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20-01-09潘新龙
潘新龙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隆安县第五中学 广西南宁 532700)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变以往传统教学中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为信息技术课堂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对初中学生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重视起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师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情况,进行合理的教学规划,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创建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对于其他课程,信息技术的实际操作较多,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情境建设,以有效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虚拟的教学情境中展开信息技术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把课堂交给学生,为学生营造起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提供良好的契机[1]。
比如,在“认识多媒体演示作品制作工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为学生创建一个教学情境,让学生根据节日情境制作多媒体作品,随后逐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用PPT和Word制作贺卡,通过不断地修改把贺卡完善成一张个人贺卡,让学生子在情境中实践所学知识,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制作内容,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对多媒体作品有更深入的认识,进而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可以让学生之间通过更多的沟通交流来学习知识、解决问题,互相分享学习方式,有助于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的提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等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互相监督、互相督促。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把课堂上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教师从旁进行正确的引导,给予适当的意见,让小组成员在明确学习目标后通过合作进行资料的查找和相关操作的实施,根据每个人的不同分工,充分发挥学生在小组内的优势,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2]。
比如,在“学会组装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的部件,教师先对学习目标进行大致的讲解,随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和功能展开讨论和探讨,以及搜集课外资料,最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计算机部件的结构特点进行总结,从而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加深对各部件的认识,知道各个硬件和软件的名称及特点,使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构建网上教学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注逐步提高,但学校机房等教学设施主要还是以教学为主,并不支持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实践,大部分学生在课余时间只能利用自己家里的电脑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且缺乏相应的指导,学生不容易把握学习方向并。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途径,教师可以搭建教学网络平台,在线上学习平台为学生上传精选的学习视频、微课等学习资料,让学生有选择地安排课外自主学习,充实学生课外时间的同时,为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上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进行欠缺知识和操作的讲解,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3]。
比如,在“太阳能热水器”的教学过程中,主要的教学是文档编排,本节课的动手操较多,但教师在教学过程要中为学生穿插适宜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并为学生讲述相应的注意事项,帮助学生顺利进行操作。由于课上时间相对较为紧张,教师可在课上对学生进行引入学习,之后在钉钉、学习空间等网络平台上传一些适合学生学情的文档编排练习,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更多的训练,进一步巩固课上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结束语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学习情况进行知识技能的补充,能够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在了解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材进行合理的教学安排和课外拓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