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探讨
2020-01-09周黎阳
周黎阳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无锡 214000)
高职院校在培养优秀专业人才时,不仅要重视专业课程的有效教学与改革,而且也要重视思政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从专业、素养等角度来培养综合素质较强的专业人才。由于当前的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现状并不理想,将课程思政的理念与思维和高职英语教学课程改革相联系,优化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的形式,提升英语教改工作的效果与品质。
1 课程思政的概念及内涵
所谓的课程思政,主要是以构建全课程、全程、全员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学科课程和思政教育课程进行协同教学,并把"立德树人"当做教育工作中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思维和理念。将思政教育的知识、理念以及精神追求融入到各个学科的课程当中,能够对学生的行为与思想产生很大的影响,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文化馆、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道德观,不断地为国家以及社会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通过将课程思政教育内容与各类学科教育内容的有机融合,能够帮助学生在学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思想、行为与素养也能够得到更好地锻炼,帮助学生在未来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更加顺利与从容。
2 分析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
目前,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积极的开展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工作,但是由于教学方式与方法的单一性,教学手段与理念的局限性,缺乏学科间的融合与应用,从而导致高职英语课程教改工作的效率并不高,效果也并不理想。下面分析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实际现状与特征:
2.1 改革的思路较为单一
高职英语教师在进行改革时,由于教学思路与方式的单一与传统,使得英语课程改革的成效不大,过分局限于英语学科内的教学改革,改革的范围比较狭窄,学生所学的英语知识范畴也存在很大的局限,对于培养高职生优秀的英语核心素养非常不利。与此同时,教师的教学理念缺乏时代性,没有将当前英语教学最新思路融入到教改工作中,导致英语课改工作效果并不理想。
2.2 缺乏与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合
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全员教育、全学科教育以及全过程教育已经不单单是思政课程的主要目标,也是各学科育人育才的重要内容。英语教师在实施教改工作时,由于教改思路的落后,缺乏与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所培养出来的英语专业人才缺乏一定的思政素养与内在品质,从根本上来讲,不利于高职学生长远、持续发展。与此同时,由于教师缺乏与思政课程相融合的思路与理念,在教育教学时,也没能将课程思政的内容有效融入到英语教学课程中,不利于英语教学内容的丰富与创新,也不利于培养英语专业学生优秀的综合素养与内涵。
2.3 教改师资力量薄弱
高职院校在实施英语教改工作时,由于缺乏强有力的师资保障,很多教师只具备专业的英语教学能力,缺乏课程思政教育能力,使得二者之间地融合程度不高,阻碍了英语教学课程改革效果的提升。与此同时,由于高职院校教改的师资力量不足,不足以支撑英语教改工作的持续进行,影响和限制了教改工作的有效进行。此外,高职院校一些英语教师由于缺乏对思政教育的正确认知,在英语课程教学中就很难将课程思政的内容融入到英语教学内容中,使得思政教育的作用与价值得不到更好地发挥。还有一些英语教师在展开英语教学时,将思政内容与英语教学内容分开教学,没有充分地挖掘与利用英语教材中的思政教育内容,片面的认为思政教育不是自己的专业,也不是自己所属的教育范畴,忽视了思政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2.4 教材改革并不深入
在进行英语课程教学时,教材是其教学的重要依据和载体,重视对教材的改革与创编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由于很多高职教师思政教育理念与认知不足,在教材编制与改革中,没有将思政教育的知识与内容更加科学、巧妙地融入到英语课程的教材中,教学改革的程度不深,不利于英语教改效果的更好提升,也不利于推动高职英语教学活动的更好开展。
3 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主要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基地和摇篮。很多高职院校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与知识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培养,思政教育的方法与模式较为单一和模式化,很多都局限于思政课堂或者组织一些团组织、党组织活动,在其他领域与范畴中少有涉及,这种思政教育模式或者体系是不健全和不可取的。在当今的素质教育大环境下,国家非常重视课程思正在高校教育活动中的渗透与融合,在进行英语教学改革工作时,不断挖掘与应用思政教育或者德育教育资源,能够促进英语教学的形式与内容更加丰富与多样,也能够拓宽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路径,促进英语学科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这不仅仅是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的必然趋势,高职英语与思政教育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高职英语教学活动的更好开展,也能够促进思政教育效果的有效提升,与课程思政理念相契合,也与国家思政育人的价值理念与指导方针相匹配,对于高职学生的长远发展非常有利。
4 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方略探究
面对当前高职教改工作的现状与局限,了解与掌握高职英语中课程思政融合的重要性,并在课程思政理念的基础上,对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思路与方法进行改变与创新,引导教师不断挖掘英语教学内容中的思政教育内容与元素,重视思政教育与英语教育的融合性教学等等,推动高职英语与思政教育整体效果的全面提升。下面对课程思政理念下的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具体策略与方法进行探究与分析:
4.1 重视课程思政与高职英语教改的有效融合
为了能够将课程思政教育与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工作进行有效地融合,教师首先必须要重视课程思政教育与高职英语教改的融合,只有教师重视对二者之间的融合进行了必要性的重视,那么教师才能够千方百计、想方设法的去创新出更加切实可行的策略,实现二者之间的融合,这样既能够实现思政教育,又能够提升英语教改的效率。
4.2 重视教材的创编,强化思政元素与内容的挖掘与利用
思政教育内容和元素都融合在英语教材当中。高职院校以及教师在编制英语教材时,要重视将思政教育的一些典型内容或者案例融入到英语教材当中。这样教师在进行备课时,通过对教材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利用,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将一些思政教育内容灌输给学生,学生既可以学习英语知识,又懂得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例如教师可以结合一些感恩、爱国等教育素材,组织一些爱国教育小活动,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开展辩论赛或者讨论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互动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从而增强英语教改工作效果,提升思政教育水平。与此同时,教师在创编教材时,改革的程度要深入,不能浮皮潦草,而是真真正正的将思政教育内容与英语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结合,这能够为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提供良好的载体与依托,促使英语教改工作的更好开展与进行。
4.3 转变课程思政与英语教改的思路与方式
教师在开展英语课程时,不仅要重视英语语法、词语等知识点的教学,而且也要重视思想的引领与价值观的引导,通过文化传播等形式来塑造学生优秀的价值理念与综合素养。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英语课外教学活动,在活动组织与开展的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内容;也可以设置英语辩论赛的主题,以爱国、敬业、感恩、尊老爱幼、尊师重道等为主题,让学生运用英语来表达自己对主题的理解,教师可以做好学生的点拨与指引,这样既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与积极性,又能够增强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思政教育等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将思政教育与英语教学的双重作用发挥出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与综合品质。
4.4 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因材施教
在推动课程思政与英语教学有效融合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了解与掌握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现状和学生素质与价值观念的树立情况,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征,针对不同的学生来运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或者方法,实施因材施教,这样能够提升思政教育与英语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和爱好,如学生的就业问题、时事热点问题以及生活问题等等,以学生所关注和兴趣的事情入手,这样能够加快教育效果的呈现,也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将思政教育生活化、英语教学生活化等,能够引导学生更加深刻的领悟英语学习与思政学习的重要性,锻造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与英语素养。
4.5 重视教师教学教学能力的提升
在推动思政教育与英语教学有效融合的工作中,教师是最重要的助推力。教师的职业能力与素养直接影响着英语教学效果、思政教育水平的提升。基于此,高职院校要重视对开展专业性训练或者培训,并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灌输给教师,逐渐破除教师传统教学理念与思路的局限与禁锢,积极的接纳思政教育工作,并更加积极地将思政教育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融入到英语教学课程中。与此同时,英语教师自身也要重视教学能力与综合水平的提升,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学生,并深刻的意识到思政教育是所有学科教育之源,也是培养优秀人才的最基本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素质与品德的教育是塑造有价值人才的必备元素。高职院校在组织英语教改工作时,重视课程思政理念的融入,实施全学科、全面育人的方针,在英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中有针对性地渗透思政教育内容,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