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介入诊疗穿刺病员服的设计及应用

2020-01-08魏传菊李青伟庄海峰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裤腿病员衣袖

魏传菊,李青伟,庄海峰

徐州市中心医院导管室,江苏 徐州 221009

当今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改变,冠心病已经成为临床工作中十分常见的一类疾病,针对该病常见的干预措施包括保守药物干预、介入以及手术等不同方式[1]。其中,介入方式对患者伤害较小,可以取得较好临床效果,得到患者的广泛接受,最常用的介入方式是经桡动脉进行介入,此种方案无需卧床,能够较快下床活动,因而应用较广。临床中施行桡动脉(或股动脉)介入治疗时,必须将整个肢体裸露。传统的病员服很难将整个肢体衣服向上卷起,为了方便治疗,一般情况下,病人只能将上衣或裤子全部脱掉,既增加了病人的麻烦,还会因为气温过低而导致感冒,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不能很好的保护病人隐私。同时,普通上衣还不利于医护人员的护理与观察。更重要的是如果不完全把病员服脱掉病员服就会被消毒液浸湿,增加了病人的皮肤刺激与不适,而且还不能完全达到需要的消毒范围,从而增加了污染及感染机会[2]。于2017年6月自行设计制作了一种介入诊疗穿刺病员服,经过我们多次实践并改善,效果已经比较确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自2017年10月-2018年2月在我院行介入治疗的患者100例,体重过高、过低或者进行穿刺部位发生病变患者不纳入研究。男68例、女32例,年龄31-80岁,平均62.4岁。冠心病84例,急性心梗16例;其中4例为择期PCI术患者,2例留置尿管,60例仅在右桡动脉消毒穿刺手术,30例仅在右股动脉消毒穿刺手术,10例同时在右桡动脉和右股动脉同时消毒穿刺手术。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观察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35-80岁,平均61.1岁;其中急性心梗8例,导留置尿管1例。对照组:男35例、女15例,年龄31-79岁,平均60.4岁;其中急性心梗8例,导留置尿管1例。不同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穿着常规病员服进行介入干预治疗。首先,按照患者的实际病变部位进行规范合理的暴露,此操作可由跟台护士完成。①需要进行介入的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后,首先要求其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同时向其介绍常见的问题。②进行介入之前,对患者的行为、精神状态、方式以及所带管路等方面进行合理评估,对不符合要求的患者进行及时调整。③进行介入手术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临床要求,保证操作力度的适宜,合理选择需要进行消毒的部位,减少对相应部位皮肤的伤害。④患者手术完成后,要加强监测与巡视,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出现异常时及时报告患者主管医师。⑤详细规范做好护理记录工作。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自行研制的一种介入诊疗穿刺病员服,具体如下。(1)一种介入诊疗穿刺病员服的制作方法:①制作材料:电动拉链、电池、微型减速电机[3]、普通病员服。②制作方法:本介入诊疗穿刺病员服,包括上衣和裤子,所述上衣包括衣身和衣袖,所述衣身和衣袖连接处通过线材缝合,所述衣袖内测设有第一拉链,所述第一拉链起始于衣袖的袖口,终止于衣身腋下10 cm处,所述裤子设有裤腰和裤腿,所述裤腰内设有松紧带,所述裤腿两侧设有第二拉链,所述第二拉链起始于裤腰,终止于裤腿侧面膝下部位10 cm处,所述裤腿连接处设有裤裆,所述裤裆内侧设有第三拉链,所述第三拉链起始于一条裤腿内测膝下部位10 cm处,经过裤裆终止于另一条裤腿内测膝下部位10 cm处。一种介入诊疗穿刺病员服设计图,见图1-4。(2)介入诊疗病员服使用方法:使用本病员服时,可以通过穿着常规衣物的方式,将上衣1和裤子2穿着在患者身上,当需要行双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时,拉开两侧衣袖3下的第一拉链4,使患者的上肢裸露在外,进行消毒穿刺,不会污染手术区域并且避免了消毒液浸湿病员服;当行双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时,将裤子2两侧的第二拉链5开启,使患者的下肢大腿可以裸露在外,方便进行穿刺介入治疗,同时,如果患者行动不变,术中未置导尿管时,可以直接拉开位于裆部的第三拉链6,此时患者可以方面使用便壶(男性)或纸尿裤(女性)。既有效保护了患者隐私,有利于术侧肢体压迫袋的放置,也有利于术侧穿刺处及肢体的观察,既保证了消毒范围,又有利于患者肢体的保温[4]。(3)消毒隔离:本本病员服初次使用前均经消毒供应中心高温洗涤;做到单人单衣,不在未处理情况下重复使用;若防护罩发生污染,及时更换,同时送至供应中心进行处理。每个导管间均备有2套介入诊疗病员服便于更换,大、小两种规格;做到每天都更换,保证病员服无污渍、破损,详细记录衣物的使用情况;同时,对诊疗病员服进行每2年一次的更新。

1.2.2 评价方法 ①操作肢体暴露时间。护理人员使用计时工具对进行介入操作时肢体暴露时间进行统计。②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并记录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图1 -4 一种介入诊疗穿刺病员服设计图

1.2.3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χ2检验、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不同组肢体暴露时间(秒)比较 见表1。

表1 不同组肢体暴露时间(秒)比较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综上所述,本介入诊疗穿刺病员服的设计使用于对患者进行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时,直接开启便可实现消毒穿刺,减少术中暴露频次,降低手术污染概率,节省护士劳动力[5];对患者隐私权的保护,同时方便医护人员在诊疗中观察;气温过低时,不用脱衣检测,有利于增加患者舒适度;同时减少了因穿脱传统病员服时导致的穿刺部位污染、患者隐私暴露、接触皮肤擦伤等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利于护理管理质量的不断提升,对改善患患者的满意度具有较大意义[6]。本研究设计的病员服制作流程比较简便、成本较低,适用于各种介入诊疗穿刺的患者,应用前景广阔。

猜你喜欢

裤腿病员衣袖
手外科腹部皮瓣患者病员服的设计与应用
绳索
衣袖飘飘真好看
老年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综合护理对策
他的词语 如同独臂男孩的衣袖
衣袖
脑卒中后抑郁的心理护理研究
衣袖
声东击西的猫
神经性狂躁患者反光病员服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