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0-01-09王永龙

科学咨询 2020年48期
关键词:导图图形思维能力

王永龙

(兰州市城关区白银路小学 甘肃兰州 730000)

一、思维导图的内涵及应用意义

(一)什么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有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也叫心智导图、脑图、心智地图。思维导图能巧妙地将图文结合,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1]。

(二)思维导图的积极作用

思维导图一方面能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数学教学中的知识内容比较零碎化、分散化,学生在理解记忆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混淆或遗漏等现象。思维导图能巧妙地将知识内容进行有序梳理,能帮助学生有效避免上述现象。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的应试教育能力,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阻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思维导图最显著的优势就是具有极强的发散性,不仅能帮助学生在知识梳理过程中加强记忆,还能让学生从一个知识内容发散联想到其他知识内容。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应用

(一)巧用思维导图,梳理复习内容

帮助学生塑造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中的关键内容。大多教师在讲课时直接教授给学生课本上的知识概念,然后把解题思路直接讲给学生,忽视了学生自我学习和思考的过程[2]。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梳理课堂知识内容,有利于帮助学生整理课堂问题,将课堂上的知识内容进行有顺序、有条理的整理。学生在梳理过程中不仅能复习学过的数学知识点,还能构建出清晰的知识体系,有助于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学习了“圆的周长与面积”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制作以各个图形“周长与面积”计算为主题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以及菱形等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式。在制作过程中能帮助学生回顾知识,还有助于学生更有效地分辨不同图形的计算方式,构建清晰的知识体系。

(二)巧用思维导图,培养塑造发散思维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学生形成定势思维,学生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脑海中极易留存固定的解题思路,从而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得不到培养。思维导图具有极强的发散性,在思维导图制作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得到极大的解放与发散,可为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塑造奠定坚实的基础,可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性。

例如,学习了“百分数”之后,引导学生制作以“数”为主题的思维导图。数的延伸定义包括分数、小数、正数、负数、有理数、无理数、等一系列抽象化的概念,让学生自行分类,把能想到的项目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记录下来,整理有关内容,能有效发散学生的思维。

(三)巧用思维导图,优化丰富教学手段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入思维导图,能有效丰富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传统教学模式中,数学教学大多仍停留在黑板教学的框架中,以教师讲授为主,此模式不利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围绕教材内容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得到能力上的提升和思想上的塑造[3]。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采用制作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学习“图形的对称轴与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各种图形以对称轴的条数为条件制作出以“对称”为主题的思维导图,清晰易懂简洁明了,能够一定程度上完善传统的黑板教学模式的不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运用思维导图,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综合水平,同时,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素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应积极地将思维导图这一学习方式融入课堂,使学生能更深层次地了解数学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导图图形思维能力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培养思维能力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分图形
第6章 一次函数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