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幼儿园招收残疾儿童开展融合教育探索研究

2020-01-08李国文

家长·下 2020年12期
关键词:残疾儿童融合教育

李国文

【摘要】融合教育作为让大多数残障儿童到普通班级学习的育人理念,期许通过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共同学习成长建立统一、独立、高效的教学实践体系,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支持,使教学管理效率随之提高,有效解决残障儿童教育问题,发挥均衡教育优势。本文通过探析普通幼儿园招收残疾儿童开展融合教育方略,以期提高幼儿园教育改革质量。

【关键词】普通幼儿园;残疾儿童;融合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85(2020)35-0008-02

Ordinary Kindergartens Recruit Disabled Children to Carry out Inclusive Education Ex‐ploration Research

(Tongwei County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Dingxi City,Gansu Province,China)LI Guowen

【Abstract】Integrated education is the education concept that allows most disabled children to learn in ordinary classes.Itis hoped that through the common learning and growth of special children and ordinary children,a unified,independent and efficient teaching practice system will be established to support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enable teaching management The efficiency will increase accordingly,effectively solving the education problem of disabled chil‐dren,and giving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balanced education.This article analyzes general kindergartens recruiting dis‐abled children to carry out integrated education strategies,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kindergarten education reform.

【Keywords】General kindergarten;Disabled children;Inclusive education

当今社会残疾儿童教育问题成为讨论热点,因特殊教育资源较少,缺乏严谨课程、个别化教学、高质量教学条件作为支撑,加之师资力量不足,使特殊教育发展阻力重重。在此背景下,融合教育理念应运而生,为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发展指明方向,通过合作学习、高效互动、资源配置及政策指导,满足新时代残疾儿童学习成长需求,解决特殊教育改革难题。然而,当前普通幼儿园融合教育存在理念陈旧、模式单一、课程欠缺、评价低效问题,影响融合教育成效。基于此,为提高幼儿教育改革质量,探析普通幼儿园招收残疾儿童开展融合教育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普通幼儿园招收残疾儿童开展融合教育必要性

(一)创建统一、独立、高效幼儿教育体系

在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各自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两个领域的教育资源整合、流动、共享存在一定阻力,无法实现教育资源综合调配及高效利用目标,阻碍教育深入改革与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普通幼儿园招收残疾儿童展开融合教育活动,以融合教育为依托综合调配育儿资源,以体育为例,相较于普通幼儿,残疾幼儿所需要的体育运动设备设施存在一定特殊性,通过教学设计还能被普通幼儿所利用,达到高效利用体育教育硬件设备的目的,继而基于融合教育创建幼儿教育体系,为育儿资源高速流通、合理利用奠定基础。

(二)为残疾儿童全面发展给予支持

残疾儿童通常存在自卑、内向、消极、胆怯等心理问题,不善于表达,很难融入集体,若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将使残疾儿童逐渐与社会脱钩,无法融入现实世界,阻碍残疾儿童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普通幼儿园肩负社会责任,招收残疾儿童加强融合教育,一方面可降低残疾儿童受教成本,另一方面可引领残疾儿童适应社会环境,在普通幼儿的关心与帮助下感受到友善与幸福,逐渐改善胆怯、自卑等心理问题,从心理上将自己视为正常的孩子,能主动思考、大胆实践、创新进取,达到培育残疾儿童核心素养目的,使残疾儿童能得到全面发展。

二、普通幼儿园招收残疾儿童开展融合教育难点

(一)理念陈旧

虽然融合教育强调共进、和谐、尊重、平等,但有些幼儿教师在融合教育进程中仍存在理念陈旧问题,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过于关注残疾儿童,普通儿童要配合残疾儿童完成学习实践任务;二是在教学设计中习惯掌握全局,强调教师权威性,未能关注残疾儿童个性化发展需求,不利于提高融合教育质量。

(二)模式单一

通过对普通幼儿园融合教育模式进行分析可知,灌输式教法出現频率较高,在有限时间内面向幼儿输出知识与技能,虽然幼儿园以游戏活动、区域活动为主,但存在教学模式较为单一的问题,无法调动普通幼儿园残疾儿童全面发展自主性,徒增育人阻力,阻碍幼儿教育改革。

三、普通幼儿园招收残疾儿童开展融合教育措施

(一)针对育人理念进行改革开展融合教育活动

首先,融合教育需以人为本,关注本园招收残疾儿童性格特点、行为习惯、成长需求等方面,以本园残疾儿童个性化发展要求为导向展开融合教育活动;其次,融合教育需立德树人,关注体育、德育、美育等融合育儿可行性,为融合教育资源统筹调配给予支持,使残疾儿童不断增强综合素养;最后,融合教育要与时俱进,根据政策环境、社会环境、区域建设等环境改进融合教育方案,践行最新残疾儿童普通幼儿园招收及融合教育方针理念,使融合教育质量得到保障。

例如,幼儿园在组织残疾儿童开展体育活动时应遵循健康第一、趣味引导、积极参与原则,保障体育锻炼强度、方式、规则等方面能被残疾儿童接纳,助推残疾儿童高效参与体育活动,通过体育锻炼树立集体意识、规则意识、实践意识,在体育锻炼中塑造信心、磨砺耐性、强身健体,以体育活动为依托为普通儿童与残疾儿童玩在一起提供条件,使体育成为残疾儿童全面成长不可或缺的教育活动。

(二)针对育人模式进行改革开展融合教育活动

首先,幼儿园要营建教法变革氛围,鼓励幼儿教师大胆创新,探索更多融合教育路径;其次,幼儿教师要关注残疾儿童,根据学情及时调整育儿模式;最后,幼儿教师要不断学习进取,主动接触、了解、运用新教法,使本园育人模式得以持续革新并发挥融合教育作用。

例如,幼儿教师在组织残疾儿童与普通儿童一起参与体育活动时可采用小组合作育人模式,以4~6人为基础划分体育活动小组,各组成员通过探讨、合作、互助完成接力赛跑、跳绳、青蛙跳等体育运动项目。为使小组体育活动更具吸引力及趣味性,教师可运用“小组合作+游戏化”育人模式,在体育活动中引入民间运动项目,如跳房子、踢毽子、老鹰抓小鸡、丢手绢等,根据残疾儿童身体特质灵活选择,挖掘民间运动项目与幼儿园体育融合潜能,使幼儿园体育融合育儿效果更优。

(三)针对本园课程进行改革开展融合教育活动

首先,幼儿园要从区域性残疾儿童招收特质角度出发整合教育资源并创编“园本化”课程,旨在发挥本园融合教育优势,集聚区域性育儿资源;其次,幼儿园要明确课程改革标准,确保内容适用、容量恰当、逻辑清晰、以人为本,为教师进行融合教育方案设计给予支持;最后,幼儿园课程要具有发展性,能根据残疾儿童成长动态持续改进,为开展融合教育活动提供保障。幼儿园还可将传统体育舞蹈文化纳入体育课程,如傩戏、孔雀舞、五禽戏等,在运动中感受力与美,提升审美能力及身体素质。与以往体育活动相比,传统文化基因的体育活动更具趣味性及吸引力,能调动残疾儿童体育运动积极性,助其传承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实现德育、体育、美育并行融合教育目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普通幼儿园招收残疾儿童开展融合教育活动具有创建统一、独立、高效幼儿教育体系及为残疾儿童全面发展给予支持、助力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必要性。基于此,幼儿园应针对育人理念、课程、模式及评价进行改革,旨在有效开展融合教育活动,提升残疾儿童核心素养,提高融合教育质量,发挥德育、体育、智育等幼儿教育优势,使幼儿园可落实招收残疾儿童融合教育目标。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规划课题“普通幼儿园招收残疾儿童开展融合教育探索研究”(立项编号:GS[2019]GHB1057)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文香,张晓丽,韩凯波.多举措为残疾儿童提供优质学前融合教育[J].中國残疾人,2020(06).

[2]郑慰,王熠姝.残疾儿童康复线上线下有序过渡[J].中国残疾人,2020(07).

(责 编 林 娟)

猜你喜欢

残疾儿童融合教育
如何与残疾儿童做活动
残疾儿童招生入学要“全覆盖、零拒绝”
基于融合教育视角下国内学前特殊教育发展对策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融合教育之我见
融合教育中的同伴支持:一个未被利用的资源
河南:实施“一人一案”确保适龄残疾儿童入学
风之彩 墨西哥残疾儿童绘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