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推进“四大”建设 优化浙江区域经济格局

2020-01-08周世锋

浙江经济 2019年24期
关键词:都市区大通道长三角

□周世锋

“四大”建设有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成为浙江落实国家战略的主抓手主载体;“四大”建设相互促进、互为支撑,形成了有机联动的浙江区域发展新格局

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四大”建设,是浙江第十四次党代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现代化浙江建设的主战场。2018年,浙江先后制定出台了《浙江省大湾区建设行动计划》《浙江省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浙江省大通道建设行动计划》《浙江省大都市区建设行动计划》,明确了“四大”建设的思路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举措。2019年是浙江全面推进“四大”建设、深入实施四个行动计划的一年。这一年来,“四大”建设有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成为浙江落实国家战略的主抓手主载体;“四大”建设相互促进、互为支撑,形成了有机联动的浙江区域发展新格局;“四大”建设聚焦重点任务,加强省市联动,强化政策支持,形成了协同发力、滚动发展的良好态势。

“四大”建设有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成为浙江落实国家战略的主要抓手载体

2019年正逢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谋划和制定之时,这是浙江推动“四大”建设的一个重大战略背景。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11月在上海中国首届进口博览会上亲自宣布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指出“苏浙皖要各扬所长”。“四大”建设与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初衷和内涵完全契合,正是基于对浙江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自身优势、面临机遇和战略方向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提出来的,是浙江比较优势新的集中体现,是一体化推动的四个方面,是“八八战略”的再深化。因此,“四大”建设与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是相互贯通的,并在2019年有机纳入了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成为浙江深入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主要载体。

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强化区域联动发展”“发挥苏浙皖比较优势”篇章中,明确提出“发挥浙江数字经济领先、生态环境优美、民营经济发达等特色优势,大力推进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整合提升一批集聚发展平台,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创新高地、对外开放重要枢纽和绿色发展新标杆。”由此,浙江的“四大”建设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浙江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了浙江在长三角“四个一”的战略定位,即长三角创新发展增长极、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金南翼、长三角幸福美丽大花园、长三角改革开放引领区。这四个定位,是浙江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浙江作为和历史担当,实际上分别对应了大湾区、大都市区、大花园与大通道这“四大”建设,即通过高水平建设大湾区,共同构建长三角协同创新产业体系,通过高能级建设大都市区,共同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金南翼,通过高品质建设大花园,共同加强长三角生态环境共保联治,通过高标准建设大通道,共同构筑长三角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网络。

“四大”建设相互促进、互为支撑,形成有机联动的浙江区域发展新格局

整体联动推进“四大”建设,以大湾区塑造现代化浙江的空间特征,以大花园铺就现代化浙江的普遍形态,以大通道勾勒现代化浙江的发展轴线,以大都市区打造现代化浙江的发展极。通过“四大”建设,形成集成优势,提升了区域整体竞争力。

大湾区突出了创新驱动主引擎功能。以环杭州湾经济区为主体,加强产业空间整合,建设浙江对外竞合的主战场。充分发挥区位条件良好、数字经济和民营经济发达、产业基础扎实的优势,以创新驱动为首位战略,通过优质环境的营造、高能级平台的建设,形成集聚全球高端要素、支撑现代产业体系的新动能,带动提升全省的国际竞争优势。

大花园突出了生态服务主屏障功能。围绕生态资源保护和生态经济培育,以丽水、衢州为核心区,形成浙江空间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支撑。通过统筹保护生态资源,创新人文特色和生态经济,不仅有利于守护生态安全底线,统筹好浙江山水林田湖草的核心资源,也有利于谋划形成绿色发展样板,实现绿色崛起,真正促成全域大美格局。

大通道突出了开放带动主动脉功能。围绕交通设施互联互通,以义甬舟大通道为主轴,形成海陆多元立体、绿色智能、安全便捷的综合性联动网络。通过综合交通网络和物流体系的建设,缩短浙西南和浙东北的时空距离,提效都市区综合交通枢纽和区际通勤线网,促进区域间的互联互通和开放融合,深化了国际化和区域性的连结。

大都市区突出了城市化主体形态功能。以大都市区核心区为主体,强化极核功能和区域分工,促进要素梯度转移与空间重组,培育新型示范型能级驱动平台,提升都市区的城市功能和建设品质,示范带动更多城市协同联动,引领周边腹地一体化发展,加快要素集聚的非农化进程,加快城市文明的延伸扩展,以点带面促成更高水平的城市化发展。

聚焦重点任务,加强省市联动,强化政策支持,形成了协同发力、滚动发展的良好态势

省级层面建立了全省“四大”建设规划建设领导小组进行统筹,建立有统有分的工作机制,制定出台“四大”建设行动计划工作要点,明确各项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稳步推进“四大”建设的标志性工程。

加快大湾区重大平台和标志性工程建设。省政府先后批复设立杭州钱塘新区、湖州南太湖新区、宁波前湾新区、绍兴滨海新区,高能级平台建设明显加快,加强与央企、大院名所对接,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户大湾区。制定实施《浙江省大湾区十大标志性工程推进方案》,作为大湾区标志性工程之一的未来社区快速推进,启动试点建设,出台实施意见,制定规范标准,形成建设氛围。浙江省生态海岸带建设启动方案编制,湾区智慧交通体系、重大科创平台等标志性工程启动建设,大湾区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

推进大花园典型示范创建和重点专项带动。公布了第一批大花园典型示范单位和培育单位各10 个。编制出台海岛大花园和诗路文化带规划,着力推进“诗路文化带”中高等级旅游景区、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和十大海岛公园建设。成立省政府垂直管理的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推进丽水国家公园设立试验区创建。丽水成为首个获批的国家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印发浙江(丽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方案。以大花园典型建设示范单位为载体,选择开化、遂昌、仙居、天台四县先行开展县级GEP核算工作。着力推进安吉县域实践“两山”理念综合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

持续完善大通道综合交通物流体系。编制出台“四港”联动方案,以海港为龙头、空港为特色、陆港为基础、信息港为纽带,全力推进十大标志性工程和六个示范项目。聚力构建现代运输大物流体系。浙江大港口、大枢纽、大流通网络化格局初步形成,实现所有地市“通江达海”,港口吞吐量继续保持前列,率先成为拥有三大千万级机场的省份。开放互通优势日益显著,港航物流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建立。

培育推进现代化大都市区建设。杭州、宁波、温州、金华等市开展编制各都市区建设行动方案。充分发挥大都市区各自优势,进一步强化都市区核心功能集聚,以核心区为引领加快建设“七个之城”。加快打造都市区功能性平台。杭州都市区,重点推进钱江新城核心区、钱江世纪城、城西科创大走廊、钱塘新区、之江文化产业带、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镜湖大城市核心区、南太湖新区、沪湖绿色智造廊道、高铁嘉兴南站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等。宁波都市区,重点推进前湾新区、甬江科创大走廊、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甬舟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温州都市区,重点推进中央商务区、环大罗山科创走廊、瓯江山水诗路文化带、世界(温州)华商综合发展试验区等。金义都市区,重点推进金义科创廊道、多湖中央商务区、金义都市新区、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义乌国贸综合改革试验区等建设。

面向2020 和“十四五”,坚持优势互补高质量推进“四大”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求是》上发文指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简单要求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而是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快构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增强其他地区在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边疆安全等方面的功能,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为此,建议以“五化”引导“四大”建设向纵深推进。

坚持一体化,全域融入长三角。以共建强劲活跃增长极为目标,强化陆海统筹、山海协作、跨湾联动,深化核心带动、网络贯通、创新支撑,聚焦近沪融长区域协同建设,助力杭绍甬、甬舟、嘉湖一体化发展,以区域共赢指引空间优化,协力建设长三角金南翼。

坚持网络化,互联互通互协。做强四大都市区,培育战略性产城融合板块,完善高效基础设施骨架,强化产业、科创等要素网络联系,丰富区域性生态绿道串引,形成多核心、网络化,更趋开放融合的空间体系。

坚持绿色化,良性生态循环。丰富“两山”基底内涵,保护好山体屏障、蓝色海岸的生态基底,构筑好森林公园、城市绿地、水系廊道等生态支撑,强化智慧化、信息化系统建设,提高空间修复力,建设全域大美生态图景。

坚持精细化,可持续有机管控。坚守生态保护和粮食安全底线,合理引导省域人口和用地规模,推动发展需求与资源利用相协调,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治理体系。

坚持差异化,协调互利共生。尊重地区特质,挖掘潜力优势,聚焦聚力大战略平台,配套落实差异化发展政策,做美生态空间、做优城镇空间、做强产业空间、做亮乡野空间,形成智慧共生、协调互惠的发展共同体。

猜你喜欢

都市区大通道长三角
京港澳高速:版图上的“黄金大通道”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重庆主城都市区工业遗产分布图(部分)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都市区创智中枢 北郑州水韵嘉城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关于物流大通道你需要知道这些
福建“物流大通道”畅通正当时
物流大通道中西部的崛起之路