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急诊观察室护理服务流程的方法及效果
2020-01-08沙小妹
沙小妹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镇江 212000
急诊观察室是保证患者生命危急的重要科室,特别是对医院的医疗建设而言,加强急诊观察室的护理质量以及护士专业能力,能够优化整个护理建设质量,提升护理人员的应变能力以及沟通协调能力,提高护理人员之间协调以及分工能力[1]。优化整个急诊观察室内的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流程管理以及交接班流程建设,也是整个工程建设发展的重点所在。笔者分析了本院2017年7月-2017年12月急诊观察室内的投诉、病情满意度,护理人员专业水平等因素,加强了对护理人员的工作协调以及管理,以期能够提升和优化急诊观察室的护理服务流程和质量,全面提升护理工作的管控力度,笔者现结合本院急诊观察室护理流程建设分析,现将相关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7月-2017年12月急诊室护理案例1,500例,分析急诊观察室护理服务流程建设的特点。本院急诊观察室的护理组成主要有护理人员13名。年龄在22-36岁间,平均年龄28岁,其中有主管护师3人,护师6人,基本护理人员4人。其中学历分布如下,本科7人,大专6人,急诊观察室平均接受病人100人。
1.2 方法 观察患者的就诊现状,针对本时间段内,2017年7月-2017年12月的就诊满意度进行了分析。在2016年3月,本院优化了护理服务流程,加强了对患者的护理,优化整个护理流程,在整个处理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如下:①划分区域功能,将急诊观察室严格按照就诊方式让患者分开就诊,隔离不同病种患者[2]。②让护理人员进行科学排班,在区域内实行责任制度以及护理模式,成立以护士分组分级的培训管理模式,提升就诊质量。
表1 改革前后总满意度对比[n(%)]
表2 改革前后护理有效率对比[n(%)]
1.3 观察指标 采取案例抽查法,选取本院2017年7月-2017年12月急诊室护理案例1500例,以护理时间为阶段分析,观察该时间段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为[n(%)],予以χ2检验;计量资料为(Mean±SD),予以t检验。P值<0.05提示统计学意义成立。
2 结果
2.1 改革前后总满意度对比 见表1。
2.2 改革前后护理有效率对比 见表2。
3 讨论
急诊观察室是就诊突发性患者的重要医疗场所,对于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加强其就诊满意度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在整个急诊室治疗中,医护人员要做好用药观察以及病例分析,结合有效的治疗分析以及护理服务,完善护理流程,提升整个就诊和满意度[3]。
综上所述,结合护理改革分析,通过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改变急诊观察室内的就诊和治疗,有助于改善整个治疗疗效,提升整个用药的流程,护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