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下村:老宅子轻唱古村往事 风情街留住民国韵味

2020-01-08胡珊

宁波通讯·图话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三北龙山风情

胡珊

站在三北平原东北海岸线的最高峰——伏龙山上,俯瞰整个山下村,很容易被带入历史的时间长轴之中。

在100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滩涂,少有人烟。渐渐地,随着围垦北移,滩涂变成陆地,荒野变成村落。到明代中期,繁荣的土地引来倭寇的觊觎,附近沦为火与血的战场。赶走倭寇后,村庄慢慢休养生息,在民国早中期,这里建起了码头、银行、发电厂、自来水厂……成为镇北、慈北、姚北“三北”有名的“小上海”。然而,短暂的繁华很快随着战乱烟消云散,直到新中国成立,村庄才又迎来勃勃生机。

作为一座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深厚的人文底蕴是山下村的优势。近几年,围绕“民国第一村”的历史IP,山下村升级村庄环境,凸现特色风情,发展农旅产业,打造出一个颜值与气质并重、文化与产业同兴、乡愁与远方共存的诗画水乡。

一山一寺蕴藏人文历史

提到山下村,就不能不提伏龙山。在三北平原诸多濒海孤山中,它因“独峰横地出”,宛如蛟龙赴海而得名。

伏龙山上有一座伏龙禅寺,始建于唐咸通三年(862年),后因战火而毁,2006年再次重建。唐宋鼎盛时期,伏龙禅寺梵宫恢宏,殿舍完备,位居当时三北平原寺庙之首。

伏龙山和伏龙禅寺历史悠久,风景秀丽,是山下村最重要的山水资源之一。

山上有竹、坞、烟、云、管、江、潮、汐“八景”,被前人以极高的艺术概括力和极丰富的想象力,概括为八个场景。

比如竹景又称“莲塘春晓”,指的是伏龙禅寺前方莲花池畔的翠竹在习习春风中摇曳的景象。坞景是指伏龙寺后的一个草木葱茏的山坞,一到秋后就百草凋敝,唯有野菊花一片金黄,故名“蓬苑秋香”。烟景则因伏龙山地处海边,清晨常见山上云雾缭绕,使人飘飘然有羽化登仙之感,而得名“霜凝丹樨”。云景指的是半山腰一座专供上山进香者休息用的亭子,因亭子位于山的东面,夕阳下亭印碧空,是谓“云亭残照”。

在八景中,管景最为独特。原来伏龙山草木丰茂,常有牧童跨坐牛背,一边放牧一边吹笛,管景便从此而出,叫作“横玉叫天”。伏龙山下还有一条河——镇龙浦,是远近数十里的泄洪要道,终日江水滚滚,似一条白练绕山而过,所以江景又被称为“白虹凌空”。潮、汐两景,指的都是伏龙山北边的浩瀚大海,因常有海船随潮汐来去,所以这两景便分别叫作“后岭层松”和“杰阁飞帆”了。

正因为景色优美,伏龙山自古以来就是知名的旅游胜地,到这里“打卡”小住的名人雅士很多。

在通往山顶的古道上,有一座石拱桥和一块刺史桥石碑为王安石所留。据记载,王安石在担任鄞县知县期间,多次慕名攀登伏龙山,为贯通山径,筑造了这座石拱桥。石桥边的桥碑也是他亲手所书,只是后来铭文被磨平改写。

明朝时,戚继光在龙山抗倭时也曾专门上过伏龙山,还在伏龙禅寺中题过一首诗,留下“衰草尚迷游鹿径,秋云空锁伏龙机”之句。

1932年,弘一大师曾在伏龙寺长住一年之久。在寺院的东南方有一片竹林,林中尚留残垣断壁,据说是弘一大师居住过的禅房。

一宅一街独具民国特色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山下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民国第一村”。这里曾经走出过一名中国民营航运界的巨子,也是“宁波帮”的重要人物——虞洽卿。

虞洽卿出身贫寒,少时与母亲和弟弟相依为命,后到上海当学徒,打拼多年成为“上海滩”响当当的人物。成功后,他搞金融,办实业,做慈善,有人用“一位虞洽卿、半部民国史”来形容他的风云人生。

从1910年起,他造福桑梓,回村建公园、办学校、修码头、造小铁路、设电报房,把当时许多“迷你版”的现代化设施都搬到了山下村。只因虞洽卿一句“大上海有的,三北也要有”,山下村就成了三北的“小上海”。

1916年,为了让母亲安度晚年,虞洽卿在山下村重修祖宅。这幢房子占地5000余平方米,耗时6年才建完。

虞洽卿故居共有五进。前三进为中式传统木结构建筑,房屋雕梁画栋、瑰丽奇巧;后两进为西洋式建筑,用料考究、富丽堂皇。前后建筑以一条通道相隔,虽然建造时间不同、风格迥异,但整幢建筑以一条中轴线贯穿始终,布局左右对称,层次分明,过渡自然,恢宏大气,堪称建筑史上中西合璧的典范。

与虞洽卿故居一河之隔的是山下村这几年打造的民国风情一条街。风情街位于山下村的中心地带,全长500米,区块总面积约1.4万平方米,自2016年打造以来,已累计投入资金近3000万元。街道两侧的建筑都是民国时期的老房子,其中包括百年老宅树滋堂、继勤堂,以及万顺酿造厂等古迹。漫步其中,一幢幢白墙黛瓦的民国老屋错落而立,门窗廊柱处处透出古旧气息,让人一下子产生“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时空交错之感。

“建设民国风情一条街,就是为山下村寻找‘魂与‘根!”山下村的党总支书记沈志明说,“民国第一村”是山下村比较重要的文化记忆之一,因此民国风情也是山下村区别于其他村庄的主要特色。建设风情街时,村里特意邀请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专家学者设计建设方案,力求修旧如旧,重现当年繁华景象,以此带动旅游发展。

一游一飞带动美丽经济

不错的山水资源加上独特的人文历史,让山下村近几年的经济发展和村庄建设驶入“快车道”。

“近年来,围绕村庄品质提升,山下村开展了一系列的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着力创建全国文明村。”沈志明说。针对庭院改造,村里动员全村的家庭主妇从自家院子开始打理,慢慢地,村庄越来越干净,不少庭院都种上了令人赏心悦目的花草。变美的不止庭院,还有村里的各个卫生死角。在清理行动中,村民们清出了几百车垃圾。为了不使这些角角落落再次沦为垃圾堆放地,山下村通过栽种花草树木,建造凉亭、停车场等,将死角变成风景。村里还拆除了伏龙山景区周边违法建筑,梳理出约4.2万平方米土地以及80多间闲置农房,以供开发之用。

经过一系列的环境整治,山下村越来越洁美,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游人也纷至沓来。

“除了伏龙山景区、虞洽卿故居、民国风情街,还有很多游客冲着山上的滑翔伞基地而来。”沈志明说。

作为附近最高的一座山峰,伏龙山四周空旷无垠,常年海风不息,独特的地形和宜人的气候为滑翔伞飞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2011年,慈溪市在伏龙山建成华东地区最大的滑翔伞基地。游客过来不仅可以体验御风飞翔的感觉,还能远眺东海,一览龙山镇全景。

一游一飞同时带热了山下村的旅游经济。在伏龙山脚下,山下村建了一个占地30多万平方米的农业精品园,园内有杨梅、葡萄、草莓、猕猴桃等采摘项目和垂钓、烧烤等娱乐项目,供游客休闲游玩。

村庄附近的伏龙路是龙山镇有名的“小海鲜一条街”,道路两侧餐馆林立,好吃实惠,吸引游客和本地居民前来大饱口福。晚餐之后,山下村华灯初上,与白天相比另有一番风情,夜游山下也别有趣味。

“下一步,村里还想与旅游公司在山上共同投资一个丛林探险基地,吸引青少年来拓展训练。同时引入一家乡旅公司,通过招商引资、业态引进、热点营销等方式,建造一家大型购物中心,努力将山下村打造成‘三北第一旅游村。”沈志明说道。■

小贴士

怎么去:乘坐351路公交车往招宝山方向,在衙前站下,然后步行1000米左右可到达山下村;或导航搜索“龙山镇山下村”,自驾即可到达

吃什么:小海鲜、各种水果

玩什么:伏龍山景区、虞洽卿故居、民国风情一条街

住哪儿:附近酒店

猜你喜欢

三北龙山风情
龙山郡:有“龙山文化”就有龙山小米
龙山花开
浪淘沙·岳阳龙山行
湘西龙山县“木偶戏”考察研究
刍议“三北”地区莱窖安全管理策略
自家林地充“三北”“村官”骗补想得美
夏威夷风情
神秘撩人的东方风情
沙滩风情
利物浦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