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物主权面面观

2020-01-08付文中

中国食品 2020年24期
关键词:社群主权体系

付文中

食物主权(food sovereignty)是指人人享有选择吃什么食物、食物的来源和种植方式的权利,享有以生态友好、可持续方式生产的,契合当地文化的、健康的食物的权利,享有确保他们社群的食物从生态、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来看都是适宜的权利。有些学者把食物主权等同于食物民主(Food Democracy)、食物正义(Food Justice)。食物主权所关注的范围远远超出了确保人们有足够的食物来满足其物质需求这一目标。食物主权的基本观点包括:食物被视为人类的一种基本需求和共同利益,而不仅仅是一种商品;人人有权选择他们想吃食物的类型,以及在哪里和如何获得这些食物;人人有权控制自己摄取的食物营养;将健康食物的生产者、分配者和消费者的愿望和需求,而不是市场和企业的需求,置于食物体系和食物政策的核心;倡导人们通过重建人与土地、食物生产者与食物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来重获他们在食物体系中的权力。

食物主权运动是一场自下而上的运动,由受饥饿和贫困影响最大的农民、渔民、土著人、无地工人以及其他食物生产者发起。该运动在南半球发展迅速,或许是因为那里数百年的殖民统治以及之后的独立战争使当地人将主权、自治等概念铭记于心。食物主权最早由国际农民运动组织“农民之路”(La Via Campesina)在1996年世界粮食峰会上提出。2007年,来自五大洲的700名代表出席了在马里举行的首届全球食物主权论坛,即涅莱尼食物主权论坛(Nyéléni Forum for Food Sovereignty),发布了《涅莱尼宣言》(Declaration of Nyéléni),阐明了食物主权对经济、社会、生态、政治等方面的重要影响,努力实现各国对食物主权的认可和重视。

食物主权缺乏所带来的问题

或许,不少人会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在当地超市有选择食物的自由,诸如,可以自由选择符合自己健康观的全植食品,可以自由选择远离农药的有机产品,可以自由选择虽无名气但却是当地生产的食物。你或许也感觉自己有同样的选择自由,但事实并非如此。事实上,当前的食物体系已出现畸形。越来越多的人居住在高度集中的城市中,几乎完全依赖大公司提供的食物,十多家大公司几乎控制了全球的食物供应。

在过去,在当地社群中,小农户种植并相互出售当地农作物,这种食物体系依赖于人、土壤和动植物间的协同作用。如今,全球食物的种植、加工和销售过于垄断,少数强大的跨国公司几乎控制着种植什么、如何种植,以及如何将其分配给人们。目前的食物体系是以工业化和商品化为基础,是由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决定的,这致使食物沦为一种国际交易商品,这就导致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其一,地球还没有进化到允许人类在某一地区集中大量生产一种特定的作物,但这却是正在发生的事情。在美国,超过9000万英亩的土地被用来种植谷物,其中 95%是玉米。人类当今食用的大部分食物都是以单种栽培的方式种植,这些大规模种植的农作物极易受到病菌和害虫的侵袭,进而扰乱国家的食物供应体系。例如在美国,当大肠杆菌爆发影响到长叶莴苣时,全美所有相关产品都要下架;工业化集中饲养鸡、牛和猪,导致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猪流感在全国爆发。

其二,虽然当今世界农业系统的生产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生产出的粮食足以养活地球上的所有人,但是至今全球仍有近8.2亿人在挨饿,尤其是许多农民、渔民、农场工人以及食物链上的其他工作者,因为他们种植的作物或饲养的动物无法获得公平的价格,进而导致他们忍饥挨饿。

其三,在国际大公司的垄断下,工业化农业系统不再重视健康、营养、美味的食物,不再重视富有生产力和可持续的农村地区,也不再重视人们对其社群、农场和土地的决定权。结果就是,全世界每九人中就有一人营养不良,慢性营养不良、肥胖症、糖尿病等问题不减反增。

尤其是美国,它是食物主权的最大破坏者。在美国历史的最早期,美国政府就开始通过发展大规模的农业经济来破坏其他国家和民族,诸如西部拓居导致美洲印第安人流离失所、绑架数百万非洲人作奴隶劳工等。近几十年来,美国不公平的农业和贸易政策不仅摧毁了美国内部以及世界各地的家庭农场农业和农村社区的结构,也创造了一个对生态环境和公共健康构成巨大威胁的食物体系。

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食物的多少,而在于谁拥有获取和控制食物的权力和资本。食物主权是应对上述问题的一剂良药,它倡导人民捍卫自己的食物主权,对于重建可持续的家庭农场农业体系,为全球所有社群提供安全、健康的食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食物主权的六大原则

食物主权着重关注人民的福祉。依据2007年涅莱尼食物主权论坛上发布的《涅莱尼宣言》,笔者概述了食物主权的六大原则。

原则一:注重“食物为民”。食物主权将人人享有充足、健康、契合当地文化的食物的权利置于粮食、农业、畜牧业、渔业等相关政策的中心地位,反对将食物视为国际农业综合企业的商品,着力构建良性的、可持续的食物体系,此体系旨在帮助人类和环境谋福祉,而不是为跨国公司赚利润。

原则二:重视食物提供者的权益。国际食品公司正在赚取创纪录的利润,然而农民、家庭农场主、土著人等食物生产者却在为保住自己的土地、为养家糊口而挣扎。食物主权支持食物正义,主张农民、小规模家庭农场主、牧民、手工渔民、森林居民、移民、妇女、土著人民等所有的食物种植者、生产者、加工者和分配者都应获得与其职能相称的体面收入,反对威胁他们的生计、低估他们的价值、試图驱逐他们的政策、行动和计划。

原则三:食物体系本地化。食物主权将食物提供者与食物消费者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两者置于决策的中心位置,以便他们能够就食物问题做出使双方均能受益的共同决定。这样做可以约束食物供应商不在当地市场倾销食物;保护食物消费者免受劣质和不健康的食物、转基因生物污染的食品、不适宜的食物援助的侵害;抵制导致不可持续、不公平的贸易的政策和做法,因为这些政策和做法将权力交给了遥远的、不负责任的、唯利是图的国际企业。

原则四:在当地做决定。食物主权尊重食物提供者自由支配其土地、牧草、水、种子、牲畜和鱼类的权利,主张他们有权以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和环境可持续的方式使用和分享这些资源;确保当地社群具有种植、销售和食用健康食品的权利;促进来自不同地理位置的食物供应者之间的积极互动,以解决冲突和分歧;坚决反对将自然资源私有化。

原则五:重视知识和技能。食物主权重视能够维护、发展和管理当地食物体系的食物提供者的技能和知识的培养;开展适宜的研究,促进有助于实现食物可持续生产的当地知识和技能能够代代相传;拒绝使用有损当地社群和生态环境之健康和福祉、破坏当地知识的技术。

原则六:与自然合作。食物主权提倡多样化、环保的、低投入的,尤其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系统之综合作用、提高生态系统复原力和适应性的食物生产和收获方法;禁止昂贵的、有毒的投入,着力提高当地食物体系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复原力;拒绝使用有损生态系统之功能的方法,因为这些方法往往依赖于能源密集型的单种栽培和牲畜工厂、破坏性的捕鱼做法,以及其他工业化的生产形式。

个体如何捍卫食物主权

目前的食物体系是不可持续的,而要想改变不可持续的食物体系,人人有责。我们每一个人在获得更健康食物方面所做出的点滴改变,可以影响和改变社会对食物和食物生产者的价值取向。但个人如何从目前的食物体系中解放出来,成为有食物主权的人呢?

认识和了解土地、种子和食物的重要性是采取行动的第一步。在美国,原住民近些年来一直在努力拯救他们的种子、种植文化、食物文化。在中国,我们也有必要拯救正在濒临灭绝的种子或传统食物文化。

将饮食转向更多的当地、生态、时令、以植物为主的食物。购买食物时,时常询问食物的种植方法和来源地,最好购买当地种植的食物,支持当地农民。每天准备饭菜时,使用当地生产的生鲜食材,拒绝使用购买方便但包装重、加工程度高的食品。

建立社区菜园。在美国,一部分人已经开始开辟可供人们使用的社区菜园。社区菜园可以让人们确切地知道他们的食物是在哪里以及如何种植的,这增加了当地社群的食物主权意识。当然,也可以自己动手,在自家闲置的荒地中开辟一小片菜地,种植一些当地特有的种子,自己生产蔬菜和水果。

重新学习当地食物文化。在当地农贸市场,购买一些你可能没听说过的但还没有被企业商业化的农产品。多多探索和思索,是否有一些當地食物因为没有在当地买到而被你遗忘呢?

了解更多关于食物主权的知识和信息。积极加入捍卫食物主权的浪潮中来,为人类食物的美好未来播下一粒希望的种子。

猜你喜欢

社群主权体系
社群新玩法:分层和快闪
营销的最短路径
主权
社群短命七宗罪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社群到底怎么玩才能黏住用户?
中国首个钓鱼岛主权馆在刘公岛开馆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
数十国扎堆宣示海洋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