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教”改革路径下的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

2020-01-09刘亚玉

科学咨询 2020年48期
关键词:校企学院教材

刘亚玉

(江苏省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苏州 215000)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迈入新时代,进入发展“黄金期”,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培养能力大幅提升,公平作用日益彰显。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对优质多层多样职业教育的需要,同职业教育发展不强不优不活之间的矛盾,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的主要矛盾。随着影像时代的到来,新媒体专业发展空间大,优势日益突出,短视频、直播、抖音等新媒体全面进入人们的生活,互联网营销师、直播销售员、数字媒体设计师、新媒体运营等新职业也应运而生,数字媒体市场人才需求量大,龙头企业与新兴产业众多。数字媒体艺术产业与媒体创意产业相对接,能为产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2019年初,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成为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围绕“三教”大力实施改革,力图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激发教师内在潜能,与市场人才需求接轨,释放职业教育的内在驱动力。结合三教改革的方向,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开始试点进行改革,力图解决一直以来数字媒体专业发展产教合而不深、体系不完善等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纺织服装与艺术传媒学院是国内高职类院校较早设立影视动画专业的学院,是江苏地区唯一一家进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3+2高本衔接试点的高职院校。本专业在建立之初就确立了产学研、政行企校立体推进的办学方针。完成了多项校企合作项目,在项目化教学、产学研合作方面,在专业与课程建设方面在省内高职类院校具有较高的声誉。2015年,苏州方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入驻产教园,创建“方向传媒企业学院”;2017年与苏州方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校企合作获得首批苏州市现代职业教育定点实习企业;2019年,按照学院党委“新时代培养学生要有新作为”的总体部署,推进开展“433”学生成才工程,匹配学院“聚焦智慧企业、聚力智慧服务、成就智慧人生”的人才培养定位;2020年,学校在数字媒体专业试点制定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案,为适应新的行业发展输出人才。

培训人才最终取决于“如何教”,“教法”改革以“教师”培养和“教材”更新为前提。“教师”的改革,是围绕专业进行的,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培养师资,以“双向双融通”为主要途径,校企双方师资互兼互聘,可以为企业发展培育人才,更能为学校培养更多与时代接轨的技术性、专业性教师队伍。学院和企业联合之后,安排教师到项目部进行生产性实习或参加实践锻炼,教师在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提高了实践技能和执教能力。学院在加大人才培训和引进力度的基础上,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让教师在参与企业项目的过程中,跟踪专业前沿技术,培育一批掌握多项技能、适应校企双向需求的骨干教师。建立结构化师资团队,构建“功能整合、结构合理、任务明确”的结构化的师资团队。教学工作的开展从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转变,做到老师“有”随动学生“要”、老师“教”随动学生“做”、老师“评”随动学生“能”的逻辑互动。

方向传媒的企业创始人同时是学院教师创业者,企业学院成立由学院和企业人员共同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根据产业前沿与技术进步的要求,引进先进的行业、企业标准,共同商讨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企业岗位实际需要,将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内容,以典型工作任务组织设计教学、构建专业特色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在配套企业用人标准的同时,也匹配了当下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技能。

“教材”的改革,是为培养适应新媒体产业发展标准化的人才需求,教材需根据行业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为此,学院依托企业的真实生产过程创新教学方法,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结合企业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器材操作规范、标准等内容校企双元编写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在教材内容上打破学科体系、理论与实践分离的弊端,加强与生产的联系,突出应用性与实践性,关注前沿技术发展带来的学习内容与方式的变化。在教材形态上,除了活页式的纸质教材,也配套数字化教学资源,以企业真实项目为数字化资源库进行教学。充分利用企业生产真实案例库,实现“真实项目进课堂”,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等级水平。注重多元化,在“互联网+”时代开发多元化教材,信息化教学是大势所趋,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使职业教育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案例和项目,建立动态化、立体化、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使专业教材能够随时代发展不断更新调整。

“教法”的改革,以项目教学任务导向为主,在真实或仿真的环境中进行教学,实现“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边学边做”。学院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实施专业标准建设、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改革、教学组织管理及职业教育研究等工作。由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担任授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参与学生管理,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坚持工学结合,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构建学院校企合作新模式。学院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学生发展、党的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形成班级、专业与企业对应的校企合作新格局。

校企双方在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依据“首岗适应、多岗迁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依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包括职业素养、职业道德、技术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体系构建,以学生适应企业将来的实际工作要求为着眼点,实现教学与就业的衔接。在课程教学模式上,采用多元化的形式,如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操作演练小组合作等,突出课堂教学行动导向的特征,使学生在操作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

充分用好企业的人才资源、配套设施与项目资源,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提高技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是“三教”改革须达成的效果,学习与企业同步的生产过程,能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可以适应岗位要求。围绕实训过程的序列性、递进性和完整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所编写的教材,科学合理地完成实训教学。学生的专业实训、生产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训课程由院校教师和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共同承担,安排在企业实施。依托企业的真实生产过程创新教学方法,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结合企业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器材操作规范、标准等内容校企双元编写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充分利用企业生产真实案例库,实现“真实项目进课堂”,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等级水平。通过若干个真实的、具体的工作任务的讲解与实践,引导学生边学边做、反复训练,做到举一反三,让学生熟悉工作过程、积累经验、增长工作技能,促进教学内容常教常新。

“三教”改革中,教师是实施主体,教材是实施基础,教法是实施途径,三者共同形成人才培养的闭环,需解决教学系统中“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最终的目的是为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这也是“双高计划”建设中“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的首要任务。在培养人才的同时,促进双师队伍的发展壮大,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在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带领下,使我国的职业教育坚持学历与社会培训并重,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习者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猜你喜欢

校企学院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