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档案数字人文项目研究及启示

2020-01-08肖秋会向京慧

北京档案 2020年12期
关键词:数字人文项目档案

肖秋会 向京慧

摘要:本文以英国48个档案数字人文项目为基础,分析了英国档案数字人文项目的建设主体、建设动因、建设类型,总结了英国档案数字人文项目的特点与不足,并对我国档案数字人文项目建设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英国 档案 数字人文 项目

本文所研究的档案数字人文项目,是运用计算机技术,以档案资源为基础在一定条件下(资源、预算等)解决某一主题的人文问题而形成的一系列有联系的活动。20世纪90年代,英国数字人文项目开始启动,目前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笔者主要对英国档案数字人文项目的建设主体、建设动力、项目类型进行分析,总结其特点和不足,为我国开展档案数字人文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参考。

一、英国档案数字人文项目的参与主体

笔者通过对英国15个数字人文中心平台的检索和梳理,发现英国的数字人文项目多达429个,在开放可查阅的项目中档案数字人文项目有48个,它们分别依托于德蒙福特大学、剑桥大学、英国伦敦大学、伦敦国王学院、开放大学和谢菲尔德大学的6个数字人文研究中心。48个档案数字人文项目最早始于1990年,为大英图书馆主导、谢菲尔德大学合作的“科顿爵士手稿项目”[1]。近年来,英国档案数字人文项目数量呈递增趋势,所采用的历史档案资源主要为中世纪手稿和家谱、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影视资料、18-20世纪的名人书信和历史图片等。这些档案数字人文项目主要由历史学、语言学、文学、艺术、社会学的数字人文学者参与研究。另外,档案馆、图书馆、出版社等机构也有部分参与。

二、英国档案数字人文项目开展的动因

档案作为人类活动的原始记录,具有证据价值和信息价值。据笔者调查和分析,英国档案数字人文项目的动因主要包括如下4个方面。

(一)档案资源的长期保存

档案承载了历史的记忆,但是,档案在长期的保存和利用过程中面临载体破损及老化变质、字迹褪色、记录方式不可读取,以及战争、恐袭、突发灾害等带来的各种威胁。维护档案资源的长期可读、可用是档案数字人文项目的动因之一,应用计算机及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使得档案资源可超越时间、空间的界限长期保存。例如,“大羊皮书”[2]项目由英国伦敦大都会档案馆启动,伦敦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计算机系、信息研究系等参与合作,旨在对1786年火灾中受损的羊皮书实施3D重构。

(二)再现重要的社会历史事件

在数字环境下,档案数据的关联性挖掘建立在全数据化基础之上,将特定时间、地点、人物的档案资源相联系整合,能够再现社会历史事件,把握其内在规律和影响因素。例如,“第三次瘟疫大流行的视觉表现”[3]项目以档案文本数据挖掘为基础,对1855-1959年的鼠疫流行病进行了系统研究,不仅完整地再现了此次鼠疫大流行事件,同时,有助于对流行病和传染病的预防。

(三)传承社会记忆

档案是建构和再现社会记忆的重要载体,是联系过往和当下的桥梁。英国档案数字人文项目将这些珍贵的社会记忆重新展示在公众面前,传承了这个民族的社会记忆。例如,“过去再现:英国1905-2016历史盛典”[4]构建了公民与过去历届英国历史盛典的联系;“游戏档案”[5]则将古老的游戏带到了孩子们面前。

(四)维护公民权益

职业记录、病例档案、个人身份等在个人权益维护中具有重要作用,英国档案数字人文项目针对特殊群体提供了系统的历史记录,为这些特殊群体寻求合法的权益保障提供了可靠的证据。例如“,英国矿工健康和福利”[6]系统记载了1948-1971年5800多个矿工伤残事故记录,用于矿工的福利申请以及向当地法庭提请医疗诉讼。

三、英国档案数字人文项目类型

英国档案数字人文项目建设内容丰富多样,可分为手稿类项目、艺术类项目、司法类项目、地图类项目和历史人物/事件类项目5大类。

(一)手稿类项目

手稿类项目主要是对个人手稿、书信等珍贵历史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并数字化呈现,包括手稿转录和手稿分析两种方式。前者通过数字化形式将手稿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的形式,如“罗伯特·索斯特的书信集”[7]等。后者对手稿内容进行语言分析和建模,展现内容的关联性,如“英国广播公司手稿存档”[8]项目将BBC广播脚本生成语言概念模型,用作广播新闻类脚本的搜索和后续的描述性元数据。

(二)艺术类项目

艺术类项目通过对艺术图片、影视、音乐等艺术资源的整理和分析,探索其美学价值和社会价值,既可用于艺术鉴赏、艺术研究,也可用于艺术教育。例如,“可视化:早期皇家协会的视觉和图形实践”[9]项目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可视化,展现了皇家协会在英国科学知识的发展和传播中的作用。此外,“开放艺术”[10]项目免费提供50多部电影,用于支持艺术史教学。

(三)司法类项目

司法类项目是将特定时间、环境下的犯罪档案、判决书、罪犯信息等收集整理及数字化呈现,用于法律援助、犯罪分析和案例记录,为检索历史庭审案件及进行罪犯特征分析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素材。例如,“老贝利在线会议录”[11]项目记录了1674-1834年大約100,000人次的详细审判过程;“1300-1858年约克大主教教区法院的审判”[12]可检索该教区14-19世纪的法庭审判记录;“数字泛波”[13]将英国和澳大利亚罪犯的特征和刑事司法数据整合,以探讨不同类型的刑罚对被受刑人的影响。

(四)地图类项目

作为信息传递的方式之一,地图信息能够反映事物的发展规律、展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是承载城市记忆、集聚文化情感的符号形态。[14]地图类项目利用GIS技术、数字地图、定位系统等方式,将档案资源数据以地图的形式呈现,从地理位置、建筑环境等方面体现历史发展变化。例如,“定位伦敦的过去”[15]采用“时光机”原理,以历史文本和数据为基础,绘制了17、18世纪的伦敦早期地图。

(五)历史人物/事件类项目

人物/事件类项目是通过收集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文字记录、图片、声像档案探索历史发展中的特点、规律,获得关于历史事件的总结及对人物的认知。该项目包括历史人物类项目和历史事件类项目,前者通过对于个人/群体的档案资源收集,展现人物的思想,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影响和价值,如:“人民的敌人:蒋介石的视觉表现”[16]展现了蒋介石的人物形象;“英国进程:1870-1950年南亚人的状态”[17]再现了1870-1950年南亚人在英国的生活、工作状态,探索南亚人在英国历史进程中发挥的作用。后者通过对于历史事件的回顾、反思和再现,重现历史记忆,挖掘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规律,如:“醉人空间”[18]展现了1600-1850年可可、咖啡、鸦片、糖、茶和烟草等新兴物品对欧洲市场的影响。

四、英国档案数字人文项目特点与不足

英国档案数字人文项目具有多学科主体参与的特点,在技术上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综合应用了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等技术手段,建立了数据库和网站,方便公共访问和查询。这些项目通过对历史档案文本、图片、影像的整理和分析,再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展示某一特定社会阶层、社会群体的特点,将一个民族的过去与现在紧密联系,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在档案资源的长期保存、再现历史、传承记忆、维护公民权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此外,英国档案数字人文项目还特别关注少数族群,将少数族群的社会记录、行为活动等呈现给社会大众,维护这些少数族群的合法权益。当然,英国档案数字人文项目在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社会影响力有待提升等。这些问题也是我国档案馆开展数字人文活动需要关注的。

首先,英国档案数字人文项目面临可持续发展问题。由于数字人文项目的建设依赖于第三方的资助,在第三方资助过程结束后,缺少维系数字人文项目的更新、迁移、管理系统的人力和资金,这些凝聚了研究者心血和智慧的数字人文项目无法得到全面维护。例如,成立于2008年的英国计算机和人文中心(the Centre for Computing and the Humanities)先后完成了近100个数字人文项目,但这些项目在结束后,缺少资金支持,有的项目不再维护,有的项目甚至被关闭。[19]因此,在数字人文项目建设中,需要探索数字人文项目长期运行的模式,以发挥数字人文项目的社会价值,促进数字人文项目健康的发展模式。

其次,英国档案数字人文项目的社会影响力有待提升。不少档案数字项目完成后处于闲置状态,资源的利用不够充分,社会影响力较弱,未能充分发挥其社会价值。例如,“第三次瘟疫大流行的视觉呈现”项目网站的统计数据显示,该项目总浏览2274人次,2020年3月至2020年8月,月均浏览仅为169次。

五、对我国的启示

英国档案数字人文项目可为我国档案馆参与数字人文建设提供借鉴和思考。

(一)档案馆积极参与数字人文建设

数字人文的研究对象主要为人文社科领域各种可数字化的资源,如无格式文本、格式化数据、图像资料、视频音频文件等[20]。而档案馆正是承担收集、管理、保存、开发利用这些资源的文化记忆机构。具体来说,档案馆参与数字人文建设需要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推动馆藏档案资源建设从数字化走向数据化、智慧化,实现从机器可读到机器可理解、可处理,为数字人文研究者提供可供关联、挖掘、分析的档案数据资源,形成可供开发利用的技术平台和工具体系。第二,档案馆利用现有工作基础,将在城市记忆、乡村记忆、数字记忆等方面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经验同数字人文研究有机结合起来。第三,做好档案的开放鉴定工作,为数字人文建设和研究提供第一手的材料。

(二)跨学科、跨机构、跨领域合作,拓展合作关系网络

档案数字人文项目具有跨学科、跨机构、跨领域的跨界融合色彩,档案馆应高度重视合作关系网络的搭建和拓展,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档案馆相互之间的合作。第二个层面是档案馆与图书馆、博物馆等其他文化机构的合作。第三个层面是档案馆与研究机构(如高校、社科院等)、企業等的合作,实现多元主体的互利共赢,同时保障数字人文项目的可持续运行。

(三)关注社群档案,优化档案资源结构

随着档案事业从“国家模式”到“社会模式”的转型与发展,档案馆应给予各类社群和普通百姓(尤其是如农民工、留守儿童等社会弱势群体)更多的关注,记录他们的声音,关注他们的诉求,通过数字人文项目,将档案从支撑学术的文化遗产转变为服务于认同和正义的社会资源[21],使得社会群体借助档案资源能够找到集体归宿、社会认可和身份认同。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档案馆应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开展社会化的合作,积极应用数字人文手段和方式,挖掘档案内容,发挥其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在传承文明、启迪智慧、服务我国现阶段国家重大战略方面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Cotton Manuscripts Project[EB/OL].[2020- 09-09].https://www.dhi.ac.uk/projects/cotton-manuscripts/.

[2]The Great Parchment Book. [EB/OL].[2020-09-09]. http://www.greatparchmentbook.org/.

[3]Visual Representations of the Third Plague Pan? demic.[EB/OL].[2020-09-09]. http://www.crassh.cam.ac. uk/programmes/visual- representations- of- the- thirdplague-pandemic

[4]The Redress of the Past: Historical Pageants in Brit? ain, 1905-2016.[EB/OL].[2020-09-09]. http://www.his? toricalpageants.ac.uk/

[5]Playing the Archive.[EB/OL].[2020-09-09]. https://www.dhi.ac.uk/projects/playing-the-archive/

[6]MinersHealthandWelfareProject.[EB/OL].[2020-09-09].https://www.dhi.ac.uk/projects/miners-health/.

[7]TheCollectedLettersofRobertSouthey.[EB/OL].[2020-09-09].https://romantic-circles.org/editions/southey_letters.

[8]BBC Radio News Scripts. [EB/OL].[2020-09-09]. https://www.dhi.ac.uk/projects/bbc-radio-news-scripts/.

[9]MakingVisible:Thevisualandgraphicpracticesofthe early Royal Society. [EB/OL]. [2020-09-09]. http://www. crassh.cam.ac.uk/programmes/making-visible-the-visualand-graphic-practices-of-the-early-royal-society.

[10]Open Arts Objects. [EB/OL].[2020-09-09]. http://www.openartsarchive.org/open-arts-objects.

[11] Old Bailey Proceedings Online. [EB/OL].[2020-09-09]. https://www.dhi.ac.uk/projects/old-bailey/.

[12]Cause Papers in the Diocesan Courts of the Arch? bishopric of York 1300- 1858. [EB/OL].[2020- 09- 09]. https://www.dhi.ac.uk/projects/cause-papers/.

[13]Digital Panopticon. [EB/OL].[2020- 09- 09]. https://www.dhi.ac.uk/projects/digital-panopticon/.

[14]劉芮,谭必勇.国外数字人文地图项目的实践与启示[J].山西档案,2019,000(005):87-93.

[15]Locating Londons Past. [EB/OL].[2020-09-09]. https://www.dhi.ac.uk/projects/locating-london/.

[16]Enemy of the People: Visual Representations of Chiang Kai-shek.[EB/OL].[2020-09-09]. https://www. dhi.ac.uk/chiangkaishek/

[17]Making Britain: South Asian Visions of Home and Abroad, 1870-1950. [EB/OL].[2020-09-09].https://digi? tal.humanities.ox.ac.uk/project/making- britain- southasian-visions-home-and-abroad-1870-1950.

[18]Intoxicating Spaces. [EB/OL].[2020- 09- 09]. https://www.intoxicatingspaces.org/.

[19]Smithies A, Westling C,Sichani A, Mellen P,Ciula A. Managing 100 digital humanities projects: digital scholar? ship & archiving in Kings Digital Lab[J].Digital Humani? ties Quarterly,2019:13(1).

[20]龙家庆,王玉珏,李子林,许佳欣.数字人文对我国档案领域的影响:挑战、机遇与对策[J].档案学研究,2020(1):104-110.

[21]Cook T. Evidence, memory, identity, and com? munity:four shifting archival paradigms[J].Archival Science, 2013 (13) :95-120.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数字人文项目档案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浅谈北京卫视《档案》的叙述方式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