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举措,破解学前教育发展难题
2020-01-08杭永宝
杭永宝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类教育健康发展的奠基工程,是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重要奠基阶段。学前教育事业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办好学前教育,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然而,对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对照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要求,对照教育现代化的一些重要指标,常州学前教育发展还比较薄弱,面临的挑战十分巨大,主要表现在学位资源供给不足,经费和人员保障力度亟待增强,办学体制机制有待改革,内涵质量需要提升。为破解这些难题,近年来,常州市委市政府连续出台了《关于深化学前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学前教育更好发展的若干措施》《学前教育发展五年行動计划》等若干政策文件,有力促进常州学前教育快速发展。
一、加大资源建设,着力解决学位不足问题
随着新的生育政策的实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办学标准的提高,学位不足,已成为学前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常州为例,学位资源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率较低。2019年,常州市幼儿园为0.76所/万人,离每万人1所幼儿园的配置标准还有很大距离。二是超标准办学现象比较严重。2019年,常州市超平均班额30人/班的幼儿园占比达68.8%,超标准规模12班的幼儿园占比达52.2%。三是非法办园问题还时有发生。全市仍有一定数量的简易幼儿园。四是学位缺口较大。据预测,今后两年,如果完全消除超标准及非法办园,加上学龄人口增长,总学位缺口约为4万个。对此,我们将通过以下举措解决学位资源不足问题。
一是强化规划布局。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契机,开展新一轮教育设施布局规划修编工作,建立幼儿园布点规划动态调整机制。我们要求各辖市、区应严格规划刚性实施,在调整教育设施专项布局规划方案时,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和规范要求,市级相关部门加强监管。
二是加快建设步伐。加大对简易园(看护点)、无证园等非法园所的整治力度,按照分年度整治计划,逐步消除简易园(看护点)和无证园。按照边取缔边整治边建设原则,将幼儿园年度建设计划纳入当年社会事业发展计划,保障建设用地指标。严格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按照地块生源与学位相匹配的原则,依规依标配建到位。根据常州市教育资源短缺预警报告,对照幼儿园缺口数量,制订幼儿园建设分年度计划。
三是保障建设资金。根据幼儿园建设计划,统筹整合政府专项债券、土地出让收益等资金,将幼儿园建设所需资金按建设进度纳入财政预算。
二、加大经费投入,着力增强学前教育保障
学位资源不足的背后是保障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国家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总量较少,生均财政补助水平较低,教师数量不足,待遇不高。以教师数量为例,常州市生师比为15.9:1,与省定15:1的要求尚有差距;常州全市全额拨款教师为2169人,仅占教师总数的23.6%,还存在大量编外教师。针对现实问题,结合城市发展实际,我们将重点强化学前教育经费和人员保障。
(一)强化经费保障
一是增加学前教育专项经费总量。进一步增强市级“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经费”对辖市、区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的引导和撬动作用。从2020年起,市级专项经费(不含生均公用经费和幼儿园建设资金,下同)总量从3000万元增加到6000万元;各辖市、区应落实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根据在园幼儿人数,在不降低现行总量的基础上,从2020年至2022年,分别按生均不低于300元、400元、500元的年度标准设立学前教育发展专项经费,每三年动态调整一次。
二是提高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从2020年至2022年,各辖市、区按每年增长20%的比例,安排公办和经地方政府认定公布的达到相关办园标准、办学行为规范且收费不高于同级公办园收费标准2倍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生均公用经费。
三是建立收费动态调整机制。健全政府、社会举办者和家庭合理分担的投入机制,常州市发改部门根据各类公办幼儿园等级,每三年调整一次收费标准。各辖市、区按照省市标准,做好幼儿园认定、验收、收费管理等工作。
(二)强化教师保障
一是增加教师配比数量。我们要求各辖市、区幼儿园事业编制总数不低于2016年12月的编制总数,实行幼儿园事业编制使用“退一进一”政策。按照“标准核定、备案管理”的原则,加快推进公办幼儿园教师员额管理体制改革,备案制幼儿教师按照每年不低于本区域幼儿教师总量的20%递增,由辖市、区面向社会统一招聘,现有编外幼儿教师可通过考核择优转为备案制幼儿教师。我们力争到2022年和2024年分别实现事业编制和备案制幼儿教师总数占幼儿教师总数的比例达70%和90%以上。
二是提高教师收入水平。保障事业编制教师工资待遇足额发放,至2022年均达到绩效工资基准线水平,逐步实现差额拨款事业教师、自收自支事业教师与全额拨款事业教师年均工资收入同水平。从2020年起,逐年提高备案制幼儿教师和公办幼儿园编外幼儿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水平。备案制幼儿教师和公办幼儿园编外幼儿教师按照国家和省相关法律法规,参加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并按实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
三、加大改革创新,着力优化办园行为
积极探索政府、企业、社会等多元化办学模式,建立公办园和民办园协同发展机制,充分发挥省优质公办园的示范引领作用,采用委托管理、城乡共建、校际联盟、项目合作等模式,推进名园集团化管理机制改革,着力推进集团化办学。坚持政府主导,完善公办幼儿园为主、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为辅、营利性民办幼儿园为补充的办园体制,到2022年公办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比不低于85%。今后新建成的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原则上均应举办成公办幼儿园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加强对民办幼儿园办园资质和办园行为等的监管,严格执行幼儿园准入和年检制度。
加强督查考核力度。对照学前教育突出短板,明确目标任务,列出问题清单,制订三年解决实施方案和分年度推进计划。计划实施情况将列入当年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目标任务书,并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和解决民生突出问题考核体系,由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牵头制订具体考核办法,并会同市委督查室和市政府督查室,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专项督查,对督查情况予以通报。强化对各辖市、区办园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全市综合考核、评优评先和市级学前教育专项资金奖补的重要依据。
四、加大内涵建设,着力提升教育质量
常州市学前教育的发展虽然面临诸多困难,但多年来,我们广大幼儿园和幼儿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创新,一直致力于教育内涵建设,并取得了较好成绩。在2019年教育部组织的幼儿园优秀课程案例评比中,常州市有2个案例荣获全国一等奖。在基础教育成果评比中,新北区银河幼儿园的“基于儿童行为观察的支持性课程”荣获江苏省基础教育成果特等奖。三年来,常州市先后承办了全国课程游戏化实操培训、江苏省课程游戏化推进教研工作会议、江苏省幼教教科研基地活动,举办了全市“课程游戏化经验分享会”,迎接了全国各地考察团4000多人次的来访学习。面向未来,学前教育不仅要实现“学有所教”,还要实现“学有优教”,为此,我们将继续加大内涵建设力度。
一是强化立德树人,提高育人水平。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前教育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上还存在“小学化”倾向。为此,我们加大督查和引导,切实转变广大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引导他们注重对幼儿观察能力、探究兴趣和社会品质的培养;要通过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推进游戏化课程实施,引导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行为。同时,要注重对家长进行宣传和培训,加强家园互动,以转变家长急功近利的思想,端正家长教育观念,增强家长对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解和支持。
二是强化师资培养,提高教师素质。近年来,随着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新教师比例增加较快,据不完全统计,5年以下教龄的教师占比37.77%;6年到10年教龄的教师占比24.82%。新教师人数较多,既为学前教育发展注入了很多新鲜血液,增添了很多新生力量,有助于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但又给教师培养与发展提出了艰巨的挑战。为此,我们将把新教师培养作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建立和完善园级和区级教师培训体系,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
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常州市学前教育高层次教师比例相对偏低,如全市正高级教师仅有3人,占比0.03%;高级教师293人,占比3.2%。而小学正高级教师13人,占比0.07%;高级教师3452人,占比19.6%。因此,我们还要加大学前教育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和辐射作用。
三是强化项目建设,促进特色发展。继续以“课程游戏化项目”“前瞻性项目”“学校主动发展项目”“品格提升项目”建设为抓手,促进幼儿园立足本園实际,开展项目建设和研究,促进幼儿园特色发展,使常州学前教育呈现出百花齐放、亮点纷呈的高品质发展样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