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0年即将到来,习近平心中的“全面小康”是什么样?

2020-01-09

记者观察 2019年34期
关键词:全面小康小康小康社会

历史的发展,总有一些关键的时间节点。

2020年就是这样一个关键时间点。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近14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冲刺是咬紧牙关的时候,是屏息聚力的时候,是比拼意志的时候。那么,习近平心中的“全面小康”是什么样?怎样建成“全面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

“小康”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

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小康”这个概念,就出自《礼记•礼运》,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使用“小康”这个概念来确立中国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也容易得到最广大人民理解和支持。

——2014年9月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

更重要的也是更难做到的是“全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而且更重要的也是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如果到2020年我们在总量和速度上完成了目标,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更加严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真正实现了目标,即使最后宣布实现了,也无法得到人民群众和国际社会认可。

——2015年10月29日,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不是一个“数字游戏”或“速度游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一个“数字游戏”或“速度游戏”,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2016年12月21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

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我们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能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19年9月27日,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

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要让各族人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特别是在深度贫困地区,无论这块硬骨头有多硬都必须啃下,无论这场攻坚战有多难打都必须打赢,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

——2018年2月10日至13日,在四川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的讲话

如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依法治国作用更加重大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保障。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面对的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人民群众对法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

第一,立足实际教学工作,切实增强问题意识.这也就是指,“问题”应当成为课例研究的直接出发点,并应切实立足实际教学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而不应满足于纯粹的“无事呻吟”.

——2014年10月23日,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医疗卫生服务直接关系人民身体健康。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一一2014年12月13日、14日,在江苏调研时的讲话

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

摆脱贫困首要并不是摆脱物质的贫困,而是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头脑空空,怕的是知识匮乏、精神委顿。脱贫致富不仅要注意富口袋,更要注意富脑袋。

——2016年7月20日,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边生态环境质量仍然很差,这样人民不会认可,也经不起历史检验。不管有多么艰难,都不可犹豫、不能退缩,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攻城拔寨的拼劲,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2018年5月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领导干部要勇于担当

历史的发展,总有一些关键的时间节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大幕已经拉开,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冲刺的艰巨任务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肩上。冲刺是咬紧牙关的时候,是屏息聚力的时候,是比拼意志的时候。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军,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自己的责任。领导干部要勇于担当,人民群众要增强主人翁意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拧成一股绳,以必胜的信心、昂扬的斗志、扎实的努力投身新的历史进军,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2015年12月31日,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

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底线任务:打好脱贫攻坚战

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做好这项工作,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下好“精准”这盘棋,做到扶贫对象精准、扶贫产业精准、扶贫方式精准、扶贫成效精准。

——2017年1月24日,在河北张家口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的讲话

主体力量:我国亿万劳动群众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亿万劳动群众是主体力量。希望我国广大劳动群众以劳动模范为榜样,爱岗敬业、勤奋工作,锐意进取、勇于创造,不断谱写新时代的劳动者之歌。

——2016年4月26日,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

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强化作风建设,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2019年3月7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2年12月,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

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因此,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

——2015年4月28日,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

猜你喜欢

全面小康小康小康社会
迈向小康这五年——数说江苏“十三五”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艺云上展演(唐山专场二)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艺云上展演(邢台专场一)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艺云上展演(唐山专场一)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汇聚打赢疫情阻击战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巾帼力量
不负韶华 逐梦小康
小康之路
天柱县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考
四川省“贫困片区”全面小康发展状况与日标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