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0-01-09张捷丰
张捷丰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提出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这一教学理念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习能力便被置于首位。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了教师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目标是让学生有效学习,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当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既是师生又是朋友,这样能事半功倍[1]。
一、开展小组合作,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小组合作,是将学生分成人数均等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和学习。根据调查问卷,发现小组合作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在感受到小组合作教学带来的优势的同时,教师在分组过程中还要避免学生两极分化的状态,此外,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进行分组,这样能有效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比如,学习“加速度”时,课程开始前,教师可以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阄,让抓到数字相同的学生组成一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为学生讲解加速度的定义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预习,在预习过程中,让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学习后,教师提问:加速度和速度有关系吗?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是什么?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还能缓解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紧张关系,活跃课堂氛围。
二、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21世纪,信息技术可谓是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到衣食住行,大到航天事业,在教育方面,信息技术也做出了很大贡献。利用信息技术直观形象的特点不但可以缓解学生紧张的情绪,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还可以借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讲解教学中的重难点,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例如,学习“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从视频中了解伽利略的“提出假设→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的研究方法,以及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发现的背景。学生观看完视频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验证学生观看视频后的学习效果。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和学生互动,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若学生不了解影响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因素,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视频形式了解教学内容。
三、创设动手操作机会,树立良好的学习心态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由于物理知识较为抽象且不易理解,学生学习起来难免感到“头大”。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不理解间接造成在相关物理实验中不知如何下手。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从根源入手,为学生创设相应的物理情境,增强学生切身的体会。
比如,教学“探究摩擦力”时,教师为学生准备木块、木板,然后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实验,询问学生如何设计实验方案可以验证摩擦力的作用。接着,教师问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可以发现摩擦力的哪些特点,是否可以对摩擦力下定义?最后,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头脑风暴,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让学生能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大树的形状,树根是摩擦力,树枝、叶子是摩擦力的相关知识点,让学生把大树填满。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情,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一项任务。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事情发展的两面性,既要做好十全的准备应对教学中出现的挑战,又要看到前途的光明,以增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信心。教师可利用小组合作、信息技术等方法促进教学的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