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意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初探
2020-01-09宁雅娣
宁雅娣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第五中学 宁夏中卫 755000)
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审美意识至关重要。它不仅是打开学生品读文本的钥匙,更是培养情感体验的重要通道。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意识的渗透是非常有必要的。阅读经典文本,逐步培养审美意识,能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魅力,也能为他们梳理出一条审美的语文学习之路。
一、审美之“美”
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定义审美:即“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美无处不在,生活中大到一座建筑,小到一朵野花,都有它们各自的美,关键在于如何去“审”。审美意识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感悟和体验,是每个人对不同事物在情感态度上的升华,无论是事物欣赏还是写作实践,审美意识都可以反映出一个人对生活的观照。
新课标要求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要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在学习古代诗词世,应当“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要求,不只是停留在对文本的简单理解和完成基本的课堂教学,更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鉴赏,并形成个人的情感体验,这正是审美意识的重要体现。
从部编版教材整体来看,选入教材中的文本篇目,无论从内容编排还是在整个单元设计上,都体现出了一种富有层次的和谐的美感。从阅读到探究,从写作到综合性学习,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充满美的小世界,每一个单元活动板块设计,都是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只有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世界,用心感受美和发现美,才能真正在核心素养方面有所提升和收获。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中,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能够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人文素养和关怀。
二、文本阅读与审美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文本阅读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直接通道之一。学生可以通过反复阅读,在字里行间找寻美的踪迹,将具体可感的形象转化为个人的内在感受,并进行自我表达。正如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讲到,“‘移我情’‘移世界’,是美的形象涌现出来的条件。”只有真正深入文本,将个人与作者、文本世界合为一体,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时,才能真正发现美的存在。
当然,文本阅读离不开背景资料的辅助。对于学生而言,很多经典文本、作家作品也许在时代上会有些许陌生感,不能一下子打通阅读壁垒,走进作者。对此,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加入相关背景资料的介绍,消除学生的阅读疑问,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比如,学习现代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时,了解作者的个人经历和创作背景正是本文的突破口。这个关键的时间词,告诉了我们一段长长的历史;土地、河流、风、黎明,在这些诗歌意象的前面,长长的修饰语都饱含着作者的泪水和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又如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单从议论文的角度来授课,就会淡化它的写作背景,这是一篇演讲稿,是梁启超先生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所作的演讲,时隔近百年,现在读来,依旧充满了教育和启发意义,文中引证的名言警句极其丰富,足以见得先生的学识渊博,同时,作为知识积累,也是不可多得的文学财富。
相对而言,在文本阅读中,审美意识最为强烈的当属文言文和诗词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去体会文章或诗词的短小精悍之美,用词简洁之美,写作手法之美,意境之美等。我们且来欣赏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作者采用了白描的手法,“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寥寥几字,就将天地之间浑然一体的盛大雪景展现在读者眼前,学生可以一边品读一边想象,将这片苍茫的雪景描绘在自己的脑海里,体会这种意境之美;在展示完宏大的远景后,作者将镜头拉近,“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这一大一小的对比,一远一近的融合,量词之精妙,文章之短小,实在令人叹服。这样诸多的美点,散见于文本的各个角落,如此美文,都是培养学生提高审美意识,使其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的最佳选择。
按照教材编排,文本阅读分为精读和自读两大类。每个单元都有相应的学习主题,当教师以相关精读文本作为示范引领后,随着学习时间的推移,学生的本文阅读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自读课上,其实也是学生审美意识绽放的最美时刻,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知晓文本背景,进行文本赏析和语言积累,继而学会表达个人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设计与审美意识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和接受知识的主阵地,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好的教学设计可以引导学生更加深入细致地探究文本,在字里行间发现美、思考美和探究美,感受作者的感情变化,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审美意识不仅要体现在整堂课的设计形式上,更应当渗透在教学内容中。在现代“互联网+教育”中,合理恰当地运用课件,播放小视频,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如在《岳阳楼记》的教学设计中,如果单从课文入手,学生的理解只能停留在文字表面,怎样才能更好地体会到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胜状呢?这时候,在教学设计中,可加入岳阳楼和洞庭湖的图片展示,或者是播放一段介绍岳阳楼的航拍视频,这样,洞庭湖烟波浩渺的胜状,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在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课堂中,学生就能够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此外,旋律的悦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很多古诗词、文本都可以进行配乐朗诵,情感体验也会随之升华;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便有动听的歌曲可供播放,让教学在旋律中变得更有意境和趣味。
富有美感的教学设计环节本身就能潜移默化地提供给学生一种审美体验的情境,同时,配合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将各种优秀教学资源恰当融入课堂,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从视觉感官上也能更直观地将这种审美意识传达给受众主体,从而让教学设计更加饱满。例如,在《春》这篇文章里,作者运用了反复、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天的动态美,学习这篇课文世,教师可以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加入相关图片展示,从视觉上带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
朱自清的散文包含一种生命美和哲思美,语言优美清新,是学生学会表达和积累的重要经典篇目。在赏析品味语言环节,教师应抓住文本的重点句段进行引导,重视培养学生诵读美与鉴赏美的能力,使其体会词语和修辞恰到好处的运用给句段和整篇文本带来的美的感受,并做好相关积累。例如,在《春》一文中,作者描写小草,用“偷偷地”和“钻”两个词,写出了春天小草的情态美,“嫩嫩的”“绿绿的”两个词,点出了初生小草的柔嫩,体现出了蓬勃的生命力。在文末几段文字中,作者既运用了比喻修辞,将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写出了春天动态变化的同时,也契合了人生成长发展的各个阶段。这些精彩词句的鉴赏,精美的图片展示,以及富有美感的教学设计,共同营造出了图画美,感情美,韵律美的文本意境,让审美意识渗透到整个课堂,也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
当然,审美意识不局限于对风景描绘的品味,可以是人物形象的分析,可以是古典名著的辞藻,可以是散文漫步的感悟,也可以是一首诗词的鉴赏等。总之,各种体裁的文本,都有其各自的审美点,在教学设计中都应当发掘并体现出来。
四、写作实践与审美意识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知识输入的过程,写作则是将知识转化为内在并输出的结果。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最后的环节,就需要落实到写作实践中。写作既是对平时所学所思所感的集中展示,也是个人心灵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如果说课堂经典文本的阅读与学习是不断积累体验的过程,那么,写作则是为此打开心灵的大门。美总是具有一定的感性形式,从而与人们一定的审美感受相联系。个人的情感抒发是源于对现实生活的投射,由此形成的一系列行文思路和审美意识,都将服务于写作这一环节。因此,在写作实践中,无论是自由创设情境还是给定材料引导,学生都可以通过平时所学和积累,对身边熟悉的事物形成自己的审美思维。例如,描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学生抓住脑海中那个最难以忘记的人的形象,从以前简单的外貌铺陈,到学会《列夫·托尔斯泰》中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去进行肖像描写,夸张的手法,精彩的比喻,通过刻画出整个人物的立体感,突显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观赏一处明艳的风景,可以回忆那些曾经学过的优美的古诗词,品味“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欣喜;感悟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欣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景,拥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胸怀。那些文中积累的词句,恰当运用各种修辞手法,都可以描绘出自己内心最美的风景;一段动人的回忆里,故乡的那棵老树,童年的一个小风车,儿时的几个小伙伴……无一不流淌着自己的真情实感,这些都将成为自己笔下情感抒发的关键。
好的文章是真善美的载体,可以带给人美的享受和情感上的熏陶。在同一写作命题中,要展示出不一样的视角或写作风格,审美意识则是关键,它能够更加突显出个人的个性表达,丰富文章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能让学生在写作共性表达中寻找个性体验,在字词斟酌中沉淀审美,在生活中善于发现真善美,这不仅是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也是培养学生学会生活的一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