缺失重要元素。

猜你喜欢

闲章钤印落款
闲章撷趣
落款
闲章撷趣
本期拉页
夏昶作品欣赏
担当
闲章撷趣
墨韵书香
名人闲章拾趣
中国画落款与钤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