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家庭对学前头胎的亲子教育研究
2020-01-09祝乙椿
祝乙椿
(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宏德幼儿园 四川南充 636700)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生育政策自2016年1月1日正式启动,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了生育二胎,第二个孩子的突然出生打破了家庭成员原有的社会结构,引发了家族社会生活在许多方面的重大改变,如同胞亲子关系、家庭教育等。
一、影响头胎幼儿的因素
(一)个体因素
1.年龄
有研究表明,头胎儿童在接受二胎兄弟最困难的时期有两个,一是学习说“不要”到大约5岁,另一个是青春期。两个阶段都对应着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究其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5岁以上儿童思维逐步去自我中心,能够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受社会认知能力和感情理解能力的发展影响,他们对父母处境的理解更容易,也就比较容易接受第二胎兄妹。
2.移情能力
观点选择指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区分,是对某些信息的准确判断(或角度);移情是指儿童在对他人的情感和感觉方面的特殊选择能力,两种本质上都是一个人脱离思考的自我中心,能够从他人角度观察事物,而自我中心性正是幼儿对认知的突出表现。如果头胎儿童有较高的观点选择和移情能力,他们可以站在父母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能够了解父母不爱他们的问题,只是新出生的小弟比自己需要父母悉心照料,进而很容易地应对[1]。
3.气质
气质是一种心理活动的特征。托马斯和切斯把气质分为易性型、缓慢型和困难类三种,有研究发现,在应对兄弟出生的压力问题上,困难气质儿童中,头胎气质较差的儿童常有适应困难,更多的表现为粘人,社会退化型,睡眠问题等。
(二)家庭环境因素
1.亲子依恋
安斯沃斯用陌生的情境检测把依恋划分为安全的依恋,抗拒的依恋,回避的依恋和混乱的依恋四大类。亲子依恋在儿童的发展中对社会能力和智慧有一定预测性,安全依恋的儿童有好奇性,喜欢学习,自主度很高,对其他儿童的需要和情感非常敏感,具有更强的社交技能和较好的伙伴关系。有研究表明,如果头胎儿童与父母建立了安全的依恋关系,那么在弟妹出生之后,他们仍然和父母保持着亲密关系,适应的过程更容易。
2.父母的教养行为
父母对两个孩子是否有差异也是影响很大的一个因素。针对父母对出生顺序不同幼儿的教养行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二胎儿童的教养行为总体水平明显高于头胎儿童,父母在交流互动、关注助理、间接支持和情感表达方面,二胎的教养行为比头胎高,在管理约束的行为中头胎得分比二胎高。有研究表明,如果双方对每个孩子都能保持公平地对待和关爱,并对他们作出敏感回应,那么同胞冲突就会减少。
3.父母的婚姻质量
家庭是社会体系,家庭社会体系模型认为,儿童和父母都是双向影响过程,除了家长之间的直接影响外,婚姻关系还影响了父母的教育和儿童行为。有研究表明,父母的关系越和谐,同胞和谐相处的可能性越大,婚姻冲突会导致孩子情绪紧张、不安全,引发同伴间的嫉妒与对抗,特别是头胎儿童和父母之间的依恋关系是不安全的,父母也经常使用强制教育的方式[2]。
二、进行积极亲子教育的几个策略
(一)关注心理征兆,做好思想引导
家长应提高对“老大”容易出现消极心理征兆的敏感性。要达到这个目的,最关键的是进行有效沟通。第一,在二孩出生前,家长应积极地与“老大”沟通,充分理解“老大”的心灵,要对孩子的内在想法有更深的了解,然后做出正确引导。第二,在出生后继续与“老大”进行良好的交流,要了解自己对弟弟或姐妹的看法,以及自己对爸爸母亲的看法。对于“老大”的变化,家长应提高敏感性,主动理解产生的原因,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总之,不管是怀孕期还是在二胎出生之后的很多时候,家长都不能忽视头胎儿童的心理感觉,应该有意识地对“老大”心理征象进行有效关注,并有效地分享和沟通,帮助“老大”正确了解父母的爱[3]。
(二)合理配置关爱,改进教养方式
首先,父母应该注意保持家庭感情的平衡,应合理分配护养或陪养孩子的时间,不要忽略二孩出生后的“老大”,可以以各种途径关照“老大”。其实,“老大”的要求往往不高,只是心灵容易敏感脆弱,很多时候只需要父母的拥抱或爱的承诺。
第二,父母对待孩子时要尽量做到实事求是。平时的教养要做到一碗水端平,当“老大”和二孩之间发生冲突时,父母不能无理由地偏袒二孩,应尽量让“老大”得到相同的爱。
另外,父母应当创造一个机会,让两个孩子独自相处,以此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互助性。二孩出生后,父母应该经常与老大沟通,如“弟弟妹妹不会走路、讲话,我们怎么帮他呢?”试着用这种方式向老大说明,自己也是如此照顾他的。等二孩稍大一点,父母可以创造条件,让孩子独自相处,并要他们互相配合完成某些工作。
(三)加强关注预防,改进相关工作
家校关注的是与“老大”的心理交流。对于家长来说,对“老大”的教育是家长们的义务,但随着“老大”数量的增加,幼儿园在这方面所起的作用应该得到更大的重视,除了通过多种方法组织宣传幼儿园外,促进与家庭之间的交流也是很重要的。例如,幼儿园可以组织特别的教师来与家长沟通,以便家长觉得“老大”在情感上有消极变化时,可以及时、主动地联系到老师,进行相关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