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感恩意识教育新思路
2020-01-09李忠秋
李忠秋
感恩本就是一种伟大的人文精神,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力,也是我国传统美德。感恩这种精神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意识的培养应该从小落实。目前,对青少年感恩意识的培养逐渐得到了我们的重视和社会关注。涉及感恩意识教育的研究内容逐渐增多,但在实践中,感恩意识教育渗透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教师要进行正确引导。对此,本文就小学感恩意识教育新思路进行全面的分析探究。
一、树立小学生感恩意识
一个人的思想往往决定着他的行动。要树立学生的感恩意识,肯定要从学生的思想上进行教育指导。学校和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这样才能将感恩理念渗透到学生内心深处,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身边令自己感动的故事,在课上和其他同学分享交流,或者带领学生欣赏一些和感恩相关的歌曲或诗歌,组织学生演唱和朗诵,通过这些文化和思想的渗透,逐渐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学生自觉树立起感恩意识和感恩精神。学校可以制定一个感恩意识教育的计划,这样能让感恩意识教育工作更具方向性,可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比如,规定每周几次开展感恩意识教育,学生要分享多少感恩故事等,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
二、充分发挥榜样效应
在历史上有很多优秀和伟大的个人事迹,这些事迹都可以对学生进行很好的德育教育,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学习这些人物的故事,讨论这些人物的故事,交流各个人物的事迹,进而回归到感恩教育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历史人物的相关电影,让学生走进这些人物,如抗联英雄杨振宇等,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依靠的正是这些革命先烈的付出。让学生借助电影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意识到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感恩这些历史人物,能够珍惜现在的生活,感激身边人。这种榜样的力量可以对学生形成更深刻的影响,提高感恩意识的教育效果。
三、开展活动调动学生行动
培养学生良好的感恩意识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的说教并不能完全对学生形成根本性的引导,所以,感恩意识教育必须开展实践活动,这是提升学生道德素质的有效手段。比如,教师可以以感恩为话题,让学生把自己想感谢的人说出来,可以让学生写一封感谢信,把信寄给自己想要感谢的人。或者组织学生去敬老院或福利院陪伴老人孩子,用自己一颗感恩的心真正回报社会,传递爱心等,也可以鼓励学生回家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些事,让学生都可以参与到感恩行动中,用自己的行动体会感恩,获得感动,提升感恩意识[1]。
四、借助事例对学生进行鞭策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感恩意识,教师要学会借助一些社会真实的案例去鞭策学生,如列举一些社会中的不良现象,引起学生的重视,对于一些社会上素质较低的行为进行讨论,让学生通过反面例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可以明辨是非。教师也可以列举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比如有的学生吃饭时比较浪费,把不吃的剩菜剩饭直接丢掉,这其实就是一种浪费行为,还有的学生随地乱扔纸屑,这就是没有尊重清洁工的劳动成果,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让学生能够认识到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了解他们对社会做出的贡献,为我们带来的服务,让学生真正从心里感谢他们的付出,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其能够怀揣一颗感恩的心来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2]。
五、感恩教育的注意事项
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感恩意识,让学生在行动上有所表示,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帮助他人,回报社会,在自己感谢别人和回报社会的过程中同样要遵循社会的公德和法律法规,教师也要以身作则,借助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化学生,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西方文化逐渐渗透到了青少年的思想中,在落实感恩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注重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融合[3]。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感恩意识教育是德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认识到感恩意识教育的重要性,要把感恩意识培养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借助实践活动、教师魅力、榜样力量等手段落实感恩教育,提升学生的感恩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