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两山论”试论乡土植物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

2020-01-09邓彬芳

花卉 2020年12期
关键词:两山论绿水青山乡土

邓彬芳

(娄星区林业科技推广站,湖南 娄底 417000)

0 引言

习近平同志历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到当地安吉余村考察,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科学论断。其后,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日报》发表评论中指出,“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习近平同志的这一科学论断,揭示了自然规律,指引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向前发展。

1“两山论”已成为我国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武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两山论”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实践中日臻完善,一套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已经形成。2013 年,习近平进一步提出了“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历史担当。2015年,“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被写进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这一中央文件;2017 年,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被写进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之中。2018 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便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引领中国走向绿色发展之路。

2 山青是践行“两山论”的基础

2.1 绿色的启示

绿色的森林是人类的摇篮和文明的滥觞。然而,人类长期以来对养育和维护自己的绿色森林却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为了自己的生存与繁衍,对森林资源实行破坏性的砍伐,无视其生长周期长,发挥效益慢和砍伐容易恢复难的特点,重采轻育,没有认真贯彻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结果,导致采伐失控,森林资源大幅度减少,许多地区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以致于一系列的生态严重失衡,这一现象引起了我国领导人的极度关注,改革开放以来,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森林,发展林业取得了很大成效。

2.2 树木是山青的灵魂

习近平同志又深刻科学地论述到树在生态环境的基础作用,他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只有树多了,山才会变青。山绿了,水才会更清,更秀,山青水绿才是良好生态环境的保障,更好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美丽中国的目标才有了明确的时间表,到2035 至本世纪中叶建成美丽中国。

2.3 乡土植物是生态环境的缔造者和守护神

(1)乡土树种是青山之魂。

乡土树种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完全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与周围的动物、微生物等构成了稳定的生态系统,对病虫害等自然灾害有很强的抵御能力。

(2)乡土树种生长繁茂,能形成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有利于森林食品、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绿色产业的开发,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3)乡土树种能提高城镇园林绿化品位,彰显城市个性。

我国城镇绿化普遍存在品种少,结构简单,色彩单调,层次感低,群落不稳定。这正是我们过去有重“洋”轻“土”、嫌“贫”爱“富”的倾向,对乡土植物的偏见,鄙视乃至“敌视”有关。使许多有价值、有特色的乡土树种弃之不用。殊不知乡土树种资源丰富,应用乡土植物可以彰显地方特色,“愈是地方的,才愈是世界的”,可以避免千城一色;同时,由于乡土植物种源来自本地,苗木成本低,包扎简便,无需长途运输,较之外地调苗,花费资金少,且栽植后适应性强,成活率高,管护成本亦低。可加速城镇园林绿化的步伐,尽快形成稳定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促进城市生态良性循环。

3 保护和开发乡土树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查明家底,开展乡土植物资源调查和选优

乡土树种资源调查和选优,是保护和开发利用乡土树种资源的前提。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料,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调查手段,深入实地进行详细的调查,对其各品种的各项生长因子和立地条件进行测定、观察、记载,提出本地区不同立地条件最佳群落构建模式、建档立卡,为保护和开发乡土树种提供科学依据。

3.2 正确把握生态修复,使青山常在,永续利用

我国森林覆盖率在之前三十年因生产需要治理不严等急剧下降。森林遭人为或自然灾害破坏的程度也十分严重。因此在制定对森林修复的措施时要结合林种实际状况,尤其是对天然次生林、退化次生林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林地特点制定营林方案。

3.3 利用潜植被理论加快对荒山的修复,使之尽快变为青山

在自然法则中,植物群落的形成过程可能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演替规律从裸地-草丛-灌丛-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若不加以人工干预,资源是很难可再生利用。要结合利用现有的群落演替规律推断出破坏地群落的发展趋势,又称为潜在植被理论或潜生植被理论。基于这种理论,人类可以采用先锋种与目标种结合的方法,使受损地区能够很快的进行生态修复。因而,对现有荒山荒地,要充分运用潜生植被理论,尽快变成青山。

3.4 加强对古树、名木、大树等散生木的保护

古树、大树和名木历经宇宙间的变迁,是真实的历史信息寄托和传递者、是美的景观,展现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明;古树大树是环境要素,昭示一个地区的环境活力,维护着生态平衡;是代表着区域植物最具典型的种类,要大力保护好古树名木大树。

3.5 在城乡建设中,应尽可能地保护现有野生植被

野生植物是最为宝贵的资源,是存在年代久远、多样化的与环境密切结合的生物群落。保留这种景观的异质性,对维护城市国土的生态安全、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在城市建设中,对这些地段要妥善处理,尽可能加以保留物种,使之成为城市的一个物种多样、季相变化丰富的自然景观。

3.6 开发利用乡土资源,要重点突出

3.6.1 要重视乔木树种的开发

乔木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建群,是实现绿水青山的保障。据科学测定,大树吸收CO2和释放氧气的功能是草坪的5 倍,吸尘量是草坪的10 倍,成片树荫下的气温比草坪或纯灌木绿化低5℃左右,空气湿度可增加54%。据树种资源调查,我区植被区系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现有乔灌木树种84 科,429 种,其中乔木树种225 种。若要保持青山常在,必须大力开发乔木树种,尤其是常绿阔叶乔木树种。

3.6.2 注意对乡土特色植物的开发利用

现代城市的人们对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更高了,不仅需要绿化,而且需要美化、净化,因而对彩色植物、球根花卉、保健植物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如产于湖南各地的枸骨、枝叶稠密,叶形奇特且鲜艳,常绿,秋季红果累累,是良好的观叶、观果树种,可做岩石园材料、绿篱,单植、群植均相宜,其老桩制作盆景,是很好的园林植物,适应性强,亦是水土保持良好树种;近年来发现的壶果冬青,观赏价值更高。又如产于各地的糯米条,花朵艳,芳香四溢,也是极佳的园林绿化树种。

3.6.3 注意立体绿化植物的开发

立体绿化是指除平面绿化以外的所有绿化。立体绿化使有限的空间增加绿量,是美化城市、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是当今世界城市绿化的重要发展方向。立体绿化包括:屋顶绿化、墙体和围栏绿化、阳台和居室绿化、居室以外的绿化等;可选用抗逆性强(抗风、抗旱、耐寒、耐热、抗菌、抗毒等)的植物。

3.6.4 建立乡土植物苗圃

为满足城乡对乡土植物的大量需求,进行前瞻性的物质准备势在必行,因此,要把建立乡土植物苗圃作为一项基础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建立乡土植物苗圃,不但可以避免直接从山上采挖野生植物而破坏原生地生态环境,同时通过采种、驯化、优选、杂交、集约经营、使野生品种得到提纯复壮,并可获得新的品种,可大大提高质量。也可避免跨境从外地大量调苗,减少购苗经费,提高栽植成活率,彰显地方特色。

猜你喜欢

两山论绿水青山乡土
亲近乡土
从“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
乡土中国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
读懂习近平在安吉首倡的“两山论”
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绿色发展的理论依据及现实路径
论“两山论”的现实意义和哲学意蕴
芬芳乡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