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直播概述及其违法犯罪行为主要表现形式

2020-01-08

中国防伪报道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主播

互联网直播作为近两年流行的新传播方式,得到了广大用户的喜爱,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网络文化产业。同时,由于相关法规及部门监管尚未涉及、运营平台未担负监管职责、行业准入门槛低等原因,行业目前仍处于野蛮发展阶段,鱼龙混杂,甚至存在诸如网络诈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发布虛假广告等违法犯罪问题。

互联网直播是指由运营商、从业者和用户三者组成的一种网络服务新业态,具体而言:运营商提供技术支持与管理服务,一方面为从业者和用户搭建互动交流平台,另一方面对从业者和用户进行管理;从业者借助直播平台为用户提供实时视频服务;用户通过客户端观看主播表演。互联网直播通过即时互动让网民高度参与,而且不受物理空间限制,观众可以随时随地地观看直播。但是,互联网直播也有不足之处,其准入要求不高,缺乏有效淘汰机制。

互联网直播的特点

视频直播发布的便捷性

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为网络直播提供了便利的硬件条件,省去了传统电视直播复杂的准备环节和高昂的制作成本。网络直播可以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直播者可以利用智能手机,通过移动互联网在各大直播平台随时随地直播。同时,观看直播也摆脱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直播内容的趣味性

直播内容的娱乐性和趣味性不断增加。涉及音乐、运动、户外、游戏和日常生活等直播形式的不断更新,使得互联网直播加入了很多流行元素和热门话题,增添了不少娱乐的关注点,吸引了广泛的观众群体。

直播互动的深入性

网络直播的内容更加贴近现实,带给观众较为直观的现场体验,产生心理归属感。同时,观众可以通过赠送虚拟礼物、发送实时弹幕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主播进行交流,主播也能够根据观众的要求对直播内容进行调整。这种双向实时互动增强了观众的现场感和代入感,满足了观众发泄情绪和体验新鲜事物的心理需求,也让双方的互动性更加深入。

直播受众的广泛性

互联网满足了广泛观众的自我归属感、现场参与社交满足感,成为诸多网民消磨时光、缓解压力或者是增加知识的选择,从而吸引大量网民参与。

互联网直播的现状

直播形式多元化

随着这两年直播行业的迅速发展,直播也从唱歌、跳舞、聊天等单一的内容逐步向多元化发展,吃播、直播学习、网络直播带货等都成为目前直播市场的主要内容。

主播素质良莠不齐

网络直播平台只需要身份证号和银行卡就能完成注册,有些甚至是和第三方软件进行合作,因此网络直播的进入门槛不高,任何人都可以进行直播,这也导致平台监管难度加大,行业鱼龙混杂。网络直播间的竞争可以说是对受众注意力的竞争,为了吸引粉丝,除了靠颜值和才艺等,部分主播甚至不惜进行极端甚至违法行为吸引观众的注意。

网络直播平台监管难度大

直播的实时性特点,加大了平台的监管难度。虽然在直播过程中可以进行举报,但是一些色情或者暴露的镜头可能只是一闪而过,观众来不及截屏,没有图片证据,举报就无法落到实处。另外,由于直播内容不用提前进行审批,因此只能在出现问题时终止直播,事后对直播平台和主播进行追责。

网络直播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

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表演唱歌、直播电影、开线上演唱会、转播游戏等是网络直播平台的主要运营模式,而此直播过程中均存在诸多涉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风险,以及侵犯他人著作权、商标权等合法权益的风险。

这种侵权行为主要分为两类,一是针对直播内容本身,指未经他人允许,擅自使用他人作品,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具体而言,未经授权直播网络游戏、体育赛事、电影、电视剧的行为。对有明确著作权的电影、电视剧等影视资源,构成侵犯著作权,而对于网络直播的游戏、体育赛事等没有明确著作权的,是否可以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独创性作品,目前存在较大争议,这也就使得直播类节目在著作权方面有很多类型无法界定。

二是针对直播衍生物,即广告植入等行为而言,其涉及利用网络直播平台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或假冒他人注册商标、专利的产品等行为。有很多人气高、粉丝多的主播会在直播中为商家植入广告,还有部分直接开设网店,向粉丝宣传其店铺及商品,引导观众购买而获利。而此种宣传、引导乃至销售的行为,均有涉及销售假冒伪劣注册商品、利用他人已注册商标进行宣传、擅自标注他人专利号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嫌疑。

非法代言 发布虚假广告

网络直播普及的同时,也创造了丰富的商业价值,给网络主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通过网络直播代言广告已成为热门主播、星秀等的重要谋生手段。但网络直播代言广告是否合法还不明确。

网络主播进行广告代言属于利用社交媒体为商品或者服务进行推荐、证明,同样也受法律的约束。其法律义务主要有:一是不得推荐、证明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二是不得推荐、证明保健食品广告;三是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得做广告代言;四是针对未使用的商品或未接受过的服务不得代言;五是不得明知或应知广告虚假仍做推荐或证明。广告代言人违反法律规定,除了会承担行政责任,还会因虚假广告承担民事责任,根据情况严重程度甚至会承担刑事责任。

偷税漏税

网络直播产业化,产生了庞大的网络直播从业人员,网络直播在其中占据核心地位。网络主播表现好坏,直接决定直播收益。各类不同价位的虚拟礼物、直播广告代言、线下演出等渠道均给网络主播创造了丰厚的经济利益。对于网络直播行业,地方税务部门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关法律法规上的不完善之处及监管的空白均给网络主播逃税、漏税创造了条件。

猜你喜欢

主播
电视双城记:川渝主播共护长江源
Monet Talks
游戏主播
祛魅:褪去神秘色彩的主播
网络主播的生存状况调查
开学新花样
好书伴我成长
争做守法好少年
当主播需要什么装备?
网络主播:近半月收入不足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